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获取信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38章获取信轮二人散出四重元神的气场,一名金丹道人主动上前询问:“我俩想加入‘信之盟’,请问在哪里办理手续?”  

道人感受到威压,恭敬答道:“在七真殿,晚辈这就带你们过去。”  

绕过几座大殿,走入西侧一座殿宇,里面坐着四位修士,境界各不相同。  

“是的。”宁乘风含笑回答。  

“你们不是橙陆人氏?”  

“我们来自主陆。”  

“二位气息强大,不知为何要改修信仰之道?”  

“也不算改修,我们的修行遇上瓶颈,见了信仰之道的神异,想尝试兼修,说不定能另辟蹊径,得以突破,信之盟不会不允许兼修吧?”  

“那是修士的自由,联盟不会干涉。真羡慕二位,我卡在元婴中期多年,却难有寸进。  

你俩资质过人,先修炼其他功法,再参悟信仰之道,会非常简单,只要有充足的信仰即可。”  

“麻烦道兄。”  

“我这就给你们办理入会手续,不知你们获取信轮后,是自建道观,还是在乾清观领取任务?”  

谢莉亚淡然回答:“自建道观,自己发展信徒。”  

“嗯,只有低阶修士才会选择做任务晋升,算我多此一问,你们了解信轮吗?”  

“仅简单听人提及。”  

“你们选哪一种信轮?”  

“信轮除了与境界匹配,还有什么分类?”格瓦没讲过这茬,他俩自然无从知晓。  

“信轮分为三种,纯修为类,纯神魂类,修为与神魂双修类,分别代表你想从信仰中提取何种能量,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三种。”  

“同样多的信徒,分别用三种信轮修行,会有什么不同?”宁乘风大致猜到答案,仍想予以确认。  

“这便是信仰与灵气的差异,灵气的属性是固定的,不论怎么提取与吸收,都无法改变。  

但信仰的属性则是多变的,如果使用第一种信轮,从神像中提取信仰后,会存储纯粹的灵力;  

以此类推,天道是公平的,无论是灵力还是魂力,能量的总和是一样的。”  

“原来如此。”  

谢莉亚想了想,说道:“我想走大多数修士之路,完整理解信仰之道,我选双属性信轮。”  

宁乘风急需突破修为,遂选择第一种。  

“你们买能修至合体大圆满巅峰的法轮,还是元婴大圆满巅峰?”  

“价格差异大吗?”  

“百倍的价差。”  

“根据我们的修为和神魂境界,尽可能买最高级别的。”谢莉亚一如既往的大气。  

待支付完毕,对方掏出两个玉盒,分别取出一件月牙状的小型法器,晶莹剔透,看上去像是吊坠。  

宁乘风拿到一枚绿色月牙,黑美人的是黄色,无论大小、厚度或光泽,都更胜一筹。  

“修行时需将信轮握在手中吗?”  

“当然可以,但还有别的方式,比如将信轮融入体内、兵刃或其他法器中。  

阁下的纯修为信轮,可融入兵刃或下丹田;谢小姐的双修类信轮,则可随缘。  

一旦融入,或第一次用它收集信仰之后,其他人便无法使用这枚信轮,可防范被人掠夺信仰。”  

“多谢指教。”  

“还有一门吸收信仰之力的粗浅功法,二位就不需要了吧?”  

“不用。”  

两人回到客栈,开始商量。“要修行此道,信徒越多越好,得去凡人群居之所。”  

“谢莉亚,你需要马上返回主陆吗?”  

“给家里和公司去个电话,在外修炼一年,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好。”  

“可我不想像格瓦那样,偷偷摸摸地搞一个又小又破的场子。”  

“要不在橙路的偏远之地,找一个凡人国度?”  

“好啊,机器贵族应该有这个特权,不用受普通跨界修士的约束。”  

“大中型国度恐怕都被高阶信仰修士占据,要不找一个小国?”  

“乘风,要玩就玩大的,大国不敢惹,若连中等国家都要瞻前顾后,那还玩啥?  

我俩的战力不错,即使遇上高阶元婴的信仰修士,也应该能干翻。去晚了不要紧,把地盘抢过来就行。”  

宁乘风摇摇头,放弃争论。摊开地图,两人一致选中贫穷的西北边陲。  

“有大中小三个国家,就按你的建议,去中等大小的丰兆国?”  

“先去最大的洪景国看看,再去丰兆国,如何?”谢莉亚还不死心。  

“随你。”  

“如果能在大国立足,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信徒。”  

“没有直达这三个国家的航班,只能先去最西北的城市,再自己飞过去。”  

在网上买好机票,缠绵之后,宁乘风睡得很熟,没有盼到远古的欧阳飞,竟再次和渣男在梦中相逢,见证他与命运的抗争。  

山川的日子愈发难捱,经费越来越少,吕航要召开合作伙伴大会,找蒋铎商量:  

“蒋总,费用很吃紧,市面上有一些水晶工艺品,要不在上面刻几个字,给与会伙伴作为纪念品?”  

“这样做,犯了送礼的大忌。”  

“啊?”  

“钱不多,与其送大而没用的,被人随手扔掉,不如买一根金针,小而特殊,还能让人记住。”  

“好的,我再想想。”吕航若有所悟。  

“直销市场的销售,虽已萎缩到谷底,但总算企稳,每月能签几个小单,运气好的话,还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