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风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寝室只剩苏航一人还没回家,不是因为没买到票,而是因为强基专项组那边来消息了。  

苏航作为蚂蚁公司的一大股权持有人,要去一趟,而黄坤因为提前回家去了,所以由苏航代替出席。  

见面地点在一个封闭的会议室内,开着灯。  

右侧首座坐着的依旧是那个负责人,祝庆田,不过这一次,他的脸色有些严肃。  

不过那边第二位上坐了一个苏航不认识的中年男子。  

这次会议加上那个不认识的人,也就6个人,说是会议,更像是一次会谈。  

苏航也没有多嘴,就挨着马志松坐下了。  

马志松率先开口道。  

“祝组长,这次您请我们来是?”  

祝庆田脸色严肃,声音沉闷。  

“算筹的开发要加快进度了。”  

“最近上面露了一些风声,大洋彼岸在搞一些小动作,我们得抓紧了。”  

马志松听完身体也是一紧,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要是纯粹的商人就不会选择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方向。  

这个消息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是也不算是太吃惊。  

这大概就是他当初选择这条路的根本原因吧,虽然当时还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但是越走下去,他就越是清楚,这条路意味着什么。  

他依旧记着他的导师说的话。  

“你要做的东西太难了。灯塔不会坐视其它替代品的出现,即使任由盗版横行、牺牲部分利益也在所不惜。”  

“这已经不是单纯技术上的问题,那是市场的、资本的,甚至,是国际形势的。”  

老师,当年你就已经看到了今天吗?  

那你为什么不做呢?  

虽然说后来在全国数据处理大赛组委会的组建上,他的导师也帮过他不少忙。  

但是,如果他的导师也加入进来,他们的进度也许会更快吧。  

不过,马志松还是漏了一个问题。  

他的导师要是一起来参与开发的话,该给他开多少工资?  

多了付不起。  

少了,以后谁还来你这家公司上班?  

一个教授级别、老资历大牛在这里的工资都这么低,何况那些苦巴巴敲代码的普通程序员呢?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导师不能直接参与到这项开发中来。  

祝庆田接着说道。  

“上面已经决定了,要尽可能快地开发,一年之内要达到至少70%的替代功能,三年之内,追上去。”  

马志松听完这话,脸都白了,别说三年追上去,给三十年也不一定啊,MATLAB又不是原地踏步,他们庞大的用户群、久经沙场的开发团队,稳定的资源投入,这些都不是他能比的。  

虽然说之前通过政策宏观调控了一波,但是还是差的远啊。  

这进度,就跟坐飞机似的。  

从设计一个可靠的parser,到完善各个工程领域的工具箱,还有各种嵌入式工具,以及Silink等等。  

按照目前的进度,也需要五年乃至更久才能真正看到MATLAB的车尾灯。  

想想看MATLAB的起家,从两名脑抽的程序员花一年半搞出来一个“计算器”,到后面的Mathworks花费几十年时间,从MATLAB编程环境和Silink仿真延伸出来的超多工具箱库、应用函数库、仿真模型库。  

其中一些功能的文档的水平甚至比某些学位论文还要高,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  

毫不客气地说,要是你能把其中一篇契合你的毕业课题以及当下热点的文档及其附带代码研究透,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实现,搞出一篇论文来,那这论文够你本科毕业了。  

关键是查重还特别低,因为你的论文要实现的功能,也许你用Python上写了几十行,甚至上百行代码,在MATLAB只需要几行就行了。  

那些水平高的学霸看不上,水平低的学渣看不懂,然后开发人员这个文档又不会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嗯,不多说了。  

举个例子,有高中数学基础的学生,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用Mab求解各种数值积分。某些研究人员就算是把这MATLAB当一个超级计算器用,照样可以完成科研任务。  

为什么,里面封装了太多好用的东西了。  

那要追上去,这些要不要跟呢?  

就像是赌王在你面前“搜哈”了,你跟不跟?  

跟,你进度慢,质量差,前几十年靠情怀吃饭。  

不跟,你竞争力弱,尖端水平低,以后别想吃饭。  

这也难怪马志松脸都白了。  

祝庆田似乎看出了马志松的难处。  

“成立专门的研究院,独立于蚂蚁公司,其中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从科学院、各大高校、蚂蚁公司抽调。”  

“上面该给的都会给,薪资、福利、优惠政策,我们来出,绝对不会低于正常的薪资标准,福利待遇向国企看齐。”  

“我只负责协调各方,不会插手具体的开发管理事务。”  

“这个研究所的开发领导组织由开发人员自行推举,不会让外行人束缚你们。”  

“后勤交给我,前方战场交给你们了。”  

祝庆田说完这话,马志松明显松了一口气。  

给上面办事最怕什么?  

自由。  

钱也不要太多,就怕他按最低生活水平来给。  

自由不是要随心所欲,而是怕来个外行人瞎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