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夜半敲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家沟。  

三个月后,村头空屋,陈季川悄无声息凭空出现。  

刚一现身。  

四顾打量。  

见着屋中有不少灰尘,也有其他人进出的痕迹,被辱什么的也都不见。想来是吴家沟的乡人见陈季川‘不辞而别’,给拿走了。  

“没了就没了吧。”  

“这里是不能待了,得赶紧走。”  

陈季川在外头待了将近三个时辰,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捋了捋,猜测山中自称‘通神观’的那人厉害的紧。  

外面六小时。  

里头一百天。  

他进入这新世界,正儿八经才待了半个月,又节省源力,谈不上有什么实力。  

单凭‘控火术’、‘燃血术’这些法术,可斗不过那人。  

“三十六计,走为上!”  

陈季川不多逗留。  

摸了摸身上,二两碎银子还在,心中稍定。祭起‘千里眼’看了看吴家沟,并没什么异状。  

看看天色。  

黎明时候,天刚刚放亮。  

不再迟疑。  

当即推门出去,往北面县城方向赶去。  

代县位于大梁眉山府西南地界,沟通南北,因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故有‘九省通衢’之称。  

本该是顶尖富饶之地。  

可惜今上昏庸无德,天上神明降罪,害的天下四方连年灾祸。  

天降灾祸。  

必有妖孽。  

许许多多蛰伏起来的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一个接一个蹦跶出来。要么蛊惑民众,要么残害人命,要么***女。  

令四方秩序逐渐崩坏,朝廷法度逐渐松弛。  

眉山府代县沟通南北。  

许多进京赶考的士子、游学的书生、买卖的商人、游历的江湖人士,大多路过代县。  

因此被许多妖孽盯上。  

或是化身狐媚。  

或是驱使鬼物。  

或是半夜伏杀。  

失踪、身亡者众多。  

久而久之。  

代县名声坏了,书生士子、行商游侠对代县避之不及,纷纷绕道。  

代县自此衰落。  

好在毕竟曾经富裕过。  

代县县城建的坚实,有三丈高,城门、城头都有士兵把守。  

“到了!”  

陈季川一口气走了四十里路,‘千里眼’趋吉避险,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差错。  

看了眼县城。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代县四处冷清,县城内外倒是有几分热闹。  

这么多人。  

那山中藏鬼的妖道应该不至于闯进来。  

大隐隐于市。  

正是藏身的好去处。  

一晃。  

又是三月。  

冬去春又来,满园桃花香。  

这一日。  

陈季川照常在院中练武。  

明月高悬。  

半夜子时。  

已是晚春时节,但天气还有些微微凉,陈季川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肌肉。扎稳马步,立在井旁。  

两眼直视水井,双手成拳抱于腰侧,拳心向上,沉肩坠肘,空胸下气,气沉丹田。调动全身气力,向井中冲拳。  

动作、意念、呼吸三者协调一致。  

右圈之后,再出左拳击水,动作、意念、呼吸同前。如此一左一右轮换冲拳,每分钟击30次,每次共击900拳。  

一拳接一拳。  

井中出现浪花,发出哗啦啦声响。  

这是将此功练到一定火候的表现。  

“玄空拳诀妙无穷,冲击空拳三十冬。每天冲打三千拳,年深日久有玄功。”  

此功名唤‘玄空拳’,又称‘井拳功’、‘百步锤’,是专供练习人身拳部的重要功法,为大燕世界陈门弟子经常研练的功夫。  

修行此功。  

须每日子时向井中捶九百拳。  

每日清晨迎着朝阳捶九百拳。  

每日中午向着烈日捶九百拳。  

每日晚间冲着明月捶九百拳。  

等到火候深了。  

出拳速度更快,每日四次捶拳的次数也更多。如此持之以恒,冲打三十年,可一拳击打至水底,水即哗哗声响,水花溅起。  

与敌搏击时,可拳击人倒,重者伤及内部脏腑。敌来击我,拨之则伤筋断骨,重时可身亡丧命也,力不可挡。  

陈季川在大燕,在现实中都已经练的大成。  

来到此方大梁世界,又要重头修炼。  

吝啬源力的情况下,没法一蹴而就。  

九百拳打完。  

“呼!”  

陈季川收功,喝下一碗药汤,就在院中,祭起‘千里眼’去观四方。  

这是他三个月来,每晚都会做的事情。  

这些天过去,已经将代县方圆四十里里里外外看了个底朝天。有些地方古里古怪,跟当初见着的‘通神观’相似,陈季川不敢细看,仅大致标注下来。  

不得不说。  

‘千里眼’的确玄妙,配合‘顺风耳’,使得陈季川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事。见着听着许多咄咄怪事,让他大开眼界。  

如今修为虽浅,但对于各种鬼物、怪异已经多了不少了解。  

今晚。  

陈季川循着昨夜还未观察妥当的东面‘金风山’看去。  

视野掠过。  

山中寂静。  

“咦?”  

仔细看过,陈季川眉头微皱:“那两头吊睛老虎不是每晚都会出来吞食月华,修炼自身的吗?”  

怎的今夜不见?  

“难道在家睡觉?”  

陈季川调转视线,往着金风山一处溪涧中掠去。  

溪涧旁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