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51那一剑斩出的新世界(1/4)
第253章251.那一剑斩出的新世界(求订阅)
一根线,两个人。
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府。
但人间地府,却已被人皇那煌煌一剑斩断了联系。
李元再也看不到阎玉。
可每天,他的点数还在增长。
这根线遥遥地将他和阎玉连在一起。
而这又是何等漫长的一根线?
人间地府断了若有上帝视角,便可发现新死的灵魂不再沉入地下,而是往不知何处轮回去了。
地府,已然远去。
宛如李元穿越前那个世界听到的关于“绝地天通”的故事。
不周山断了,天就飞走了;人皇燃尽一切的出剑,地府便飞走了。
可阎玉呢?
阎玉怎么样了?
李元需要去找到证据,来证明阎玉胜了。
哪怕他见不到阎姐,却也想知道她在彼岸活的很好。
他需要一个证明,才能心安,才能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
肉田,开始消散。
曾被冰雪冻住的山河,缓缓解冻。
曾被黑暗荒芜的田野,开始有光。
沙地被风吹去,逐渐露出其下的黄土。
虽然这些都只是一点点点,但一切都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新登基的姬贺也忙碌了起来,他只是登基的时候耍了花招,但不代表他就是个对治国一窍不通的傻皇帝。
事实上,人皇严格,两个儿子哪有差的?
只不过赢氏自以为大局在握,所以大意了,在赢山行被赐毒酒,人皇下遗诏后,更是沉浸在悲喜两重天里;
但鹤家却是极尽卑鄙,将太子那句话添油加醋、极尽扭曲,从而在暗中煽动了不少武者,然后在那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完成了翻盘。
能登基的,从来未必是能力最强的,品德最好的,大局在握的,而是在那一天里最疯狂又最冷静的。
而看似用卑鄙手段上位的,却也未必会成为荒唐君王,不过成王败寇而已。
这位新皇果然未曾对赢家赶尽杀绝,因为他知道赢家杀不了;所以他一边安抚星王一系,一边统揽军权,又一边开始头疼农耕的事
他打开国库看了看,发现其中堆满了血金,魂铁,妖兽肉,却唯独少了粮食。
他去外了解了下,发现外面的粮食如今有价无市,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姬贺顿时头大起来,他不是皇帝的时候,这些事儿完全不需要他操心,可现在这些都是他的事了。
但山河解冻、永夜回移这些事儿让他感到了一点希望。
于是乎,减税、养民的一系列政策便开始配套发出。
而姬贺也开始思索那一夜的先皇到底做了什么,可无论是什么,却必然和现在这种好转有所关联。
这让他对先皇的恶感慢慢退去,至少终于愿意承认“这是个了不起的皇帝”。
一年
两年
三年
四年
时间飞逝。
百姓们看到贫瘠的土壤里生出了稻谷,看到枯木旁的老树上结出了果实,他们泪水盈眶,欢呼雀跃。
而武者却惊骇地发现原本一直在扩张的肉田停止了,甚至有某些地方出现了些微萎缩。
大量的武者争先恐后地东渡。
两年一度的空舟接人变得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人为了一个登舟名额大打出手。
大周土地养出的强者,宁可挤破头去仙域做炮灰,也不愿再留在这片土地上。
碧空如洗。
云朵飘着。
三月杨柳风里,有麻雀在振翅飞过,而一只不那么文明的麻雀却从半空投下了一坨黑漆漆的东西。
那东西呈抛物线远远儿落在了一辆载着柴火的牛车后头,又“啪”一下落在了一个大男孩的额头上。
大男孩还没反应过来,脑门就黑了一片,湿乎乎的东西顺着鼻梁往下流淌。
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人各有不同,有男孩女孩,也有少年少女。
可同样的是,这些人都穿着粗布衣裳。
他们是乱世里失去了家人的孤儿,但却又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而之所以能形成,完全是因为因为如今在御车的那个老者。
老者白发苍苍,双目时常显着沧桑。
凝视远处,好像枯花,死水,沧海,深渊,深邃又没有半点激情。
但就是这个老者将这些本是濒临死亡,本是各处落难的孩子一个个拉了回来,又凑在了一起,虽说没有吃上什么好东西,但总算是教会了他们谋生的本事,比如如何打猎,如何做买卖,如何和那些老爷打交道。
这些孩子都喜欢叫他“李老爹”,因为“老爹”只说他姓李,其余却什么都没说。
但孩子们却都隐约有着猜测。
这位李老爹,一定也曾是个武者,说不定都有六品了,更说不定还是中京那地儿下来的。
中京的老爷们和他们活的就不是一个世界。
李老爹肯定是混不下去了,这才来到外面。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老爹是他们的爹。
他们喜欢李老爹。
不仅因为李老爹救了他们,还因为李老爹毫无保留地教导他们练武,打猎
只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老爹为什么不愿定居,而是在四处寻找着什么。
也许是亲人吧?
众人如此想着。
“李老爹,黑子脸上被下鸟屎了!”一个女孩大声嘲笑着。
那额上落了鸟屎的男孩“啊啊”地叫了起来,然后在众人笑声里用手刮去了那黑乎乎、湿漉漉、臭烘烘的东西,又摔到渐去渐远的黄泥道上。
旁边又有个少年道:“黑老弟,你这运气可真是好,今天怕不是要遇到什么好事咯。”
还有人喊道:“老爹,我们去哪儿?”
再有人说:
一根线,两个人。
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府。
但人间地府,却已被人皇那煌煌一剑斩断了联系。
李元再也看不到阎玉。
可每天,他的点数还在增长。
这根线遥遥地将他和阎玉连在一起。
而这又是何等漫长的一根线?
人间地府断了若有上帝视角,便可发现新死的灵魂不再沉入地下,而是往不知何处轮回去了。
地府,已然远去。
宛如李元穿越前那个世界听到的关于“绝地天通”的故事。
不周山断了,天就飞走了;人皇燃尽一切的出剑,地府便飞走了。
可阎玉呢?
阎玉怎么样了?
李元需要去找到证据,来证明阎玉胜了。
哪怕他见不到阎姐,却也想知道她在彼岸活的很好。
他需要一个证明,才能心安,才能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
肉田,开始消散。
曾被冰雪冻住的山河,缓缓解冻。
曾被黑暗荒芜的田野,开始有光。
沙地被风吹去,逐渐露出其下的黄土。
虽然这些都只是一点点点,但一切都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新登基的姬贺也忙碌了起来,他只是登基的时候耍了花招,但不代表他就是个对治国一窍不通的傻皇帝。
事实上,人皇严格,两个儿子哪有差的?
只不过赢氏自以为大局在握,所以大意了,在赢山行被赐毒酒,人皇下遗诏后,更是沉浸在悲喜两重天里;
但鹤家却是极尽卑鄙,将太子那句话添油加醋、极尽扭曲,从而在暗中煽动了不少武者,然后在那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完成了翻盘。
能登基的,从来未必是能力最强的,品德最好的,大局在握的,而是在那一天里最疯狂又最冷静的。
而看似用卑鄙手段上位的,却也未必会成为荒唐君王,不过成王败寇而已。
这位新皇果然未曾对赢家赶尽杀绝,因为他知道赢家杀不了;所以他一边安抚星王一系,一边统揽军权,又一边开始头疼农耕的事
他打开国库看了看,发现其中堆满了血金,魂铁,妖兽肉,却唯独少了粮食。
他去外了解了下,发现外面的粮食如今有价无市,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姬贺顿时头大起来,他不是皇帝的时候,这些事儿完全不需要他操心,可现在这些都是他的事了。
但山河解冻、永夜回移这些事儿让他感到了一点希望。
于是乎,减税、养民的一系列政策便开始配套发出。
而姬贺也开始思索那一夜的先皇到底做了什么,可无论是什么,却必然和现在这种好转有所关联。
这让他对先皇的恶感慢慢退去,至少终于愿意承认“这是个了不起的皇帝”。
一年
两年
三年
四年
时间飞逝。
百姓们看到贫瘠的土壤里生出了稻谷,看到枯木旁的老树上结出了果实,他们泪水盈眶,欢呼雀跃。
而武者却惊骇地发现原本一直在扩张的肉田停止了,甚至有某些地方出现了些微萎缩。
大量的武者争先恐后地东渡。
两年一度的空舟接人变得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人为了一个登舟名额大打出手。
大周土地养出的强者,宁可挤破头去仙域做炮灰,也不愿再留在这片土地上。
碧空如洗。
云朵飘着。
三月杨柳风里,有麻雀在振翅飞过,而一只不那么文明的麻雀却从半空投下了一坨黑漆漆的东西。
那东西呈抛物线远远儿落在了一辆载着柴火的牛车后头,又“啪”一下落在了一个大男孩的额头上。
大男孩还没反应过来,脑门就黑了一片,湿乎乎的东西顺着鼻梁往下流淌。
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人各有不同,有男孩女孩,也有少年少女。
可同样的是,这些人都穿着粗布衣裳。
他们是乱世里失去了家人的孤儿,但却又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而之所以能形成,完全是因为因为如今在御车的那个老者。
老者白发苍苍,双目时常显着沧桑。
凝视远处,好像枯花,死水,沧海,深渊,深邃又没有半点激情。
但就是这个老者将这些本是濒临死亡,本是各处落难的孩子一个个拉了回来,又凑在了一起,虽说没有吃上什么好东西,但总算是教会了他们谋生的本事,比如如何打猎,如何做买卖,如何和那些老爷打交道。
这些孩子都喜欢叫他“李老爹”,因为“老爹”只说他姓李,其余却什么都没说。
但孩子们却都隐约有着猜测。
这位李老爹,一定也曾是个武者,说不定都有六品了,更说不定还是中京那地儿下来的。
中京的老爷们和他们活的就不是一个世界。
李老爹肯定是混不下去了,这才来到外面。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老爹是他们的爹。
他们喜欢李老爹。
不仅因为李老爹救了他们,还因为李老爹毫无保留地教导他们练武,打猎
只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老爹为什么不愿定居,而是在四处寻找着什么。
也许是亲人吧?
众人如此想着。
“李老爹,黑子脸上被下鸟屎了!”一个女孩大声嘲笑着。
那额上落了鸟屎的男孩“啊啊”地叫了起来,然后在众人笑声里用手刮去了那黑乎乎、湿漉漉、臭烘烘的东西,又摔到渐去渐远的黄泥道上。
旁边又有个少年道:“黑老弟,你这运气可真是好,今天怕不是要遇到什么好事咯。”
还有人喊道:“老爹,我们去哪儿?”
再有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