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又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胡知府。”  

这时,从异人司内也走出了一名儒生打扮的人,身后还有一群孔武有力的护卫跟随着。  

“不知道胡知府来到我异人司有什么事?”  

刘元不急不缓的问道。  

平时异人司与知府衙门之间基本上都是互不相干。  

哪怕是知府衙门也管不到异人司。  

因此,刘元可没有其他人那样畏惧知府。  

胡知府也没有端着架子。  

他知道异人司的特殊,因此,来到异人司后态度都放的比较低。  

“刘元,青州府城中最近接连发生了几起死亡事件,本官觉得很不对劲,似乎有点像怪异事件,所以这才来打扰异人司,希望异人司能出面调查一番。”  

“几起死亡事件?”  

刘元笑了,接着说道:“知府大人,可不是什么事都能朝我们异人司送的,是不是怪异事件,不是您说了算,而是我们异人司说了算。”  

刘元的话很不客气,但胡知府却没有恼怒。  

他知道,刘元说的是事实。  

怪异事件由异人司说了算,而且只要是牵涉到怪异事件,就连他这个知府以及知府衙门,都得听从异人司的命令。  

刘元虽然话说的有点不客气,但知府的面子还是要给,何况还有可能牵涉到怪异事件。  

于是,刘元开口道:“把尸体都抬上来吧,我们先看看。”  

于是,知府一挥手,后面的许多衙役立刻就将一具具尸体都抬了上来。  

这些尸体,死状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死法都有。  

“仵作,给异人司的同僚介绍一下这些人的死因。”  

“是,大人。”  

于是,一名仵作上前,指着这些尸体说道:“这些尸体死因都很正常,比如这个是溺水而亡。还有这一具尸体,是跌落山崖而亡,这个是误吃了有毒的蘑菇而亡…”  

随着仵作的介绍,刘元反而有些疑惑。  

“这些人的死因不都挺正常吗?这都是一些正常死亡的人,与怪异事件有什么关系?”  

不仅刘元有这样的疑问,其他人也都有这样的疑问。  

只是,知府却苦笑道:“对,的确很正常,本来我也没有在意。可是,你知道最近这种正常死亡的人有多少吗?这些尸体只是一部分而已,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死了三十多人,平均每天死一个。而且,这还没算上一些没有报官的人,真正死亡的人数只会更多。”  

听到知府这么说,刘元也感觉到不对劲了。  

青州府城也不算太大,人口顶多也就几万人。  

这些死亡的人几乎都是壮年,都是死于各种意外。  

单独看起来没有问题。  

但如果综合起来,尤其是统计出来死亡的数字,那就很有问题了。  

死的太频繁,死的太多了。  

那么就算看起来再正常,但实际上恐怕也有问题。  

“刘元,那这些案子就交给你们异人司了?本官呆会让人把卷宗送过来,上面有每个死者的调查情况。”  

胡知府这是想尽快甩掉这个烫手山芋。  

死了这么多人,如果不是怪异事件,那对他的考评可是相当不利。他还想继续升官,哪里会让这种事影响到自己的考评?  

只要交给异人司,那就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了。  

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异人司负责。  

“等一下。”  

这时,刘元摇了摇头道:“胡知府,这些人的死到底是不是因为怪异事件还有待商榷。何况,现在我异人司也不方便接管这些案子。”  

“什么意思?”  

胡知府有点纳闷。  

以往异人司对这些疑似怪异事件的案子都很积极。  

今天怎么反而不接管这些案子了?  

“胡知府可能不知道,最近我们异人司出了大事。我们的掌印大人已经死了,目前异人司没有异人坐镇,所以就算真有怪异事件,我们异人司也无能为力。”  

“什么,你们掌印又死了?”  

胡知府脸色微微一沉。  

对于异人司的情况,他也仅仅了解一点。  

平时异人司的任何事,都不会给他这个知府通报,他也就是这么多年才了解到异人司的掌印,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  

有时几个月,有时一年。  

反正超过两年的几乎没有。  

那些掌印都死了!  

异人司只有异人才可以担任掌印,而一个府城的异人司,也只有一个异人。  

没有异人怎么处理怪异事件?  

“朝廷什么时候会再派异人来接管异人司?”  

胡知府急忙问道。  

“不知道,不过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了,目前总部发生了一些事,我不方便细说,但要想下一任掌印到来,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了。所以,现在这起案子还是得由知府衙门处理。”  

“这…”  

胡知府有心想要推诿,但异人司不接手,他能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他也管不了异人司。  

“回去!”  

胡知府一挥手,脸色有些不好看,带着人离开了异人司。  

“刘元,这起案子的确很奇怪,我们真的不接手?”  

旁边有人开口问道。  

“掌印都没有,就算查到是怪异事件,我们又能怎么样?没有异人出手,普通人面临怪异事件只有死路一条!”  

刘元沉声说道。  

“昨天柳州府异人司的刑山大人不是来过了吗?据他所说,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