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津门沸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河大街的津门百姓让开了一条路,让陈希象和形意门的武人离开。  

目睹这位道长离开的背影。  

许多百姓全都眼神痴傻,时不时再回头看看台上那一动不动的霍元甲。  

最后一个个眼神中全都流出了敬畏和恐惧。  

因为,这毕竟太过惊吓人了。  

先是飞身上台,好似没了重力一般,如一只仙鹤般,仙味儿十足。  

再紧接着一指点过去,就让打遍津门的霍元甲定身不动了。  

这可不是形意拳的那种“劈拳劲”,而是结结实实的定身术。  

已经几十个呼吸过去了,霍爷还是一动不能动。  

看情况,好似要一直在那里“定”下去似的。  

“这,是定身法术…”  

“刚才,飞身上去的,一定也是这位道门真人的飞身之术。”  

等到令他们既敬又恐的陈希象真正消失在了街尾。  

东河大街这里,已经彻底的哄闹成了一团,成千上万的百姓们,直接惊呼“神仙下凡了”。  

鸿宾楼中。  

直隶总督袁士庭的脚下一只昂贵的青花瓷茶杯摔得粉碎,他的手却还保持着握杯子的姿势,脸上一片不可思议。  

从这位道长飞身上台的时候,袁总督便茶杯都惊掉地而不觉。  

后面再看见陈希象一指定身霍元甲,整个人完全化身木雕般傻眼了。  

“这…”  

副官在一旁也是满脸震撼,心中已然想到了那个答案,骇然道:“坊间相传此人会真气,这事是…”  

“真的!!”  

袁士庭当即拍桌立身而起,大声道:“快,安排请帖,不,本督要亲自登门拜访!”  

这,太过于冲击他的心灵了。  

当世,竟有这样的神人。  

就算当年给肃王府教拳的杨露禅,以及现代的孙禄堂,也都不能让他有这样的迫切心思,想要立即见到这位道长高人,当面请教,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为何?  

一指点过去,别人就一动不能动了?  

还有那飞身纵上三丈远四丈高的擂台的本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妙术!  

擂台下,百姓们都已经哄闹奔跑起来了。  

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一齐跟着往形意门拳馆的方向去了。  

留在擂台那里的各门各派拳师,也都在震撼满怀之后,同时想起了这几天在津门对于这位道长的传说。  

用真气为他人疗伤。  

难道说…  

刚才这飞身纵上四丈高台,一指点定霍元甲,令其如被定身,都是那传说中的…真气造成的?  

“世上真有真气这回事?!”练燕青拳的董芳师父一脸震骇。  

回身看见霍元甲还在四丈高台上定定不动。  

忽地。  

天色乌云卷来,开始飘落雨点。  

一滴一滴的打湿在霍元甲的衣衫和肌肤上,令他眸光失神,一片恍惚和麻木。  

“世上,有这等人…”  

那他练拳还有什么作用?  

拳头功夫再高,别人一指点过来,便不能动作了。  

如同化身案板之肉,只剩下任人宰割一个后果。  

一场大雨浇下。  

没有人敢上去将霍元甲放下来,更没人知道该怎么样把霍元甲解开,只是看霍元甲呼吸眸光都正常,一个个敬畏那道长之不可思议之能,定人而不伤人。  

霍元甲却记得陈希象留给他的那句话。  

半日之后,穴道自解。  

说他年轻戾气太盛,令他在这反省半日,当做一个教训。  

这场大雨,越下越大。  

许多跑去津门看热闹的百姓们,也都被大雨所阻,半途中只能一个个先跑回了家。  

而那位袁总督差人亲自上门拜访,却被廖小山亲自出门婉拒,说:“道长说今日大雨,不便相迎,总督可晚几日等天光大好再来。”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里也犯怵,单单是见到那个拜帖上的三个大字,就是心中发抖。  

毕竟是这朝廷里的疆臣之首,可谓是封疆大吏中的官位实力最高之人。  

道长也是真敢拒之门外。  

不料,袁士庭听到回应之后,却没什么被驳了面子的怒气,反倒是在内心中更增添了对于陈希象的敬畏。  

毕竟是神仙中人。  

笑王权慢公卿,也能理解。  

若是这道长见自己来了,反而露出卑躬屈膝的相迎姿态,反倒是令他心里要看低一些。  

半天大雨。  

是夜。  

霍元甲自大雨中的擂台上慢慢能够恢复一点点手脚的知觉,却已经是全身发麻了,足足在擂台上缓了半天,才下了擂台。  

这一幕被始终有人关注着的百姓看在眼里。  

足足到了第二天。  

这场津门第一之争所衍生出来的神人奇事,已经让整个津门都沸腾了起来。  

官兵民众,全都听闻了津门之地出现一个道家真人的震撼传说。  

在大街小巷中都有各种传唱的版本。  

“鱼头张啊,你昨天没去看津门第一的擂台,一辈子都要亏死你啊,那真神仙下凡了,一指头…就那么一指头,打遍了津门的霍爷,足足被定在了擂台上一晚上,一动都不能动!”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连霍元甲是妖魔转世,陈希象这一道门真人下山降妖的说法都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毕竟蒙昧,再加上各种三人成虎的谣言,竟还有很多人都信了。  

但不约而同的都是对于如今坐镇在形意门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