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无所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巴尼从打击中回过神来,愣愣地看着纳基。  

只见纳基扫过每一个卫队兄弟,幽幽地道:  

“随着陛下的每一道举措…”  

“日子越发难过,前途越发无望,我们身为贵族的未来,更加黯淡。”  

泰尔斯吃了一惊。  

塔尔丁脸色微变,欲言又止。  

但不等他说些什么,早有预感的泰尔斯就急急催促道:  

“发生了什么?”  

纳基抬起无神的双眼,似笑非笑摇摇头,语气里尽是酸楚:“不知道啊…”  

“首先,量土令,我家族的封地因此急剧减少…”  

“耕地上的农户,则因为计户令而迁居城市…”  

他娓娓道来,眼神迷幻。  

“领主的手下官僚在清吏令颁布后威信尽失…”  

“我们的生活因编税令,拮据破产…”  

“领地和城堡里,我们不得不解散仆人军队以削减开支,母亲姐妹不得不变卖首饰贴补家用…”  

卫队囚犯们的表情越来越糟。  

纳基冷笑道:  

“讽刺的是,泥腿子暴发户们凭借金钱就能获得与我们相当的地位生活,但我们却连在自己的封地上提税渡过难关都是违法的…”  

“还有该死的定名令,把我们的爵位和职务分得清清楚楚…”  

“以及最后,随总诏令而来的迁居令…”  

只听纳基讽刺地摇头道:  

“六大豪门和十三望族,也许他们家大业大,经得起波折和损失,受得住国王的制裁,但是对我们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家族而言…”  

他痴痴地望着虚空:  

“就像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变了你曾经习以为常的幸福和安定,全部化作了灾难和动荡。”  

“您能想象吗?”  

“这个时候,出身贵胄,听上去就不再那么美好了。”  

习以为常的幸福和安定,化作了灾难和动荡…  

泰尔斯怔住了。  

纳基的话语很慢,但没有人打断他。  

他的语气颇有种自暴自弃的疲惫感,每说一句话,泰尔斯的脸色就沉上一分。  

刺杀,外敌,战争,阴谋…  

曾经,他以为这就是血色之年将要揭露的一切,但是现在看来…  

泰尔斯想起了老乌鸦希克瑟。  

以及他给自己上过的一课。  

胜与负。  

敌与友。  

这一刻,少年突然为之触动,  

血色之年,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一种冲突,一次矛盾,更不仅仅是双皇与灾祸们的恩怨。  

一切的一切,都融合在当年星辰王国的大熔炉里,无从逃脱。  

国王,国家,贵族,灾祸,政治,他们都绞在一起,在这个熔炉里相互影响,彼此纠结,难以分解。  

泰尔斯又想起那位让伦巴甚为戒惧的星辰“贤君”。  

闵迪思三世。  

一个奇怪的猜想漫上泰尔斯的心头,但很快被他摇出思绪之外。  

“我以前很奇怪,在人心涣散,大乱将生的时刻,为什么显赫强大如六位守护公爵,权势扎实如十三望族,他们面对陛下的命令都忍气吞声,沉默接受。”  

“但听了萨克埃尔的话,我似乎也懂了,”纳基弯起嘴角,对泰尔斯露出一个苦涩而无望的笑容:  

“当你看见站在陛下身后的,是家族里代代相传的恐怖灾祸的时候,也许你并没有太多选择。”  

纳基的神色黯淡下来,让泰尔斯的内心越发难受。  

“我不敢也不能去评判陛下,毕竟他是星辰的国王,他说什么我都必须遵从,何况他还掌握着如此不可抵挡的力量…”  

他越说下去,情绪就越是低沉,语气却越发痛苦。  

这让泰尔斯下意识地低下头。  

“但是,当我回到破败的家中,见到妻子变卖嫁妆,见到儿子忍饥挨饿,见到待嫁的妹妹面黄肌瘦,见到病床上的领主父亲一边向商人借债,一边无谓坚守着家族的最后一份贵族尊严…”  

纳基的字句满布沉痛,让许多卫队囚犯们都神色异常。  

泰尔斯没有说话。  

纳基回过神来,重新看向泰尔斯,眼神沧桑。  

“从我懂事起,父亲就这样教导我:纳基家族自贤君时代得到封地,我们效忠璨星家族,因为我们深知自己的地位来自王室的权力,子嗣入选王室卫队更是我们与王权站在一起,是我们忠心耿耿的象征,但是…”  

就像溺水者看着最后一根稻草一样,纳基热切而渴望地望着泰尔斯,眼中流露出的颜色,却像是濒死前的灰暗:  

“告诉我,殿下,难道国王不该保卫他附庸的利益和尊严,不该护佑他臣属的丰足与幸福吗?为什么我们越是对陛下忠诚,对王国忠诚,所获得的结局就越是…”  

纳基语气一滞,委顿下来,迷茫而疑惑:  

“究竟是我不够爱我的王国,还是我的王国不够爱我?”  

那一刻,心情酸楚的泰尔斯张口欲言。  

但他却什么都没能说出来。  

那一刻,地牢里的所有卫队成员,全都沉默了。  

纳基嗤了一声,浑身上下都被舍弃一切的释然所充满:  

“所以,在日复一日的迷茫和日见沉重的绝望里,当有人许诺我们以希望,有人告诉我们,这一切不过是国王的一时昏聩,不过是朝中诸君的鬼迷心窍,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次默然等待的时候…”  

他没有再说下去。  

另一边,坎农重新开始低低地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