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关于升旗仪式的意义之所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跟三公子搞配合的程吉和程利霍然扭头,一脸懵逼地看向自家三公子。  

程处弼在唱出了第一句这才惊醒过来,赶紧咬住嘴皮,双手仍旧缓慢而又有力地拉动着。  

作为一位优秀的专业级别旗手,不为外物所扰很正常。  

能够在嘈杂的喧闹声中,唱响国歌,升起国旗,这,就是一位优秀旗手的过硬素质。  

好在自己及时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及时清醒过来,让那面唐字大旗缓缓升空。  

不需要说什么行注目礼,此刻在那激昂的音乐声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面开始飘扬起来的旗帜之上。  

远处的李世民与两个儿子,都愣愣地看着那面渐升渐高的旗帜,耳朵边传来了一阵熟悉的音乐声。  

听着那耳熟的《秦王破阵乐》看着那越升越高的旗帜,没来由的。  

令李世民遥想起了昔日意气风发大破敌军之后,万军鼓舞欢呼,旌旗烈烈的画面。  

只可惜,很快,随着旗帜升到了旗杆的顶端之后,音乐声也随之止歇。  

这让李世民意有未尽地砸了砸嘴,失笑出声来,朝着李恪问道。  

“有意思,这小子又是升旗又是奏乐的,这里边又是什么弯弯绕绕。”  

“父亲,处弼兄说这叫升旗仪式,升我大唐之旗,奏我大唐之曲。  

不但可以激励人心,长此以往反复,还能够起到教化人心之功效。”  

听到了李恪的解释,李世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因为这个时候,程处弼将绳索捆扎好之后。  

已然站到了讲台的最前沿。“请诸位就坐。”  

一干师生们,都纷纷再一次坐回了小马扎上,对于方才的这种古怪仪式倍感好奇。  

程处弼目光再次扫过那边,李世民、李承乾、李恪,也就是说,李氏皇族的三位大佬都蹲在这里。  

自己应该怎么做,当然是乘着这个机会表一表忠心,顺便拍拍马屁。  

毕竟自己建立这所大学的初衷,就是要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这些学生们。  

第二个,就是希望能够学习致用,为国育材,顺便利用自己头脑里边一个接一个的好宝贝。  

让大唐意识到科学以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许多学科的重要性。  

依托着大唐程氏大学的诸多学科,争取提前一千四百多年达成科技强国的道路,开创大唐以及华夏民族的美好未来。  

心念电转之际,程处弼也已然有了腹稿,朗声喝道。  

“诸位老师,还有程氏大学的同学们,你们好。”  

程处弼嘹亮的播音腔,开始回荡在这程氏大学足有足球场大小,却只有不过两百师生的广场上。  

“诸位学子,从你们踏进校门,在入学表格上,填写下你们姓名的那一刻。  

你们,就已经成为了程氏大学的一份子。”  

“或许,你们不了解,我为什么要在开学之际,弄这么一个升旗仪式。”  

“我可以告诉大家,之所以要有升旗仪式,这为的是让你们明白。”  

“你们今天的平安宁静的生活,来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与生活和挣扎在朝代更迭之时的华夏相比起来,现在的你们,应该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骄傲与庆幸。”  

让那些原本在低声议论的学子们都错愕地看向了程处弼。  

是的,他们的脑子都很是懵逼,国家大事,离他们还太远。  

朝代更迭,那也是历史,跟我们这些一心求学的孩子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  

看着那大部份人那一张张错愕中带着不解的脸庞,唯有像许大师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才有所触动。  

这让程处弼的脸色越地发显得严肃了起来。  

“在你们之中,兴许有些人想的是这些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属于是历史的一部份。”  

“与平平安安的生活在如今的大唐朝的你们,能有什么关系。”  

“我要告诉你们,不仅仅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  

“前朝大厦将倾之际,群雄逐鹿,天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碳,整个山东河北之地,几成赤地千里…”  

程处弼那激情澎湃的动情嗓音,还有伴随着他那犹如诗歌朗诵之时舞动的手势。  

描绘出了一个前隋末期,天下纷乱,民不聊生的凄惨场面。  

百姓们无以果腹,颠沛游离,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冻饿之中毙于郊野。  

大唐的建立,平定了隋末之乱,还天下以安泰,让黎民得以耕作果腹。  

兴悍勇之师,守卫大唐疆域,清除匪乱,北征突厥,西讨吐谷浑,终有今日安宁昌盛之大唐。  

所有人都呆愣愣地看着站在高台之上,口若悬河,声音昂扬有力,面容坚毅,目光如电的程太常。  

那慷慨激昂的语气,有力挥动的手臂,渐渐地,让那些年轻的学生们觉得。  

自己的心中,仿佛有什么被这位年轻的校长点燃起来。  

通过程处弼的描述,让他们不禁回想到了自己父母曾经描绘的那个战乱的时代。  

仿佛变成了一张张充满硝烟与荆棘的染血画卷,在他们的眼前铺展开来。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具有强列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家国天下为已任,前仆后继,临危不屈…”  

“正是无数英勇的将士,才换来了我大唐今日之和平。而我等,也才能够在此安然讲学,传道授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