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裴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季川说着,脸上露出羞愧神色。  

这套说辞虽是他花费不少心思编来的,是假的,但神色却并非作假。  

他的确对裴泽充满愧疚。  

徐天方看的出陈季川情真意切,摇头道:“孝道自然是要尽的。但久不回来,也该托人传个消息回来才是。”  

“弟子有托人带书信回来,不知为何师父跟裴师兄没收到。”  

陈季川懊恼道。  

沙门岛距离白玉岛相隔数万里,一路凶险,半道上遇着风浪,书信遗失是很正常的事情。  

死无对证。  

徐天方也不敢笃定,陈季川就一定没有传书信回来。  

退一步说。  

陈季川千辛万苦,漂洋过海来到玉泉岛,拜入玉泉山,前途一片大好,根本没有任何道理突然跑回内陆龟缩。  

正常人不会对他这套说辞起疑。  

“兴许是遇着风浪了。”  

徐天方也是如此,抿了口茶水道:“不论如何,回来就好。你长途跋涉,先下去休息,有空去看看裴泽。”  

陈季川一听,忙道:“不知祖师可在山中,弟子回山,怎么也该当面拜见。”  

这是正事。  

不仅是为了日后好床前送终,也为了裴泽的伤势。  

他都必须见到悟元仙师。  

“理应如此。”  

徐天方闻言也点头,然后道:“祖师正在闭关,你先去休息,待我禀明祖师再来知会你。”  

“有劳师叔。”  

陈季川心中急切,但这番话冠冕堂皇,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应下。  

便起身离开了洞府。  

他本心也不想在这里多待。  

不是因为徐天方。  

而是因为他自身。  

说一个谎就要千百个谎来圆。  

他在回来之前,本已经准备了许多‘圆谎’的话,自忖可以应付许多问询乃至诘问,心中也不会有任何负担。  

但今日见了裴泽,得知内情。  

心神触动。  

每当说着谎言的时候,总有些心虚,更不由自主生出厌恶、恶心的情绪。  

他需要静静。  

玉泉岛。  

南山南。  

陈季川来到余成波坟前。  

坟头干净,并未长草。  

应该是时常有人来打理的缘故。  

陈季川跪下,给余成波磕了三个头,心中却在想着裴泽。  

在白玉岛上见到的裴泽,一身暮气,与当初的余成波何其相似。  

当初陈季川暗暗告诫自己,万不可活成余成波的样子。  

但怎么也没想到。  

裴泽会因他,而变成现在这样。  

余成波好歹还修成先天,裴泽却止步于后天。  

思虑伤神,善忧伤心。  

裴泽这些年心神具伤,已经不仅仅是丹田的问题,即便转修‘道法’,也难有大成就,兴许还要走火入魔,出现精神问题。  

至于外功。  

“他如今年近五十,气血衰败,开始走下坡路。从零开始修行外功,根本练不出名堂。”  

陈季川思虑着。  

思来想去。  

道法、外功都不可取,都难成就。  

只剩下内功一途。  

但重修内功,又绕不开丹田的问题。  

“芝仙果。”  

“抱元丹。”  

“悟元仙师那里如果有的话再好不过,我可以用《水经注》或是《剑图》去换。”  

“但要是连悟元仙师也没有——”  

陈季川眉头紧皱。  

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悟元仙师四十年前就高达十四级,从张志和处来算,该是炼气四层。四十年过去,即使没有任何提升,也是陈季川平生仅见的最前者。  

要是连他都没法子——  

陈季川摇摇头,不去多想:“先见过悟元仙师再说吧。”  

但在见悟元仙师之前。  

还须将裴泽心结解开,以免伤势进一步恶化。  

没时间休息。  

陈季川连夜又赶回白玉岛。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放亮。  

他来到玉泉丹阁,枫树下,并未见到裴泽。  

想来是还未开工。  

想了想。  

陈季川走进丹阁,买了些丹药,问清楚裴泽的住处,然后自行前去。  

裴泽家住玉泉岛外的一座小岛上,岛上房价贵,他就在岛外购置一处宅院,安置父母。  

自己则每日划船来白玉岛。  

清晨时分。  

天刚放亮。  

裴泽盘坐院中,搬运内力。一周天下来,内力稍稍增长。但等到汇入丹田时,又丝丝缕缕泄露出去。  

一个个周天运转。  

内力增增减减,总体来说,还是在上涨,只是极为龟速罢了。  

可这是运功之时。  

后天修士经脉承受能力有限,心力也有限,无法一天十二个时辰每时每刻都去运功。而一旦停下,好不容易增长的一点内力,又要逸散。  

一天下来。  

能保持内力不退步就已经是万难。  

想再进一步?  

压根没可能!  

这般修行,进进退退让人心烦意燥。  

裴泽也是如此。  

今日更是烦躁。  

脑海中。  

不时的有一个青年的身影面貌浮现。  

一会儿是在玉泉山。  

一会儿又是在玉泉丹阁。  

一会儿三十多年前。  

一会儿又是在昨日。  

时空变幻,容貌不变,依旧是青年模样。  

“驻颜有术。”  

“师弟该是修成先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