第575章 长生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边才淡笑回应:  

“早年姓陈,道号太上。”  

闻言。  

“陈太上么?”  

对面的鸿蒙抬起头来,微笑道:“这倒是某家鸿蒙宇宙的名讳有异曲同工之妙。”  

舍去姓名,呼为尊号。  

他鸿蒙时空也是这个习惯,让他那二弟、三弟,去掉俗名,互相称呼道号,便有了林蒙,秦蒙的名字。  

而对面此人。  

陈为姓,太上为道号。  

大抵也是一样的道理。  

“陈太上,果然,加一个陈字在前,便与我那弟子太清道德天尊有了实质的区别。”  

鸿钧淡笑道:  

“现如今,老道大抵猜测,道友虽然身具不同时空根脚,但其实也并非那位多元之上的真身,只是比老道的大弟子更靠近一些,那位多元之上的…应是去掉一个‘陈’字…”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鸿钧揭示出了大罗之上的…  

真太上。  

“鸿钧不愧是鸿钧,能有如此清晰认知。”  

“既然能够猜出这一点,那不妨再猜一猜,你自身于多元之上,是否也有一个…”  

陈希象淡笑着问道:  

“你不知道的…真身?”  

紫霄宫中,气氛再度微微压抑起来。  

“老道的真身?”  

鸿钧面色看似没有变化。  

但那棋盘之中的一角,那条最为庞大的大龙之气象,却是剧烈动荡了一下。  

陈希象淡笑。  

这不过是小小反击罢了。  

自从来到这紫霄宫之中,坐上这石台,陈希象已然感受到了一种‘不由自主’的捆绑镇压之意。  

看似宫中风平浪静,多元之争就在这棋盘对弈之中展现。  

但这只是两个多元巨头竞逐了不知多少沧桑岁月之后,最后演绎出来的一个道争形态罢了。  

残酷的道争,是在棋局之中展现,尔虞我诈,宇宙碰撞,棋子吞噬,子子串联,一个个大宇宙形成大势。  

棋盘上的风平浪静,于那每一个棋子之中,则是动辄时空崩溃,万亿种族,瞬息灭绝,大道塌陷,以宇宙为单位的生灭。  

现在,仅仅是因为陈希象由之前的棋局中棋子,跳出了棋盘之外,才跳出了棋局之中的恐怖残酷厮杀,成为了一名‘观棋者’,亦或者有着下棋机会的人。  

而这并不代表着会比身在棋盘之中舒适多少。  

自从他来到这紫霄宫,他已然就被迫卷入了棋盘之侧,要让他成为下棋之人,下一场必须下的棋!  

虽然还没落子。  

大道论争却已经开始,开始了不同方面施压,那些言语,既是普通交谈,又是论道,也是争锋,虽不见刀枪,毫无烟火,却一点也不容易接住。  

先是掌控话语权,一步步的揭示陈希象,要将陈希象剖析干净,等于说,我们对你一清二楚。  

然后又言及真身,投影,打击陈希象心灵。  

但鸿钧却不能想到,在陈希象自己看来,自己和太上真身的关系,就是自己的一个修行之路,太上便是自己的一个人生路。  

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自己就是那人。  

这一点,他早已经坚定信念。  

所以鸿钧不可能在这一点上打击,试探陈希象的道心,反倒是被陈希象借机反问,鸿钧有没有想过自己就算如今是一方多元霸主,身下无穷次元时空,却也是…  

他人的一个投影呢?  

并且,他对于那个人一无所知!  

陈希象这一点并不是无的放矢,就如同鸿钧针对陈希象的道心试探,也是有把握推演出的结论。  

诸天万界之外的大罗天中。  

究竟有没有鸿钧的真身,一个大罗级数的‘鸿钧’,这一点是肯定的。  

至于那人,在大罗天中,是否还名为‘鸿钧’,这则不好说。  

鸿钧的心灵果然微微波动了一下,在棋盘之中有所展现。  

陈希象却还没结束,继续挑眉淡笑,问向其他两人:  

“如鸿钧道友一样,其他两位道友,是否也想过这个问题呢?”  

李唐圣人眸光如剑般射了过来,没有说话。  

鸿蒙则是眉头微微一皱。  

看着两个人的反应。  

陈希象心中淡笑。  

洪荒之中的鸿钧,在大罗天之中,究竟为谁?  

他不好判断。  

大罗天对他而言,现在还是一片迷雾。  

但陈希象能肯定的是。  

在那大罗天之中,万古时空中的‘永恒圣唐’之存在,是不假的,眼前的李唐圣人,就是那大罗永恒圣唐的一角。  

此刻,再看那棋盘之上。  

细细数来。  

灰色棋子四十九颗,黄色棋子三十六颗,金色棋子有九颗。  

而其中四十九颗灰色棋子之中,以九颗为核心,三十六颗黄色棋子中,则是以六颗为核心,金色棋子以三颗为核心。  

“该我落子了。”  

陈希象淡笑一声,已然明白了这棋盘上的棋子和宇宙的关系。  

说话之间。  

他手指之中一闪,一颗有着黑白二色的棋子,落在了棋盘右上方的地方,挂了一角。  

这一子落在那里的时候。  

便立地生根,而后于旁边,一瞬间衍生出了三颗同样的黑白色棋子,于那第一颗棋子形成拱角之势,占住了棋盘上空白的那一角。  

此时。  

正是因陈希象一句话,令鸿钧三人心神微动的时候,棋盘中,三条大龙都气势逸散出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