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烫火锅的,忽然一愣~  

“天军的意思是,以后攻下城池以后,会屠城!”  

“不是屠城!”  

“哦那就好…”  

“但是,凡是手拿棍棒过尺者,斩立决!”  

“噶?”  

过尺者斩?也就是说你拿个擀面杖出去,若是擀面杖长点儿,这就算凶器了!  

看样子这次大唐是真急眼了!可惜了,只能打阿罗那顺,要不然打击一下其余几国也好!  

哎!可惜了!多好统一戒日王朝的机会…  

很快,阿罗那顺的城池都标注好了!剩下的,按图索骥一个个打过去就完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唐攻打阿罗那顺的城池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抵抗!  

反倒是一群白衣僧人,手持各种棍棒拼了命的给大唐的军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铠甲虽然防刀枪,可是这棍棒还真防不了!尤其是几个使熟铜棍和降魔杵的,让他们从墙角突进军阵,那真是磕上死,碰着亡啊!  

若不是旁边团队机灵,及时用弩箭射趴下了了那个僧人,估计那一小撮排头兵都得着了道!  

这也给大唐的军人们提了个醒~他们虽然铠甲坚固,兵器锋利,可是若是碰到这样拼命的,他们也不是无敌!也是会死的!  

现在大唐军人已经从攻城战斗转变成了城内巷战!  

因为阿罗那顺的人发现~如果站在城墙上,那就是活靶子,若是在城里,凭借街道的熟悉,还能周旋一二!  

而且,他们还发明了一个新的战斗方式~把大象埋伏在街角,然后猛冲出来…  

这一下,倒是给大唐人好好上了一课!  

可是大唐人有自己的办法~进城以后喊话:“说出象兵和僧兵的藏身之处,要不然就烈火焚城,让整座城化为火海!”  

城墙之上架起大炮,只要是觉得有可能躲藏兵马的地方,就一炮轰过去,然后根据各地方的动静派遣军队过去剿灭…  

这段时间一直就是这么打仗,打的找人时间比打仗时间都长,而且晚上还要时不时的防备夜间袭来的袭营者…  

这些无一都在说另一件事~阿罗那顺在拖延时间!  

他需要时间来集结所有的可战之人,然后背水一战!  

阿罗那顺满嘴的火泡:“哎!时间不够啊!”  

是啊,好在有和尚帮忙!这段时间寺庙因为有白衣僧人袭击的事件,可没少被抢!  

什么金佛玉像的,海军那边已经往回运一批了!商船们也帮着运回去了一些!  

可以说~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从真腊一直到阿罗那顺这里,总算是在戒日王朝回本了!  

最后一座城池!  

阿罗那顺一身金色的盔甲站在城头!此战事关生死!阿罗那顺已经集结了最后的力量!城里的居民早就躲出去了!  

这座城池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不适合民众居住了!住的全都是征调来的兵马还有来助拳的僧兵!  

兵马一旦多了,别说约束,就算是管理都成问题!  

尤其到了最后,这征兵根本就不在是征而是扣押~  

城门口一堵,想出城?这么高,给他发一根长茅,去那边站着,征够十个人让你们的十人长带走!  

不去?  

“噗嗤!”  

一刀过去!不去久死吧!国难当头,不赴国难就白白去死吧…  

就这么征来的人,还能有什么素质?  

所以这城里早就祸祸的不成样子了!  

薛仁贵站在城下,让人熟悉的大炮一字排开,对准高大的城头!  

“对面的唐军,我是戒日王朝,中天竺的王那伏帝阿罗那顺!  

我王城城高五丈,城中兵马十二万!你们虽然武器犀利,可是要攻打这一座城池,你们要死多少人?”  

“阿罗那顺,吾乃大唐探索队副将军薛礼!尔等虐杀我大唐军人,此仇不共戴天!哪怕战至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让你伏法!  

大唐荣耀,不可侵犯!军人荣耀,不可辱!此仇十世犹可报!”  

“就九个人!你们是疯子吗?九个人!你们要死九十、九百甚至九千、九万!就为了给那九个人报仇!你…”  

阿罗那顺气急败坏!  

他不理解,十分不理解!只是九个兵而已!为什么能让大唐这么愤怒!  

薛仁贵笑了:“哈哈哈!这就是大唐的荣耀!别说是九个兵,就算是九片被风吹过来的树叶,也只能由大唐的人捡回去才能处理!  

你们!没有资格!  

别说什么九千九万,陛下若知你辱我大唐军人,倾全国之力,发兵百万,在所不惜!”  

“啊!那便战吧!我看你要死多少个九!疯子!疯子!你们大唐就是疯子!”  

“哈哈哈!准备攻城!阿罗那顺,躲好了!别被炮弹打死!镇海将军还等着拿你祭奠亡魂呢!”  

“轰轰轰!”  

大炮轰鸣,战斗打响了…  

这仗不太好打,大唐依仗的,只有炮弹和炸药包!  

一根根的长竹子,被制成了简易的抛投器,一个个炸药包飞向城头,准确的落在城墙上!爆炸以后里面的铁钉肆虐,制造出了一片片的无人区…  

炮弹打着城墙和城门!城门已经破碎,漏出了里面的土袋和碎石,看样子已经被堵死了,还不如直接打城墙…  

“下城墙,下城墙!”  

阿罗那顺看情形,不得不下令先下城墙,以减少伤亡。毕竟大唐根本就没有攻城的意思,看样子是想轰破城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