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武道意境(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坤大挪移》。  

陈希象看着这本朱无视送过来的《乾坤大挪移》,揭开书页一看,心中泛起一丝丝的涟漪:  

“一共七层,练至第七层,可直接以真气挪移方圆百丈之内的任何事物…”  

这便是他所知那段剧情里,朱无视用来挪移起一块两丈高的巨石压向曹正淳,还有最后那段剧情里,用这一套武功,将一头五六丈长石龙都挪移的动了起来。  

“但此套武功修炼门槛极其之高,想要修炼大成,恐怕必须要朱无视的‘吸功大法’辅助才行,否则根本没有足够真气来施展…”  

陈希象继而袖袍一翻,发现朱无视只送来了《乾坤大挪移》,并没有送来《吸功大法》。  

他不由笑了:  

“好你个铁胆神侯,跟朕玩心计,你是不是觉得你将自己的武功底细隐藏的很好,没人知道你会《吸功大法》的事情,便用乾坤大挪移这一套武功来遮掩…”  

陈希象平静自语:  

“可惜就算你将自己的吸功大法摆在朕面前,也不过在朕眼中是另一个鸡肋。”  

朱无视的那吸功大法,充其量就是吸星大法的升级版,看看达到了《北冥神功》的地步,也就只是能吸人真气罢了。  

比起陈希象能吞吸天地宇宙,日月精华一切自然能量的《补天神章》,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定然是认为,没有吸功大法的基础,就算将乾坤大挪移送给皇帝,或者任何一个人,别人都不可能修成。  

却怎会想到如今的这个皇帝早已经是这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人物了。  

“乾坤大挪移也就稍稍是有点意思,但也就对我的真气运用产生一些启发,根本比不了我的阴神飞剑,一遁百里千里。”  

因此,他摇了摇头,将这本功法记下之后,也旋即信手一抖,阴神便聚拢温度,形成了一团火焰,将之烧毁的一干二净。  

陈希象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这个世界的重要道路启迪。  

直到…  

他拿起了六扇门郭巨侠的武学。  

看着书封上的四个大字,陈希象已然感觉到了一股特殊的感觉扑面而来。  

“嗯?”  

他微微凝目。  

“惊艳一枪。”  

这是四大神捕之中的一位在曹正淳前去的时候,送献上来的。  

记载的是六扇门的精神支柱郭巨侠的最高绝学武功。  

陈希象开始沉心观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终于有了满意的发现。  

他吐出一口气。  

“这才是这方世界武道之中的特殊东西。”  

陈希象之前就已经看完了曹正淳的天罡童子功。  

其中包括内功心法以及一些配套的绝招,如“万川归海”“天罡元气”“金刚护体”等。  

后面又看了雨化田的《天阴功》,以及朱无视的《乾坤大挪移》。  

虽然各都真气运用神奇,但还是没有与道宋世界的真气功法有多大的区别。  

单纯以功法品级论。  

《天阴功》、《天罡童子功》也就是堪堪先天宗师境的普通功法罢了。  

《乾坤大挪移》再加《吸功大法》的话,一加一大于二,倒是能够达到气脉境的武学。  

但几本加起来也就那样。  

连他曾经所得到的《道心种魔大法》都比不上。  

就更不用说陈希象已经拥有的一套完整的十三境仙级功法《补天神章》了。  

但陈希象却从这最后一本郭巨侠的《惊艳一枪》当中,终于看到了属于这方武明时空的特殊武道方向。  

惊艳一枪!  

一本同样为宗师境界的武学,却在陈希象面前呈现出了新的天地。  

从这本秘籍之中说:  

惊艳一枪,并不是内功,而是一种意!  

一种特殊的意念。  

是一种一枪刺出,便能让世间万物都为之惊艳。  

而后,世界上便只剩下这一枪的意念!  

“原来,这方世界在修炼真气的同时,还会多出‘意境’这种东西,并将这条路走入了极致的层次。”  

拳意、剑意、刀意…  

意境!  

“真气有成者,只能算普通宗师,不算宗师里的高手…”  

陈希象看着这本《惊艳一枪》的描述。  

“意分三重,第一重普通招意,通过临摹天地山川星河,感悟出特殊的意境。”  

他以前也见过一些高手有拳意,譬如王超,譬如李含沙,譬如蒙藏龙、但其实还都是以肉身为主,意境为辅。  

毕竟当初陈希象与他们决战,也都没有说是谁意境高,谁就必胜。  

要说意境。  

当初王超的开天印之意境,何等之高,但是在陈希象绝对的力量面前,不是照样被打废了一条手臂。  

可在这个世界,似乎对于意境的修炼,走出了一条更前的路,并不只是单纯的精神波动,而是…  

“意境修行到了第二重:意我如一,不是通过临摹,而是真正诞生出属于自己的意境精神,继而直接影响天地元气,可带来天地之力加身。”  

陈希象有些赞叹。  

这一步就是真的用意境干涉物质了。  

如果说他以前所了解到的意境对于战斗之中的加成是一的话。  

那么这第二重的意境,直接干涉天地元气,那么对于战斗的加成,就是十!  

难怪这名为郭小花的郭巨侠说只有领悟了意境的高手,才算是真正的宗师高手。  

一旦进入了第二重的意境,那就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