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九星九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错,他的确可能会是。”  

赵敏的眸光动了一下:“什么?”  

森漠声音道:“本神自从降临人间之后的第一天,就感应到了在人间的大地之下,有着一个身躯体魄古老藏健的生灵,在汲取着这颗脚下星辰的力量,还在吞噬着大地的煞气,大地之下,是九幽,十年了,本神清楚的感应到那个生灵的体魄日渐一日的强大,就快要接近我们了…”  

“那…”  

赵敏闻言面色凝重起来。  

就在她心思要开始快速转动的时候。  

却听凝重的声音发出沉笑声:“你担心什么?”  

“我不该担心?”赵敏回应道:“天地之间亘古只诞生过十三位的合道级生灵,如今又要多一位,不该担心吗?”  

“并不需要。”森漠声音道。  

“为什么?”赵敏质疑的问道。  

“因为只要此去冰火两仪天,成功拿到‘封魔刀’,凭借封魔刀之中的那位之力量,这天上地下,我便没有敌手!”森漠声音异常自信。  

赵敏不说话了。  

心思却在转动。  

封魔刀之中的…力量。  

那两尊亘古以来的最强合道级生灵。  

九幽魔主!  

玉皇天帝!  

仙、魔之中的最巅峰之生灵。  

确实,能够镇压一切了。  

她逐渐的心脏跳动都平稳了下来。  

“既然已经得到了位置,那就不要再耽搁了,出发吧!”  

“不着急,我还要在做一些准备。”  

赵敏从小院之中消失了。  

一股巨大的魔威从万安城的中央迸发了出来,好似浪涛一重一重,排卷而出。  

砰!砰砰砰!!  

宋远桥、俞莲舟、殷梨亭、宋青书四个人同时被一股反震之力震得倒飞而出,砸飞出去数千丈,倒落在了城墙之上。  

“果然,如青书说的一样,这阎魔雕像根本不能靠近。”  

“那怎么办,此物只要矗立在这里,就有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掠夺生机”的危险,难道我们要直接放弃万安城了吗?”  

“不行,万安城位于兵家要地,是为喉舌险要之地,决不可丢弃,否则的话南方的龙旗大军将会被魔元从这里直接攻入腹心,那后果太恐怖了。”  

“这雕像虽然是六天魔神的力量,但是将这雕像留在这里,绝对是魔元某个人的计谋,用于牵制我们,让我们守这座城也不是,放弃也不是…”  

守得话,一旦将大军驻扎在这里,无异于是让大军来主动走上被“献祭”的“祭坛”。  

但若不去驻守…  

这十年来反攻得到的光复河山之大势,就有可能被魔元大军抓住机会,从万安城这个缺口,直接撕毁他们十年来的努力。  

这个将雕像留在这里的人,实在是机心叵测,奸诈聪明到了一定程度。  

四个人被反震出去之后,再不敢靠近那里。  

一番对视。  

宋远桥跟师弟们已经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  

但他们面露羞愧。  

“看来,必须要让师父出关了。”  

宋远桥呼出一口气,慢慢道:  

“我去崖山请师傅出山。”  

“只有这个办法了,六天魔神,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应对的范畴之外,师父,恐怕唯有师父才能…”  

“我走之后,你们不要再靠近此城了,一切等师父来了再说。”  

宋远桥说完之后,深深回望了一眼这座地狱般的死城,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挤开了空间。  

而就在宋远桥要来到崖山的这一时间。  

崖山之下。  

大地深处十万丈。  

一个巨大的身躯,在一呼一吸之间,不断地长大。  

每一个呼吸,都似乎在生长体魄。  

但紧接着下一个呼吸,他的体魄,又在缩小。  

就在这身躯一大一小之间。  

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在这尊巨神的眉心之中酝酿,好似在那里演化宇宙大爆炸时候的一幕。  

同时,还有一股癫狂到了极点的意念,在这尊巨神的右眼之中汇聚,于肉眼不可见的天地之间,有一缕缕的丝线在像着右眼凝聚,这是…缘,也叫因果之线。  

呼呼呼于大地之下的阴煞之气,好似一条条大河般的呼啸奔淌,往巨神身体不停流入之间。  

骤然。  

天地似乎岁月静止了。  

气流不再流动,灰尘也都停止了飘荡的轨迹,虚空都静默成了一幅画。  

时光,宛若在这一刻没有了意义。  

隐约间,时光长河飞速从脚下冲刷而过,沧海桑田,千年万年过去。  

又似乎,只是一个刹那…  

猛然之间。  

这尊巨神睁开了双眸。  

在其睁开眸子的一刹那之间,其眉心之上,九颗星辰一样的光点,迅速连成了一线…  

那已经不是九颗星点。  

而是九颗真正的星辰,被凝聚在了眉心之中。  

此时这尊巨神的体魄已经庞大到了无边的地步,宇宙间的星辰,只相当于其眉心得一颗痣大小…  

仅仅是眉心的区域,就是一片太阳星系。  

这就是…  

九星王族古神!!  

而在其眉心的九星光点凝聚出来的同时。  

在其右眼之中。  

九颗紫色的魔星,同样也凝聚了出来,一股股“宿命”般的因果之意,动摇了乾坤,可以干涉现实般的不可思议之力,从其眼眸之中传荡了出来。  

魔之极致,是执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