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青海餐厅和“板儿爷”们喝酒的时候,宁卫民忽然想起明天就是周六。  

凭着经营斋宫所取得的经验,他当然清楚享受双休待遇的老外,休息日肯定在家待不住。  

于是便临时改变明天出摊的时间,要求午后就让大家到秀水东街去。  

结果这件事又被他给料中了,准得不能再准地抓住了这个商机。  

1982年5月29日,周六的午后。  

外交公寓附近相当热闹,净是来来往往的各色老外。  

要么是举家出去游玩的,要么就是参加聚会的,还有带着老婆孩子出门买东西的,那客流多极了。  

在这里说句实话,其实这帮待在京城的外国人挺可怜的。  

碍于当时共和国体制的原因,京城的娱乐活动极为匮乏。  

外国人还都属于被我国严格管控的对象,活动范围相当有限。  

别说本地人的商店他们不能去,本地人的饭馆他们不能随便吃,出行游玩都要和共和国的子民分开。  

甚至就连上大街,他们都不能随意溜达。  

京城的许多地方都立着“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准超越(Foreigners  

perssion)”的牌子。  

一旦发现有老外私自擅入,或者突破了界限,公安机关就会出动干涉。  

那可想而知,这帮活成这样的老外。  

今天居然发现家门口出现了一拨敢于打破常规,主动送货上门,敢于向他们招揽生意的小贩,会有多么惊喜和开心。  

而且千万别忽略一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早已经进入男人挣钱,女人花钱的阶段,这和我们国内大不相同。  

所以还别看宁卫民带来东西除了传统工艺品就是女性时装,一样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和追捧。  

再加上这年代的老外也厚道,买东西从不多问,计算器上打出的价格他们基本都会照单全收。  

这就导致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宁卫民他们的营业额轻轻松松就超过昨天晚上了。  

新的辉煌,自然让“板儿爷”们意气风发。  

从这个时候起,这些人是绝不会对宁卫民做出的任何决定,再存有一丝的怀疑。  

随后不管是那帮卖农贸产品的小贩,还是昨天晚上跟着宁卫民他们分销捞油水的小贩。  

反正当他们再来到秀水东街的时候,无不是大大吃了一惊。  

因为谁都没想到,今天白天居然这条街会如此大变样,满眼看去都是外国人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经营农贸商品的小贩们,眼瞅着围在宁卫民他们车前的老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钞票来。  

那心里的滋味全都像打翻了的醋缸。  

而连长海、刘老二、李慧兰他们这些小贩目睹此情景,却都是士气大振。  

他们赶紧跑到宁卫民面前要货,也加入到这场做外贸生意的盛宴中。  

受到这场面影响的甚至还有大北窑工业区的工人们。  

他们一下班来到这里,那更有的瞧了。  

好些工人连家里要用的米和菜都顾不上买了,也非要跟着围拢过去看热闹。  

就为了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外国人这么趋之若鹜。  

然而今天却再没有一个女工去抱怨东西贵了。  

反倒注意力都被款式的新颖和质量的优秀吸引住了。  

“看看,那裙子,款式多特别,我昨天就看上啦。哎,可惜,好像咱们穿着上班有点那个。”  

“可不是,那件短裙我昨天也想买来着,就是觉得颜色夸张了点儿。”  

“哎,你们看那纱巾哎,纱巾的花色好看。那外国女的批在肩上真漂亮。”  

“去你的吧,那是丝绸的,是丝巾。那么好的东西,谁买了也一样好看。”  

“要不咱们买一条吧?”  

“八块呢,你舍得?”  

“那有什么,东西好啊,就值这个价。你看这帮外国人这通抢,那是名牌,我昨天问过了,商店里要买的话,将近贵一倍呢。你能八块买,就是占便宜。”  

“那…这便宜咱们也沾沾?”  

“沾沾呀。咱们不买大件儿,买个小件儿还不成吗?我可告诉你,女的说老就老,现在不穿以后肯定后悔。可要是买下来,明天去公园溜达一圈儿,保准全震。”  

“去你的。我看你才是为了买下来戴着回厂里,好把你们的车间的小伙子迷晕了头,让他们为了追你,都把对象甩了…”  

“哈哈,你这张嘴啊,真不饶人。就这么定了。咱们仨,一人买一条吧。谁也别后悔,省得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好嘛,这帮老外居然把羊群效应深入化了,把咱们这帮国内的女工都给带歪了,物质化了。  

不过,这情况说来也并不奇怪。  

虽然今天的人,特别是女人,非常忌讳“撞衫”。  

可这个年代,人们非但不忌讳这个,反倒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衣服时髦和流行。  

尽管改革开放此时已经使得思想解放了,服装的政治属性也减弱了,但人们还是不由自主的随大流。  

那是因为经过了十年,人们即便想穿好看的衣服,也急于摆脱长久以来的压抑表达个性,却不知道该穿什么好。  

这年代的人仍然非常迷茫和无知,对服装的独立审美意识远没有形成。  

于是在传统的惯性下,大家自然都回去模仿影片里人物的穿着打扮,或是模仿身边那些引领潮流、值得羡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