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法不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尊驾的轮回殿可看中此法?”  

始皇帝一双狭长的眸子,深深地落在了长眉真人身上。  

这让王林心中一个微跳。  

忘了轮回殿也是可以收录其他人的东西的。  

他们能够互相交易,而轮回殿也能够与他们之间交易,此事在上次已经有过一次了。  

“将此法予我吗,当然可以…”  

长眉真人微微一笑道:  

“不过,有一点要告知始皇帝阁下,此法若是入了轮回殿,以后便就会被殿中挂牌在商城之中,意思就是,以后但凡别人有足够的香火,也可以在轮回殿中购买到此法。”  

闻听此言。  

始皇帝微微沉吟,负手思考片刻。  

旋即,缓缓开口:  

“既已予人,法便易主,你用它再做何事,当是尊驾的自由。”  

之所以他能够如此的大方,不惧后来若是有什么他之天地的人进入到此,得到他的都天神煞练气法,原因还是在于…  

此法,不过只是他的仙秦帝国之中排名前三的一门法而已。  

甚至还不是他的主修之法。  

仙秦祖龙,练的是帝国龙气。  

仙秦练气士之一道,在他的天地之中,已经被衍生到了极致。  

练气,不只是练元气、灵气、杀气、血气、神气等等。  

到了祖龙的身上。  

练得是另一种气。  

气运!  

练得是帝国人道的龙气!  

到了极致,他这个人就是帝国,帝国也就是他,人与帝国无二区别。  

“好!”  

长眉真人心中也是满意,毕竟这轮回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本尊获取到其他世界的法,凝成可以压制住昊天的法则,让本尊提高对上昊天的胜算。  

将嬴政的手中‘都天神煞练气法’拿过来之后。  

长眉真人心中微动:  

“以大地煞气修炼的神功,这倒与古神沉入大地之底,吸取星辰地心之力之法很相似,不同的是,这门专门以大地为力量源泉的‘都天神煞’法,修炼速度比古神提取星辰地心之力的速度快上了百倍不止。”  

难怪…  

长眉真人瞥了一眼王林。  

王林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必得之心,可惜,碍于香火不足,只能想施个小手段,逼始皇帝还价…  

却无奈,被自己抢先收到了。  

“此门功法,的确与殿中的第三步巅峰诸多神功一个品级,却不知,你是想要兑换等价十万香火,还是想从同等价格的功法中,选出一门?”  

闻听此言。  

始皇帝面色无波,缓缓道:  

“朕要那造化之舟和永恒国度的锻造之法。”  

长眉真人微微讶异。  

他还以为嬴政会要一些别的神功秘籍,却没想到,对方居然要的是这两种。  

但转念一想。  

却是由衷的佩服起来。  

不愧是仙秦祖龙,万古帝王之中的标杆。  

从这一个选择,就能看出他与刘彻的眼界目光之不同。  

长眉真人此时扫过了汉武帝一眼,发现对方此时也眸光变了变,流露出一丝凝重和反思。  

显然,虽然秦皇、汉武两人可并列。  

但终究还是祖龙更胜一筹,着眼于未来。  

“造化之舟,永恒国度…”  

这两个属于阳神世界之中的神器之王,在力量上坚不可摧,号称无所不破,在任何第三步世界当中,都是极其可怕的巨无霸级战略武器。  

始皇帝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强大之处。  

试想,若是他能在仙秦之中打造出来足够多的这般神器之王,以之既当做攻天略地的“攻城神器”,又能当做战争堡垒,等他征服了九州大地之后,又可以进一步征伐其他天地的大九州。  

譬如,那传说中的蓬莱洲、瀛洲、方丈洲等三大仙界大州。  

亦或者存在于楚国神话之中汤谷,扶桑州,等等神圣之州。  

“此二物的本身价格,还在你的‘都天神煞练气法’之上。”  

毕竟是神器之王,横扫无敌的东西。  

每一件,都超过了二十万香火。  

“但只是锻造方法的话,当然便宜一些,可以被你兑换到。”  

旋即,长眉真人信手一指,将造化之舟的锻造方法凝聚成一副玉简图纸,送入了始皇帝手中。  

始皇帝眸光涌动,当即凝神一看,看到了各种密密麻麻的大阵,雷池,以及最重要的原料:  

“此二物的锻造,是为世界诞生之初的起源种子,每锻造一件,需要一共八十一颗起源种子…”  

“起源种子。”  

始皇帝闭目凝思:  

“上面说,起源种子是为世界的雏形,那应该是可以用洞天福地来代替的…”  

正好他所在的仙秦之中,一共有七十二洞天,三十六福地。  

每一座洞天福地,都是一座自成一派的小世界,不仅跟真实的世界没有区别,反而,其本身的强大和灵气,更胜于大世界。  

将这图纸收好之后。  

转而看到了王林,低声咳嗽了一声:  

“咳咳…在下仍还对始皇帝的‘都天神煞练气法’感兴趣,虽然拿不出足够的香火,但此刻也有一部不错的传承,请始皇帝看看,能否交换?”  

说话间,他小心的看了长眉真人一眼。  

长眉真人无奈。  

这狡诈的小子,但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这交易本就是这里的本质,不能完全霸道的把所有生意都揽到自己的手中,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