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圆光术与五鬼阴兵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院中。  

陈季川将身上包裹打开,其他不看,先去看五卷经书——  

“法华经。”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  

“黄石道人手札。”  

“五鬼阴兵法上篇。”  

“五鬼阴兵法下篇。”  

随意翻看,陈季川眼中微亮。  

五鬼道人身上五卷经书中,道德真经衍义手钞是道经,法华经是佛经,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注重经义、教义讲述,包含许多名词、术语讲述。  

陈季川此前也看过。  

翻看之后,直接略过。然后不着急去看五鬼阴兵法,先将黄石道人手札翻开。  

这一看,顿时沉浸其中。  

黄石道人手札不是道经不是佛经,而是‘黄石道人’的随笔,或者说是游记,又或是日记。  

内容较为散乱。  

有没什么营养的,比如说今日天气如何如何心情如何如何遇见什么美丽女子等等。  

有赞美山川大地的,其中或多或少有对于大梁山川地形的描述。  

也有游历过程中遇到的新奇事情。  

当中有精怪,有鬼物,也有黄石道人见过、遇过或是亲身经历的各种或侠义、或恶毒、或诡异之事。  

不乏各地风土人情的描述。  

陈季川看的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  

将这部分看完,手上书卷已经被他翻了一半。  

“咦?!”  

本以为是无用处、闲扯淡的一篇手札,万没想到,中途居然给陈季川来了惊喜。  

“换形术。”  

“圆光术。”  

陈季川两眼放亮。  

黄石道人手札后面半卷,居然附了两门法术——  

一个是换形术。  

能改换身形面容。  

一个是圆光术。  

这是一种“外显像”的法术,是查信息的手段之一,分为大圆光、小圆光。其中‘小圆光’之法,显化景象唯有童子才能看到。而黄石道人记叙下来的,是‘大圆光’之法,部分成年人也能看见。  

前者易。  

后者难。  

两者各有优劣。  

寻常道士修的大多是‘小圆光’,易学难精。也有道门高人修习‘大圆光’,难学难精,可一旦修到大成,便可查人间百事,查天庭地府,查阴阳风水,查过去未来,查精灵鬼怪...  

三界之内,皆可查之!  

当然。  

黄石道人修的‘圆光术’并非道门正宗,远没有这等威能,只能够查阴阳两界部分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一等一的妙法。  

此法说是‘查信息’之法,实则除了‘查事’之外,还包含‘驱邪’、‘开光’、‘通灵’、‘惩恶’的手段。  

可谓精妙至极。  

黄石道人行走人世间,游历红尘中,凭着这两门法术,被世人称作‘神仙中人’。更是千变万化,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怕招惹仇家,也无人能寻得到他。  

一直活到无疾而终。  

闲笔手札不知从什么途径,落到五鬼道人手上。  

“换形术较为简单。”  

“圆光术太过深奥。”  

陈季川一眼看不出两者深奥、浅显与否,但黄石道人有描述,言说圆光术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修习,耗日持久。  

而换形术则简单的多。  

两三年就能有初步成果,可以改换面貌,一定程度隐藏和改变气息。  

“五鬼道人目光短浅。”  

“放着玄妙无穷的‘圆光术’不去修行,反而去修‘五鬼阴兵法’。”  

陈季川心底暗暗摇头。  

却也知道。  

通常来说,邪法取巧易成,且威力极大,唯独有伤天和罢了。  

而‘圆光术’这等法门,修炼起来极为耗费时间牵扯精力,短时间内更难有大成就。  

前期漫长时间——  

一不能杀敌,二不能护身。  

对性子急的人,对眼界小的,对仇家多的人物来说,自是弃之敝履。  

“我不一样。”  

“我时间多。”  

陈季川嘴角微扬,将黄石道人手札珍之又重,放在心怀藏好。又将黄石道人留下的,开过光的铜镜法器一同收起。  

然后目光一转,看向最后两卷书籍。  

五鬼阴兵法。  

这是役鬼请鬼之术,为旁门左道中的邪术之一,一般为妖道所用,为恶多端,害人性命,****女。  

听着简单,修炼也易,但这是相较于‘圆光术’而言。  

实则此法也极为复杂。  

上篇中。  

开头就记述了一门观想法,这是‘五鬼阴兵法’的基础。哪怕不去修行,也要观想一二,将其符箓语言知悉,这样才能运用此法。  

世上道派,皆有独门秘法。  

之所以能够密不外传,就是因为其中关键性的‘语言’‘密码’没有流传出去,即使被外人见着、看着,也难修行。  

倘若强行为之,反而要自吃苦果。  

“法为本。”  

“术为末。”  

“前者才是登天之阶。”  

陈季川将这门观想法仔细翻看,以他的微末道行也能感受到其中鬼气森森邪气凛然,显然不是正道,与他从二班处得来的‘太阴炼形法’更是没法相比。  

前者是邪法,非但无正理,修行之后反而还要影响自身,使性格都发生变化。  

而后者匿藏在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中,经书中有许多真善美的道理,能导人向善。  

一恶一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