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咦?咦?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PS:求推荐票噻。  

杨珠开车从外面回来,经过小戏骨拍摄地时,只见里面灯火暗淡,大门关了。  

她不由羡慕不已,这个剧组是她所见过待遇最好的,每天太阳还没下山,大家就打卡下班了。  

哪像她家苏苏姐。  

汽车开进剧组场地,她看到夜幕降临的场地中,灯火通明,众人忙成一团,所有视线的焦点落在苏苏姐身上。  

她正在拍戏。  

晚上九点,今天的戏份终于拍完,杨珠第一时间上前,照顾苏澜卸妆,然后开车回酒店。  

坐在后排的苏澜舒服地靠着,怀里抱着个软软的抱枕,拿出手机划拉一阵,找到最新一集的小戏骨。  

“咦?”  

忽然苏澜惊讶了一下。  

开车的杨珠眼皮抬了一下,瞥了眼后视镜,只见苏澜盯着手机,脸上有些惊讶,同时安静的车里传出歌声。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她立刻知道了,这是小戏骨!  

今天中午播出了第三集,她已经看过。  

苏苏姐肯定是惊讶这首主题曲,之前是没有的,到了这一集才出现。  

很好听的一首歌,不是流行乐,可能受众比较小,但是不妨碍这是一首佳作。  

至少,她就很喜欢听。  

这是民族音乐吗?  

她喜欢流行乐,也喜欢这种她叫不出名字的音乐。  

杨珠没有做声,专心开车,后排的苏澜沉浸在最新一集的小戏骨中。  

一集25分钟,从剧组回酒店的路程也是25分钟。  

路程走了一半。  

“咦?”  

车里再次响起惊疑声。  

杨珠通过后视镜,瞥了一眼苏苏姐,她脸上又露出了姨妈笑。  

苏澜按了暂停,画面中是两个站岗的小宝宝。  

本来小戏骨就是一群小演员,结果这两个站岗的小宝宝更小,一丢丢,软萌软萌的,小萝卜头似的。  

从哪里找来的?  

不满5岁吧?  

哈哈,好可爱啊。  

左边的那个,小脸蛋绷的紧紧的,一脸的严肃。  

右边的那个,古灵精怪,感觉下一秒她就要蹦跶。  

这一段弹幕飞起,显然注意到这俩小宝宝的不止苏澜一个。  

“哪里钻出来的萌神宝宝?太可爱了叭~~”  

“本以为湘云够小了,没想到还有两个更小的。”  

“好小啊。”  

“这部剧要把我萌翻啦。”  

“三刷的飘过。”  

“五刷的集合。”  

仿佛掐好了时间,到酒店了,剧集也结束了。  

苏澜意犹未尽地放下手机,说:“终于体会到追剧的难受了。”  

“苏苏姐,早点休息吧。”  

杨珠把苏澜送到酒店包房。  

这里是点绛唇给苏澜预定的酒店,拍戏期间一直住在这里。  

杨珠也住在这家酒店,但不是同一层。她是普通单间。  

“晚安,珠珠你也早点休息。”  

“晚安苏苏姐。”  

关上门,苏澜趴在大床上,先缓缓一天的疲惫。  

卧室里散发一股清新的花香,阳台上有一束娇艳的水仙,这是杨珠准备的。  

兴许是觉得房间里太安静了,她又拿出手机,点播小戏骨的主题曲。  

“主题曲叫枉凝眉吗?很文艺范。”  

听了一遍,准备洗澡。  

“咦?”  

她猛然想起什么,划拉手机,把小戏骨的剧情快进到末尾。  

幕后制作人的名字陆续出现。  

制片人:高小兰。  

导演:张同顺。  

编剧:张叹。  

这些都是熟悉的,她第一集的时候就知道。  

但是…  

出现了一栏新的内容。  

词曲作者:张叹。  

张叹???!!!!  

苏澜瞪大眼睛,词曲作者是张叹?  

她刚才瞥到一眼不是幻觉,原来是真的。  

她当然不会认为会有两个张叹,只能是一个。  

此张叹,就是彼张叹,那个编剧张叹。  

只是,张叹写歌???  

全新的一周,浦江电影制片厂。  

例行周会。  

张叹和高小兰依然坐在末尾,当个小透明。  

但和往常不同的是,这回不断有人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与之相反的是,最早意气风发的王逸凡却蔫了,没人招呼他,他也不理会别人。  

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  

朱若浦脸色严肃地进来。  

和往常的例会一样,先听取各个项目的进展,接着通报过去一周影视作品的点播情况。  

金科长的点播量再次下滑。  

上一周,第二集,播放量是250万,行业排名第20。  

这次,数据下滑到了180万,行业排名30开外。  

明眼人都看出了,这部剧彻底完了。  

在第一集雄起后,迅速滑落。  

滑落的痕迹其实从第二季下半段就可以找到,从那时候起,这部剧的点播量就在下滑。  

第三季虽然意识到问题,针对性地弥补了,但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这部剧的口碑坏了,玩梗,打擦边球,在经历第一季的新鲜感后,观众不再买账,只剩下油腻、恶心的标签。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戏骨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三集迎来大爆发。  

在经历过去一周的大讨论后,小戏骨的关注度飙升,全网热度达到70,比金科长最高峰时的66.18还要高几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