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赵国公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或者说,自保,或除恶。”  

刘婵看着他,目光如一柄出鞘的剑,锋利而冰冷,杀气四溢。  

不待卫言问话,她便道:“我是赵国公主,不过,现在已经被降为郡主了。而我的父亲和兄长,都被仇人害死。那仇人曾是我赵国人士,是我父王的宠臣,如今,已经改名,来到京都。我此番来京都,便是为了报仇。”  

“赵国公主?”  

卫言心头一动,道:“你那兄长,莫非叫刘丹,是赵国太子?”  

刘婵顿时一愣,道:“你早就知道?”  

卫言皱起眉头,没有回答,道:“据说那赵国太子荒淫无耻,竟与自己的女儿和姐姐通奸,被人告发后,圣上大怒,废其赵国太子之位,抓了起来,后因赵王以抗击匈奴求情,被释放。只是赵国太子之位被废,怎会死了?”  

“砰!”  

刘婵猛然一掌击在桌上,竟把桌子击的破碎而开,盘子碗都掉落在了地上。  

房门突然打开,几名侍卫持刀冲了进去。  

刘婵怒喝道:“滚出去!”  

那几名侍卫慌忙又退出,关上了房门。  

画儿被惊醒,本要说话,见此情景,立刻不敢再吭声了。  

“放屁!诬蔑!都是诬蔑!”  

刘婵满脸愤怒和恨意,咬牙切齿道:“都是那叛徒心中怀恨我兄长,故意在陛下面前造谣诬蔑!我兄长虽然生性风流,不堪大任,但也绝对不会无耻到那种地步!父王和兄长为了平息陛下的怒火,亲率大军去抗击匈奴,已全部殉国!”  

卫言心头震撼。  

不知是历史错误,还是这里与历史不同。  

不过他已经知道那位仇人是谁了。  

“婵姐那位仇人,在赵国叫江齐,来京都后改名江充,畏惧以后太子登基,利用陛下年老昏聩,久病不愈,用巫蛊之术残害太子与卫皇后,是也不是?”  

卫言心潮起伏道。  

刘婵猛然看着他,道:“你怎么如此清楚?还有,你怎么知道太子是冤枉的?”  

卫言抬起手,抖了抖袖子,那只本来放在地上的木偶,竟然从袖子里溜了出来,道:“因为我知道,所谓的巫蛊之术,都是假的。”  

刘婵突然睁大眼睛,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卫言拿着那只木偶,目光明亮地与她对视,心头热血激荡道:“我卫言,也是来诛杀此獠,为太子与皇后报仇的!”  

今晚的客人依旧很多。  

卫言与刘婵谈好了事情后,便出去充当店小二的角色,帮忙端盘子收桌子。  

刘婵站在楼上,扶着栏杆,见他忙碌的身影,目光闪烁。  

陈书山从旁边走来,低头看了一眼下面的少年,低声道:“郡主,怎么样?”  

刘婵沉默了一会儿,方看着下面道:“如果他愿意去赵国的话,我可能会考虑嫁给他。”  

陈书山闻言一僵,满脸愕然。  

太阳落山,天黑了下来。  

楼外河边,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游船也缓缓开来,亮起了灯笼。  

船上响起了琴声,歌声。  

岸上响起了起哄声,呼喊声。  

卫言正在忙碌时,刘子君带着那位冰冷美人儿来了,对着他笑了笑,便自个儿上楼去了。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这女孩脸上的苍白病色已经散去,变的红润起来,瘦弱的身子,也开始渐渐变化。  

虽然年幼,却已难掩美人儿之色。  

刘婵在包厢与刘子君说了会儿悄悄话,便带着人离开了。  

刘子君坐在包厢里,看着棉帛上记录的童话故事,嘴角不知觉地荡漾起甜甜的笑意。  

站在身后的洛冰灵,看着她的神态,冰冷的眸子,变的柔和起来。  

“小二,在磨蹭什么?还不快来收拾桌子!”  

一桌刚上楼的客人,在大声喊叫。  

正在楼下端菜的卫言,立刻拿着抹布,跑上了楼。  

为自己赚钱,哪里会嫌累。  

想要住大房子,娶漂亮老婆,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卫言!”  

刚上楼准备收拾桌子时,那群客人中突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卫言抬头看去,竟是卫锦儿。  

这位大小姐今晚明显是经过了精心打扮,穿着新衣服,戴着新首饰,一副真正大小姐的模样。  

她身边的朋友,两男两女,看其穿着,都是富家子弟。  

“锦儿姐。”  

卫言笑着打了招呼,连忙开始打扫桌子。  

他以为这丫头昨晚在说大话,没想到今晚还真来了,这里的饭菜对于她现在的家庭来说,绝对是奢侈的令人发指。  

当她坐在这里吃着一两银子一块肉的时候,他的爹爹说不定还在别处汗流浃背地做着一天一文钱的粗活儿。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他管不了。  

“你在这里当店小二?”  

卫锦儿看着他这一身打扮和熟练的打扫桌子,不禁嗤笑一声,满脸讥讽道:“我还以为你在外面做什么厉害的事情呢,竟然大方地给我爹爹了一贯钱,原来是个店小二。”  

“锦儿,这人莫非就是那个从乡下来的投靠你们家吃白食的小子?”  

旁边一名少女低声问道。  

卫锦儿冷笑一声,道:“不是他还有谁?”  

旁边那名微胖青年豪爽道:“既是锦儿家乡下亲戚,待会儿吃完了,我给些小费便是。”  

卫言一听,眼巴巴地看着他道:“待会儿不如现在,既是锦儿姐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