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1/2)
相比于外面的风浪,校内就和谐多了。
大家关心的不是为什么、凭什么,而是怎么办。
Spyder、SCILAB、Octave等开源软件得到了重视。
图书馆里的Python、R等语言学习书籍也瞬间变得更加热门。
如果说,此前学习Python,用Spyder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现在则是为了替代MATLAB的建模需求,虽然它的精度不高,但是对于一般的设计已经足够了。
还有SCILAB,这是一款与MATLAB类似的开源软件,可以实现MATLAB上大部分基本的功能,如科学计算、矩阵处理及图形显示等。
而且,SCILAB的语法与MATLAB非常接近,熟悉MATLAB编程的人很快就会掌握SCILAB的使用。
此外,SCILAB 提供的语言转换函数可以自动将用 MATLAB 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 SCILAB 语言。
绘图方面可以使用Octave来替代。
不过这些软件都各有所短,需要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软件。
学校也很快反应过来。
一则通告传遍了每一个通知群。
大概意思就是大家不要慌,正在做的论文要检查有没有用到MATLAB,假如论文显示自己用了,尽量用其他软件重新处理数据,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软件是会引起纠纷的…
同时,一些小技巧也在各大群、各个学生小团体里流传。
比如,用盗版MATLAB,然后数据可以说自己是用Python处理的,图是用Octave绘制的,至于代码,老师心知肚明哪里会问你代码,期刊审稿人哪里会看你的代码。
再比如,赵老师安排了几个“比较闲”的学长学姐收集和分类要用到的软件资料、语言学习资料发在群里。
同时安排一些学生的论文数据重新处理,其中就包括李琪学姐的两篇论文,张凯学长的一篇论文。
苏航和他们共同完成的论文由于一开始就是使用的Python进行处理,所幸没有收到波及。
起初只是因为Python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上面确实有优势,现在就成了无比明智的选择。
虽然多数研究生都会至少两种编程语言,但是用的最多、集成化最高的还是MATLAB。
所以真的很多正在完成的论文都是紧急修改。
尤其是面临毕业的一批人。
除此之外,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那一批人,也是首当其冲…
苏航回到寝室,在安装算筹的同时,也在刷着消息。
班级群里炸了。
“!!!”
“MATLAB不能用了,我还在准备一篇SCI呢。”
发言的是张念东,无形之中在告诉大家,看见没,我还没大三就开始准备发论文了。
“可怕,我在准备数学建模,结果被禁用,完蛋。”
“我的交通科技大赛还不是啊[捂脸.jpg]。”
“…”
当然,更多的还是像这样的。
“弱弱问一句,MATLAB是什么?”
“…”
而那个数学建模备战群是真的炸了。
“数学建模靠的不就是MATLAB嘛。
这次禁用了。
咋整?“
“比赛也不能用MATLAB了?”
“那都已经是八月的尾巴了,学了几个月的MATLAB跟我说用不了了?”
“不会吧,不会吧,建模大赛赞助商就是MATLAB啊,不会又赞助又不能用吧?”
“还真有可能,就他们那尿性。”
“…”
苏航私戳了一下董利老师。
答复是,正在讨论…
可以,这很太极。
突然有条消息弹了出来。
“苏航学长,我参加了今年的数学建模,现在不能用MATLAB了,怎么办啊?”
这人谁啊?
苏航又陷入了回忆。
看一下聊天历史记录。
E
怎么尽是她给我发消息。
我怎么没回她啊,我太直男了吧。
苏航回了句“等通知。”
苏航暗暗想到,我这回答可比董利老师的“正在讨论”好多了。
既告诉了她要“等”,又告诉了她学校会有通知明确要求。
啧,机智如我。
然后就没再管她了。
毕竟,就历史聊天记录来看,应该跟自己不熟。
备注是“叶子”,一听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啊,应该只是昵称,这说明苏航和她真的不熟。
那就更没义务安慰她了,要是认识的还好说。
苏航看电脑上的算筹已经安装好了,抛开手机,开始用算筹把自己的数据过一遍,
董利老师他们是真的正在讨论,正在和大赛组委会扯皮。
扯皮,老传统技能了。
无数的利益交锋就是通过扯皮扯出来的。
“按照惯例这都是用贵方的MATLAB软件的,这次为什么不能用了?”
“灯塔国规定,我也没办法啊。”
“你们这样不行,就几个高校不能用MATLAB,这样有失比赛公平性。”
“灯塔国规定,我也没办法啊。”
“你是比赛的赞助商,我们用你们的MATLAB,这要求很合理
大家关心的不是为什么、凭什么,而是怎么办。
Spyder、SCILAB、Octave等开源软件得到了重视。
图书馆里的Python、R等语言学习书籍也瞬间变得更加热门。
如果说,此前学习Python,用Spyder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现在则是为了替代MATLAB的建模需求,虽然它的精度不高,但是对于一般的设计已经足够了。
还有SCILAB,这是一款与MATLAB类似的开源软件,可以实现MATLAB上大部分基本的功能,如科学计算、矩阵处理及图形显示等。
而且,SCILAB的语法与MATLAB非常接近,熟悉MATLAB编程的人很快就会掌握SCILAB的使用。
此外,SCILAB 提供的语言转换函数可以自动将用 MATLAB 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 SCILAB 语言。
绘图方面可以使用Octave来替代。
不过这些软件都各有所短,需要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软件。
学校也很快反应过来。
一则通告传遍了每一个通知群。
大概意思就是大家不要慌,正在做的论文要检查有没有用到MATLAB,假如论文显示自己用了,尽量用其他软件重新处理数据,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软件是会引起纠纷的…
同时,一些小技巧也在各大群、各个学生小团体里流传。
比如,用盗版MATLAB,然后数据可以说自己是用Python处理的,图是用Octave绘制的,至于代码,老师心知肚明哪里会问你代码,期刊审稿人哪里会看你的代码。
再比如,赵老师安排了几个“比较闲”的学长学姐收集和分类要用到的软件资料、语言学习资料发在群里。
同时安排一些学生的论文数据重新处理,其中就包括李琪学姐的两篇论文,张凯学长的一篇论文。
苏航和他们共同完成的论文由于一开始就是使用的Python进行处理,所幸没有收到波及。
起初只是因为Python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上面确实有优势,现在就成了无比明智的选择。
虽然多数研究生都会至少两种编程语言,但是用的最多、集成化最高的还是MATLAB。
所以真的很多正在完成的论文都是紧急修改。
尤其是面临毕业的一批人。
除此之外,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那一批人,也是首当其冲…
苏航回到寝室,在安装算筹的同时,也在刷着消息。
班级群里炸了。
“!!!”
“MATLAB不能用了,我还在准备一篇SCI呢。”
发言的是张念东,无形之中在告诉大家,看见没,我还没大三就开始准备发论文了。
“可怕,我在准备数学建模,结果被禁用,完蛋。”
“我的交通科技大赛还不是啊[捂脸.jpg]。”
“…”
当然,更多的还是像这样的。
“弱弱问一句,MATLAB是什么?”
“…”
而那个数学建模备战群是真的炸了。
“数学建模靠的不就是MATLAB嘛。
这次禁用了。
咋整?“
“比赛也不能用MATLAB了?”
“那都已经是八月的尾巴了,学了几个月的MATLAB跟我说用不了了?”
“不会吧,不会吧,建模大赛赞助商就是MATLAB啊,不会又赞助又不能用吧?”
“还真有可能,就他们那尿性。”
“…”
苏航私戳了一下董利老师。
答复是,正在讨论…
可以,这很太极。
突然有条消息弹了出来。
“苏航学长,我参加了今年的数学建模,现在不能用MATLAB了,怎么办啊?”
这人谁啊?
苏航又陷入了回忆。
看一下聊天历史记录。
E
怎么尽是她给我发消息。
我怎么没回她啊,我太直男了吧。
苏航回了句“等通知。”
苏航暗暗想到,我这回答可比董利老师的“正在讨论”好多了。
既告诉了她要“等”,又告诉了她学校会有通知明确要求。
啧,机智如我。
然后就没再管她了。
毕竟,就历史聊天记录来看,应该跟自己不熟。
备注是“叶子”,一听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啊,应该只是昵称,这说明苏航和她真的不熟。
那就更没义务安慰她了,要是认识的还好说。
苏航看电脑上的算筹已经安装好了,抛开手机,开始用算筹把自己的数据过一遍,
董利老师他们是真的正在讨论,正在和大赛组委会扯皮。
扯皮,老传统技能了。
无数的利益交锋就是通过扯皮扯出来的。
“按照惯例这都是用贵方的MATLAB软件的,这次为什么不能用了?”
“灯塔国规定,我也没办法啊。”
“你们这样不行,就几个高校不能用MATLAB,这样有失比赛公平性。”
“灯塔国规定,我也没办法啊。”
“你是比赛的赞助商,我们用你们的MATLAB,这要求很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