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铁莲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季川反手取出一枚铁莲子,丢给盛大阳,口中道:“这是南极长生城主从秘境中得来的‘悟道莲子’,这一枚是一品莲子,里头蕴含了我燕楼中一位地煞序列的六品高手,对神扑刀第一层的所有感悟。”  

“悟道莲子?”  

盛大阳一时愣神,没法消化这番话。  

武道感悟?  

藏在这铁莲子当中?  

怎么可能!  

“这——”  

盛大阳将信将疑,但还是接过铁莲子,然后看向陈季川:“邓大人,不知这铁莲子要多少功勋?”  

“三十点功勋。”  

“只可供一人参悟,汲取之后,感悟消散,就没了用处。你寻一良辰吉日,持莲子静心观想,便可汲取感悟,对你修行神扑刀第一层大有助益。”  

陈季川回道。  

这枚铁莲子的材质普通,是陈少河用生铁熔炼,仅有指甲盖那么大。  

而陈季川将道果中的武道感悟缔结的莲子兑换出来,依附到这铁莲子上,则要花费一点源力。  

成本几近于无。  

但这仅是一品莲子而已,蕴含的也仅是一门武学的第一层感悟。  

若是神扑刀前两层的感悟,消耗源力就要猛增到十点,三品悟道莲子,要五十点。  

越往上,消耗越大。  

到了六品,消耗源力更激增到一千。  

而且每一枚铁莲子,还只能供一人参悟,用过就废。  

陈季川精通上百门武学,这要是全都具现出来——  

天文数字。  

不敢想象。  

“三十点?”  

盛大阳面上犯难,有些尴尬:“属下——”  

他总的也只有七点功勋。  

哪里买得起这铁莲子?!  

“这是南极长生城主恩泽,各级成员都有,免费赐下一枚,不需要功勋。你初入白玉京,所以是最低的一品悟道莲子。”  

陈季川看出盛大阳的窘境,口中朗道。  

这盛大阳想什么呢?  

他可不是强买强卖的那种人!  

“免费?”  

盛大阳一听,尴尬顿解:“多谢大人,多谢南极长生城主!”  

白得的,谁都高兴。  

他全部身家只有七点功勋,一下子得了价值三十点功勋的悟道莲子,虽暂时还不知道效用,但心下到底是一阵欢喜。  

收好铁莲子。  

盛大阳又好奇道:“属下资历浅薄、实力低微,一品莲子正合适。不知大人得的是几品莲子?”  

“九品。”  

陈季川回了一句。  

不在此地停留,转身离去,很快不见。  

“九品?!”  

留下盛大阳站在原地,两眼瞪大:“天罡序列难道是九品高手?!”  

陈季川唬一把盛大阳。  

头也不回。  

直奔灵川县去。  

他如今练出暗劲,内功练到第六层,已是后天极限。  

差一步圆满。  

就能踏入先天之境。  

跑起路来快过千里马,遇山翻山,遇水踏水,从阳朔县南境赶到灵川县,几十里路,仅半个时辰就跑过了。  

路上。  

还有时间换掉装扮,化身白玉京燕楼天罡序列第七‘廖化’,去见‘病尉迟’‘千里眼’方栋。  

给出悟道莲子,下发任务。  

又回阳朔县,改换身份,再去见‘丑郡马’‘顺风耳’谭张。  

最后则是路过南溪山,去见了盛大阳之子、‘镇三山’盛小天,也给出一颗铁莲子。  

做完这些。  

天色也黯淡下来。  

陈季川这才回转海棠山。  

‘神机军师’盛大阳。  

‘镇三山’盛小天。  

‘病尉迟’方栋。  

‘丑郡马’谭张。  

这就是白玉京如今的所有成员,其中还有个滥竽充数的。  

但盛大阳潜伏武胜门,方栋潜伏漓水帮,两人都是心思通透的人物,待他们稳住脚跟,相信有悟道莲子和各种武学、丹药的诱惑,这两人定能给他找来灵石、蚌珠,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谭张。  

不提也罢。  

回到海棠山。  

夜幕降临。  

小屋里,灯火摇曳。  

陈少河跟前挂着十多副画卷,上面全都是眼花缭乱的图案。这些图案平平无奇,像是新手涂鸦之作。  

但陈少河看的认真。  

时而睁眼细看,时而闭目冥思。  

直到陈季川推门进来,陈少河才发现四哥回来了。  

“四哥。”  

陈少河赶忙站起来。  

这两月。  

陈季川时常出去,夜幕才归,陈少河也不像一开始那样紧张兮兮,但总还是要等陈季川归来才肯去睡。  

无聊时。  

就去看四哥带回来的各种书籍,照着四哥说,这是给自己‘充电’,也是锻炼思维、思考的能力。  

多看多想。  

智慧就开了。  

前些日,陈少河又多了‘看画’的爱好。  

“看的怎么样?”  

陈季川指着那些画卷,问陈少河。  

陈少河一听,脸上顿时露出苦恼之色:“没什么头绪。”  

他将十三幅画看了好些天,脑子里一团乱麻。  

“参悟异术不要着急。”  

“‘燃血术’符文复杂,一道道纹路又是立体、又是重叠,我想尽办法,画出十三幅画,也不见得完全将其临摹出来。”  

“依着这画观想,除非有天大悟性,否则都难。”  

陈季川笑着安慰道。  

陈少河跟前十三幅画卷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