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程太保代程三太保谢过陛下隆恩(1/2)
第(1/2)页“一门两太保,必成千古佳话,陛下,臣也附议。”
秦琼大步出列,朝着陛下一礼之后大声附合道。
一众武将,不管是出于看戏的目的,还是凑热闹的目的,全都蹿了出来,纷纷附议。
而沉默的辩方队友,嗯,一干文臣全都一脸黑线,看着程太保洋洋得意地立身阶下。
此刻长安还有一位程三太保,此刻指不定那只妖蛾子也在左顾右盼,洋洋得意。
“看来,这程三郎成为太孙太保,还真是重望所归嘛…”
李世民抹了把脸,说出了一句也不知道应该称为吐槽还是叫称赞的话来。
“既然诸卿皆无异议,朕,准了。”
“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程咬金大喜,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一场很正经的朝会,就因为程家父子都成为了太保而令大家索然无味。
就连陛下也不乐意在那一双双很有深意的目光打量下继续呆下去,只能宣布退朝拍屁股走人。
毕竟被人冤枉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朕有必要吹这样的黑哨吗?
有必要打这样的配合成全老程家一门俩太保的佳话吗?
“唉…说真话,怕是不会有人相信喽。”李世民出了贞观殿之后,蛋疼地叹了一口气。
屁股一扭,朝着仪鸾殿的方向而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跟那温婉贤淑的娘子好好的聊上一聊,倾诉一番。
不然,实在是有点憋得慌。
不远处,那位洛阳都督张亮满脸羡慕嫉妒恨地打量着那喜不自胜的程咬金。
程太保,程三太保,一门两太保,父子相承,老程家日后可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而那一干文臣都结伴而行,大家的视线,也都集中在眉飞色舞的程咬金身上。
“老夫怎么觉得今日之事,似乎不像巧合,似乎是陛下有意为之。”
“是啊,怎么可能那么巧,陛下这才刚刚授了当爹的为太保,那边太子殿下就请授当儿子的当太保。”
“天底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分明就是陛下与太子…嗯嗯。”
毕竟陛下与太子都是君,臣子自然不好意思说他们的坏话,但是意思大家都懂。
程咬金的运气有那么好吗?不可能,肯定是陛下与太子殿下合谋吹黑哨。
陛下吹了这样的黑哨,受益者只有老程家,一干臣工不乐意,却也无可奈何。
嗯,懂的都懂,太子与陛下合谋,暗中勾结,整出来的事情,就是想要让大家没办法反对。
因为没不论是从与太子殿下的情份,还是程三郎求下太子一家数口的功勋。
比程三郎更有资格担任太孙太保的武臣,还真没有。
若是程三郎那小子先成为太孙太保,陛下再开口授程咬金太子太保的话。
一干官员肯定都会觉得不妥当,会站出来表达观点。
可顺序这么一反过来,反倒让大伙说不出话来了。
长孙皇后一脸哭笑不得地看着瘫在自己身边,连坐都不乐意坐的夫君(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这,这也太不像话了,对了,太子和吴王,没有阻止他?”
他觉得以自家长子的秉性,是不可能由着程三郎这么闹腾才怪。
“臣进去的时候,太子殿下和吴王殿下已经被程太常支走了。”
“臣实在是争辩不过他,唉…臣无奈,只能来寻陛下,请陛下为臣讨个公道。”
“顺便追回那些图样画稿。”
李世民牙疼般地吸了口气,眼珠子翻了半天之后,这才朝着阎立德开解道。
“此事,朕已经知道了,阎卿你且宽心,朕回头就寻程三郎过来,定要让他长长记性,给阎卿你一个交待。”
“臣多谢陛下为臣主持公道。”听到了大唐皇帝陛下如此义正辞严的回答。
阎立德感激涕淋地朝着陛下恭敬地深施了一礼,寒暄几句之后,这才告辞离开。
就在阎立德离开甘露殿没多久,表情很是古怪的长孙皇后从里间走了出来,来到了夫君身边坐下。
就看到了李世民幽幽地吐了一口浊气,咬牙切齿地道。
“那个小混蛋,怎么就不能安生一点,给老夫少惹点事。这才刚刚夸完他,这一扭头,又搞出事情来了。”
“夫君,妾身觉得,怕是事情没那么简单,不然,以承乾的秉性,应该不会由着程三郎如此。”
听到了娘子的分析,李世民若有所悟地微微颔首道。
“观音婢言之有理,罢了,明日,老夫会让那小子入宫一趟,看他如何解释。”
魏王李泰呆呆地看着已经印刷出来的第三期《长安文集》样稿,仔细地打量着上面那些精妙而又极有味道的字句。
同时,心中满满的尽是疑惑,为什么那些市井百姓,还有长安城中的读书人。
更喜欢程三郎那小子胡编乱造的那些玩意,而不是这些具有极高水平,十分富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精妙文章。
看到魏王李泰呆愣愣地看着跟前的样稿,紧锁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郑侍郎不禁奇道。
“魏王殿下,这一期的《长字文集》样稿,莫非是有什么问题?”
魏王李泰缓缓地摇了摇头,抖了抖手中的样稿,轻叹了一声解释道。
“印得很好,没有任何问题,这一期的《长安文集》上的文章,也都十分的精妙,令人爱释卷。”
“正因如
秦琼大步出列,朝着陛下一礼之后大声附合道。
一众武将,不管是出于看戏的目的,还是凑热闹的目的,全都蹿了出来,纷纷附议。
而沉默的辩方队友,嗯,一干文臣全都一脸黑线,看着程太保洋洋得意地立身阶下。
此刻长安还有一位程三太保,此刻指不定那只妖蛾子也在左顾右盼,洋洋得意。
“看来,这程三郎成为太孙太保,还真是重望所归嘛…”
李世民抹了把脸,说出了一句也不知道应该称为吐槽还是叫称赞的话来。
“既然诸卿皆无异议,朕,准了。”
“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程咬金大喜,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一场很正经的朝会,就因为程家父子都成为了太保而令大家索然无味。
就连陛下也不乐意在那一双双很有深意的目光打量下继续呆下去,只能宣布退朝拍屁股走人。
毕竟被人冤枉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朕有必要吹这样的黑哨吗?
有必要打这样的配合成全老程家一门俩太保的佳话吗?
“唉…说真话,怕是不会有人相信喽。”李世民出了贞观殿之后,蛋疼地叹了一口气。
屁股一扭,朝着仪鸾殿的方向而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跟那温婉贤淑的娘子好好的聊上一聊,倾诉一番。
不然,实在是有点憋得慌。
不远处,那位洛阳都督张亮满脸羡慕嫉妒恨地打量着那喜不自胜的程咬金。
程太保,程三太保,一门两太保,父子相承,老程家日后可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而那一干文臣都结伴而行,大家的视线,也都集中在眉飞色舞的程咬金身上。
“老夫怎么觉得今日之事,似乎不像巧合,似乎是陛下有意为之。”
“是啊,怎么可能那么巧,陛下这才刚刚授了当爹的为太保,那边太子殿下就请授当儿子的当太保。”
“天底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分明就是陛下与太子…嗯嗯。”
毕竟陛下与太子都是君,臣子自然不好意思说他们的坏话,但是意思大家都懂。
程咬金的运气有那么好吗?不可能,肯定是陛下与太子殿下合谋吹黑哨。
陛下吹了这样的黑哨,受益者只有老程家,一干臣工不乐意,却也无可奈何。
嗯,懂的都懂,太子与陛下合谋,暗中勾结,整出来的事情,就是想要让大家没办法反对。
因为没不论是从与太子殿下的情份,还是程三郎求下太子一家数口的功勋。
比程三郎更有资格担任太孙太保的武臣,还真没有。
若是程三郎那小子先成为太孙太保,陛下再开口授程咬金太子太保的话。
一干官员肯定都会觉得不妥当,会站出来表达观点。
可顺序这么一反过来,反倒让大伙说不出话来了。
长孙皇后一脸哭笑不得地看着瘫在自己身边,连坐都不乐意坐的夫君(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这,这也太不像话了,对了,太子和吴王,没有阻止他?”
他觉得以自家长子的秉性,是不可能由着程三郎这么闹腾才怪。
“臣进去的时候,太子殿下和吴王殿下已经被程太常支走了。”
“臣实在是争辩不过他,唉…臣无奈,只能来寻陛下,请陛下为臣讨个公道。”
“顺便追回那些图样画稿。”
李世民牙疼般地吸了口气,眼珠子翻了半天之后,这才朝着阎立德开解道。
“此事,朕已经知道了,阎卿你且宽心,朕回头就寻程三郎过来,定要让他长长记性,给阎卿你一个交待。”
“臣多谢陛下为臣主持公道。”听到了大唐皇帝陛下如此义正辞严的回答。
阎立德感激涕淋地朝着陛下恭敬地深施了一礼,寒暄几句之后,这才告辞离开。
就在阎立德离开甘露殿没多久,表情很是古怪的长孙皇后从里间走了出来,来到了夫君身边坐下。
就看到了李世民幽幽地吐了一口浊气,咬牙切齿地道。
“那个小混蛋,怎么就不能安生一点,给老夫少惹点事。这才刚刚夸完他,这一扭头,又搞出事情来了。”
“夫君,妾身觉得,怕是事情没那么简单,不然,以承乾的秉性,应该不会由着程三郎如此。”
听到了娘子的分析,李世民若有所悟地微微颔首道。
“观音婢言之有理,罢了,明日,老夫会让那小子入宫一趟,看他如何解释。”
魏王李泰呆呆地看着已经印刷出来的第三期《长安文集》样稿,仔细地打量着上面那些精妙而又极有味道的字句。
同时,心中满满的尽是疑惑,为什么那些市井百姓,还有长安城中的读书人。
更喜欢程三郎那小子胡编乱造的那些玩意,而不是这些具有极高水平,十分富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精妙文章。
看到魏王李泰呆愣愣地看着跟前的样稿,紧锁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郑侍郎不禁奇道。
“魏王殿下,这一期的《长字文集》样稿,莫非是有什么问题?”
魏王李泰缓缓地摇了摇头,抖了抖手中的样稿,轻叹了一声解释道。
“印得很好,没有任何问题,这一期的《长安文集》上的文章,也都十分的精妙,令人爱释卷。”
“正因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