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难不成,程三郎他还能给你闺女写其他东西?(1/2)
第(1/2)页矜持地坐在案几后边的李承乾直接站起了身来,绕过了案几朝着那位宦官走了过去。
抢在宁忠之前,直接从小宦官的手中拿过了信封,看着那上面熟悉的,略显得有些歪扭的字迹。
李承乾乐出了声来,朝着娘子苏氏扬了扬。
“没想到刚刚跟你聊起处弼兄,这转眼就收到了他的信,看来为夫果然是好运道。”
太子妃苏氏抿唇一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夫君不拆开看看?”
李承乾走了回来,坐下之后,这才喜孜孜地一边拆信一边说道。
“那是自然要拆开了,希望处弼兄的来信,不会让我失望,希望他能够带我去见识到蜀中的人情风物。”
拆开了信封之后,露出了里边的事情,是足足五张硬黄纸制作的明信片和几张信纸。
正面的一半位置,描绘着一处陡峭的山崖,而山崖崖壁上,则是用木头搭建出来的一条长长的栈道。
李承乾两眼放光,啧啧有声地道。
“原来,闻名已久的蜀道,居然是这等模样…”
那幅小巧而又精美的图画旁边,则是程处弼的手书。
虽然明信片不大,但是程处弼还是在正面和反面足足写下了三四百字。
详细地描绘了他入蜀过程,交通的不便利,导致队伍只能缓缓前行。
以致于,足足花了半个多月的功夫,这才走完全程。
程处弼寄来的明信片,除了蜀道,还有对于他所经过的巴西、蜀州、峨眉山等地的漂亮风景画。
当然也少不了程大才子的文字描述,看得李承乾啧啧连声,神采飞扬不已。
苏氏好奇地打量着那漂亮的明信片,看着上面那小巧却又很有意境的图画。
还有程三郎那写得如此之小,却字迹分明的内容。
“夫君,这程将军也真是颇费心思,居然连写信,都显得这样的别具一格。”
“是啊,的确是好东西,不愧是处弼兄。另外处弼兄还说。
再过些日子,等他制备好的雨前绿茶还有红茶制好之后,就会送往长安。
到时候,为夫一定要好好的尝上一尝。”
“茶还分红、绿?”苏氏扫了一眼李承乾正在仔细欣赏的那张卡片。
卡片上,绘制的是一株植物,想来应该就是夫君所说的茶树。
李承乾点了点头笑道。
“没错,处弼兄说了,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其味香高芬芳,汤色清彻明亮。
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缓解干燥的作用。”
“而红茶饮用有促进消化、缓解疲劳的功效,且红茶为全发酵茶,茶性性温,有滋润温暖肠胃的功效。”
当然,程处弼搞出来的不光是红茶与绿茶,还有黑茶。
只不过黑茶需要发酵的时间太久,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能拿来饮用,程处弼也就暂且懒得显摆。
程处弼在书信里边,主要还是讲解了泸州那边的情况。
不过重点还是给李承乾详细地提及了蜀南地区那丰富的物产。
特别是蜀南地区的竹子,绝对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材。
不但可以用来修建房舍,而且也(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地道。
“诸位,不必再查了,许老先生,方才得罪了,走吧,咱们走吧,莫要扰了许老先生的生意。”
言罢之后,朝着诸掌柜使了个眼色,他便当先离开了许家的书铺。
许大师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半天都没闹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快步来到了书铺外面,就看到了这位方才一直拿腔捏调的郑行首离开的脚步,显得份外地仓皇与无主。
“这帮家伙,到底是闹什么妖蛾子…”许大师薅着长须,半天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特别好歹那位郑行首的管事窜过来之后,跟郑行首说了些什么,导致他连再多呆一息也不愿,就这么匆匆告辞而去。
“老八…”
“老爷您有何吩咐?”得力的掌柜快步来到了跟前,朝着许大师一礼恭敬地道。
“你出城,去那印书坊走上一趟,看看是怎么个情况。”
“老爷,不是说咱们不理会印书坊的事吗?”
“你去走动走动,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方才那位郑行首说程三公子已经不是最大的股东了。”
“老夫想要知道的是,谁能够让这位跟他爹一样的恶霸,居然甘心把印书坊的股分转出去。”
“啊…行,老爷放心,小人这便去打听打听。”掌柜的朝着许大师一礼之后便快步而去。
许大师思来想去,干脆就留在了这书铺里边等候消息。心中,却在不停地猜测着,谁能惹得起这位恶名远扬的程三郎。
一行人路上有人追问了两句,却被郑行首狠狠地瞪了一眼。“莫要再问,回去再说。”
只扔下了这么一句话,便有些气极败坏地继续前行,其他几位掌柜无奈之下,只能快步跟上。
不大会的功夫,步入了郑行首的书坊,直奔后院而去,到了这里,这位郑行首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诸位,死了心吧,那间书坊,已经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打得了交道的。”
“郑行首何出此言,就算是那老程家又如何?咱们几家背后的人若真是愿意出面,他程大将军怎么也该掂量掂量才是。”
“那位程三郎将手中
抢在宁忠之前,直接从小宦官的手中拿过了信封,看着那上面熟悉的,略显得有些歪扭的字迹。
李承乾乐出了声来,朝着娘子苏氏扬了扬。
“没想到刚刚跟你聊起处弼兄,这转眼就收到了他的信,看来为夫果然是好运道。”
太子妃苏氏抿唇一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夫君不拆开看看?”
李承乾走了回来,坐下之后,这才喜孜孜地一边拆信一边说道。
“那是自然要拆开了,希望处弼兄的来信,不会让我失望,希望他能够带我去见识到蜀中的人情风物。”
拆开了信封之后,露出了里边的事情,是足足五张硬黄纸制作的明信片和几张信纸。
正面的一半位置,描绘着一处陡峭的山崖,而山崖崖壁上,则是用木头搭建出来的一条长长的栈道。
李承乾两眼放光,啧啧有声地道。
“原来,闻名已久的蜀道,居然是这等模样…”
那幅小巧而又精美的图画旁边,则是程处弼的手书。
虽然明信片不大,但是程处弼还是在正面和反面足足写下了三四百字。
详细地描绘了他入蜀过程,交通的不便利,导致队伍只能缓缓前行。
以致于,足足花了半个多月的功夫,这才走完全程。
程处弼寄来的明信片,除了蜀道,还有对于他所经过的巴西、蜀州、峨眉山等地的漂亮风景画。
当然也少不了程大才子的文字描述,看得李承乾啧啧连声,神采飞扬不已。
苏氏好奇地打量着那漂亮的明信片,看着上面那小巧却又很有意境的图画。
还有程三郎那写得如此之小,却字迹分明的内容。
“夫君,这程将军也真是颇费心思,居然连写信,都显得这样的别具一格。”
“是啊,的确是好东西,不愧是处弼兄。另外处弼兄还说。
再过些日子,等他制备好的雨前绿茶还有红茶制好之后,就会送往长安。
到时候,为夫一定要好好的尝上一尝。”
“茶还分红、绿?”苏氏扫了一眼李承乾正在仔细欣赏的那张卡片。
卡片上,绘制的是一株植物,想来应该就是夫君所说的茶树。
李承乾点了点头笑道。
“没错,处弼兄说了,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其味香高芬芳,汤色清彻明亮。
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缓解干燥的作用。”
“而红茶饮用有促进消化、缓解疲劳的功效,且红茶为全发酵茶,茶性性温,有滋润温暖肠胃的功效。”
当然,程处弼搞出来的不光是红茶与绿茶,还有黑茶。
只不过黑茶需要发酵的时间太久,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能拿来饮用,程处弼也就暂且懒得显摆。
程处弼在书信里边,主要还是讲解了泸州那边的情况。
不过重点还是给李承乾详细地提及了蜀南地区那丰富的物产。
特别是蜀南地区的竹子,绝对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材。
不但可以用来修建房舍,而且也(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地道。
“诸位,不必再查了,许老先生,方才得罪了,走吧,咱们走吧,莫要扰了许老先生的生意。”
言罢之后,朝着诸掌柜使了个眼色,他便当先离开了许家的书铺。
许大师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半天都没闹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快步来到了书铺外面,就看到了这位方才一直拿腔捏调的郑行首离开的脚步,显得份外地仓皇与无主。
“这帮家伙,到底是闹什么妖蛾子…”许大师薅着长须,半天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特别好歹那位郑行首的管事窜过来之后,跟郑行首说了些什么,导致他连再多呆一息也不愿,就这么匆匆告辞而去。
“老八…”
“老爷您有何吩咐?”得力的掌柜快步来到了跟前,朝着许大师一礼恭敬地道。
“你出城,去那印书坊走上一趟,看看是怎么个情况。”
“老爷,不是说咱们不理会印书坊的事吗?”
“你去走动走动,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方才那位郑行首说程三公子已经不是最大的股东了。”
“老夫想要知道的是,谁能够让这位跟他爹一样的恶霸,居然甘心把印书坊的股分转出去。”
“啊…行,老爷放心,小人这便去打听打听。”掌柜的朝着许大师一礼之后便快步而去。
许大师思来想去,干脆就留在了这书铺里边等候消息。心中,却在不停地猜测着,谁能惹得起这位恶名远扬的程三郎。
一行人路上有人追问了两句,却被郑行首狠狠地瞪了一眼。“莫要再问,回去再说。”
只扔下了这么一句话,便有些气极败坏地继续前行,其他几位掌柜无奈之下,只能快步跟上。
不大会的功夫,步入了郑行首的书坊,直奔后院而去,到了这里,这位郑行首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诸位,死了心吧,那间书坊,已经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打得了交道的。”
“郑行首何出此言,就算是那老程家又如何?咱们几家背后的人若真是愿意出面,他程大将军怎么也该掂量掂量才是。”
“那位程三郎将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