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异人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柳毅出发了。  

他没有骑马,而是乘坐马车。  

洛县距离青州府可不近,要走至少一天的时间,骑马可没有坐在马车上舒适。  

何况,柳毅并不着急。  

按照刘元所说,青州府的那起疑似怪异事件的案子,还并没有失控。而且究竟是不是怪异事件,现在谁也不敢肯定。  

所以,就算慢一点到青州府也不会有问题。  

马车上除了柳毅而外,还有一个人,刘元。  

柳毅专门让刘元来到马车上。  

“刘元,你在异人司多长时间了?”  

“呃…我也就是上任掌印招募进异人司的,满打满算,其实也才一年零三个月左右。”  

“一年零三个月?”  

柳毅仔细想了想,也差不多了。  

一般的异人能活一年零三个月很不错了,大部分异人,估计只能活四五个月。  

“这么说,上一任掌印活了一年多时间?他是驾驭了几件异物?”  

“上一任掌印只驾驭了一件异物,但他的异物有点特殊,所以活的时间要比一般异人长,活了一年半的时间。”  

“驾驭了一件异物,能活一年半时间?”  

柳毅低声喃喃着。  

一年半,在异人当中,恐怕都属于“长寿”了。  

“那他怎么死的?”  

“为了驾驭第二件异物,结果驾驭失败。”  

柳毅明白了。  

就算上一任掌印活了一年半,但身体终究还是扛不住,只能选择尝试着驾驭第二件异物。  

可是,驾驭第二件异物又岂是那么容易?  

上一任掌印最终失败了,所以死了。  

“那你应该听说过十三年前的安家村事件吧?”  

“听说过。”  

“你看看这东西是什么?”  

柳毅掏出了一块石头,是他从安家村地下挖出的石头,里面还插着一根指骨,有一小截指骨还露在了石头外面。  

“这是…”  

刘元满脸的疑惑。  

他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这是我从安家村地下挖出来的。”  

刘元脸色微微一变:“掌印大人,您去过安家村了?”  

“对,我刚从安家村回来,有什么问题?”  

刘元衡量了片刻,一咬牙道:“掌印大人,其实关于安家村事件,在我们青州府异人司是有一份卷宗的。只是,那份卷宗只有掌印才有资格看。上任掌印大人就看过,他专门叮嘱过我们,安家村是禁地,严禁我们去安家村。”  

“上任掌印真的这么说?”  

“对,我记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异人司的人都没有去过安家村。”  

柳毅目光微微闪烁。  

他隐隐觉得,安家村事件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现在安家村的那片荒地也没有那么简单。  

安元生曾经提到过安家村事件,但当初的安元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就是靠着异人才能活下来。  

一个普通人能知道什么?  

就算全程经历了安家村事件,但看到的估计也是表象。  

安家村事件,究竟隐藏着什么?  

不过,既然刘元说青州府异人司留有安家村的卷宗,那就好办了。  

以后柳毅可以去查看安家村的卷宗,到时候自然真相大白。  

马车慢慢悠悠,一直到了黄昏时分,柳毅一行人才来到了青州府。  

府城内的街道上没有那么冷清。  

哪怕是晚上也有人。  

毕竟青州府还算是繁华,而且最近几年也没有出现过什么怪异事件。  

马车在知府衙门停了下来。  

柳毅走下了马车。  

“知府衙门?”  

柳毅有些疑惑。  

“掌印大人,我们异人司很特殊,因此异人司衙门也比较隐秘,就在知府衙门里,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  

柳毅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是为了隐藏。  

异人司本来就是处理一些怪异事件,隐秘一些也很正常。  

于是,众人走进了知府衙门。  

至于衙门外的那些衙役,自然不敢阻拦,他们可都认识异人司的人。  

甚至,在看到柳毅等人进入衙门后,这些衙役更是脚步飞快的去后衙通知知府了。  

“掌印大人,这里就是我们异人司衙门了。”  

柳毅抬起头,看到上面一块牌匾上写着“异人司”三个大字。  

他点了点头,直接走了进去。  

异人司内的人不多。  

基本上都是上任掌印招募的人。  

上任掌印有点固执,入主异人司后就将原来异人司的所有人都赶走了,自己重新组建了异人司的班底。  

因此,刘元也有点忐忑。  

他不知道柳毅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如果也和上任掌印一样,那么他们这些人都得从异人司离开。  

正当柳毅想要熟悉一番异人司时,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有一名五旬左右的老者,身穿官袍,带着一种衙役来到了异人司。  

刘元小声对柳毅说道:“他是胡知府。”  

胡知府一眼就看到了柳毅。  

他急忙上前两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下官总算是把掌印大人盼来了。”  

胡知府口称“下官”。  

实际上异人司的掌印并没有品级。  

严格意义上来说,柳毅也算不上朝廷命官,他是由异人司总部认命的,并不是朝廷任命。  

所以,胡知府以“下官”自称,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