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风水勘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阵法可御敌,而风水则重在勘测。  

风水阵法结合起来便是利用天时地利进行造设。  

「妖物天生拥有亲近自然的能力,会寻觅隐秘之处藏身」董仲舒道:「而这些位置大都也是风水重穴。」  

「您的意思是?」张学舟疑道。  

「如果不尽快处理巴蛇,此等凶物必然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董仲舒道:「你通晓阴阳家风水内容,若能帮文翁寻到风水重穴里的巴蛇,这就是帮了大忙,别说炼制辟谷散的药材,就是炼制辟谷丸的药材他也得帮忙给你凑全。」  

「可我只懂一点点」张学舟道:「我这一点点能耐还没到寻觅风水重穴的地步!」  

「风水术很难学?」董仲舒疑道。  

「风水勘穴倒不是特别难,但我以前没这方面的需求,没有在风水阵法方面发展过!」  

张学舟想了想诌不归所教的内容,只觉以他当下的能力成为初级风水师和初级阵法师难度不大,但若要让他所学有用,那就是一桩难事。  

没有用的内容就不需要学。  

在张学舟这些年,他从未用过风水相关的本事,这也是很难用得上的本事。  

「你一个阴阳家的门生连本门所擅长的能耐都没重点学一学?」董仲舒错愕道:「诌不归允许你这么发展吗?」  

「他哪有能耐管我!」  

张学舟「模糊性」回应了一句。  

他在外数年不曾回汉国,还没完全搞清楚诌不归在汉王朝的情况,相应张学舟在涉及诌不归的事情发言很谨慎。  

「诌不归没能耐管你可太好了」董仲舒喜道:「若你不想学,传一些风水术给我临时用一用!」  

「这…」  

「放心,亏不到你」董仲舒保证道:「但凡能帮上忙,文翁肯定能帮你凑全辟谷散的药材。」  

此前与张学舟有过岭南之行,虽然时隔两年不曾见,但董仲舒还颇为了解张学舟。  

只要有好处,这小伙绝对不会错过。  

甚至于这次的索求是张学舟主动提出,董仲舒觉得张学舟对辟谷散会较为上心,若再加上诌不归没法管对方,这小伙儿大概率会配合。  

他注目着张学舟,只待对方同意后马上学一手风水术。  

董仲舒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他学习能力较为拔尖,诸多修炼学上手不说精通至少也能拿来凑合用一用。  

勘探巴蛇所在处需要的风水能力并不要求出类拔萃,这大概率局限于太平堰范围内,并不需要扩展到一郡一县之地,也不可能扩散到全国,甚至于整个南赡部洲。  

在这桩勘探事件上,一个初级的风水能力已经足够。  

「不用掏心掏肺将阴阳家的全部掏出来,你教我一点点,只要够用就好」董仲舒道。  

「我也只会一点点」张学舟道:「你若能学会就学一学,但一定要帮我弄到辟谷散的药材,我对这些药材比较急。」  

「我现在就喊文翁来帮忙!」  

董仲舒急病乱投医,文翁也没区别。  

但凡有人可以提供足够的帮助,别说炼制辟谷散材料,就算是辟谷丸也得提供。  

相较于这些药材,寻到巴蛇而后消灭巴蛇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董仲舒可以获得巴蛇胆,而文翁则能消灭了一地隐患,又能预备开槽水渠富裕民生,构建学子们来学宫求学的基础。  

「仲舒兄真是解我燃眉大急!」  

与文翁沟通只是简单数句,文翁就将事情安排了下去。  

张学舟所需的药材较为常规,只要不涉及数十年上百年的药材年限,郡守府征调相关很简单。  

他将事情应下来,张学舟则是侃侃而谈,复述着诌不归往昔教导的风水勘穴内容。  

这其中涉及天时地利各类知识讲解,也涉及风水勘穴术。  

术不难修,真正考验的是相关见识。  

只有依靠眼力和学识找到了可能的风水之地,施展风水勘穴术才能发生感应,若处于郡守府这种欠缺风水的地方,即便施展十遍八遍风水勘穴术也带不了半分作用,更没可能让这道术的水准提升。  

张学舟觉得风水勘穴术这种能耐用处不大。  

诌不归以往练了十来年,最大的用处也不过是帮人勘墓穴捞点报酬,付出和得到并不成正比。  

「走,去太平堰勘穴寻蛇去!」  

一番讲解下来,等到董仲舒询问了数处内容,他脸上多了一丝信心。  

「仲舒兄学识宽广,真是能急人之所需」文翁大喜道。  

能生荤不忌学习不同学派的术,还能立刻学会派上用场,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不多。  

文翁觉得朝廷派来考察学宫的董仲舒堪称拯救蜀郡的救星。  

有这种勘穴寻觅的能耐,他哪里还要等待巴蛇在大雨的天气出现。  

巴蛇变强了,但他们也能在白天晴朗时寻觅对方的踪迹,将彼此之间的差距拉扯平衡。  

「但凡天时地利在我等一边,那巴蛇定然能伏诛」文翁道。  

「咱们先寻它巢穴,看看能不能好好伏击它一次!」  

董仲舒点点头。  

只要能找到巴蛇的巢穴,他们在巢穴附近可以做布置。  

相较于彼此在风雨天气忽然的遭遇,这无疑会让他们拥有诸多便利条件。  

只要抓住一两个契机,或许他就能击毙对方。  

但寻思到对方与尊上相似相近的妖神通,董仲舒不免也满怀警惕,谨防着自己可能的翻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