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初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军大营。  

清晨寒冷,军寨之中弥漫着雾气。王翦独自一人,待在主将的大帐之中。  

帐外马蹄声匆匆,人员往来不绝,十分喧扰。  

王翦对着面前的沙盘,心中却始终冷静。  

这是与赵国边军第一次作战,也是精锐尽出的一战。  

随着日头上升,自交战以来第一份军报传来。  

“报,李信将军率领三千飞军,已经夺得赵军左寨。”  

王翦得报,手伸了出来,将沙盘上赵军阵垒最左边的一个营寨,摆上了秦军的兵棋。  

这是一场小的胜利,但对于秦军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秦军之中,拥有着许多优秀的将领与校尉,足以完成上面布置的战术。  

“报,王贲将军率领三千虎军,已经夺得赵军右寨。”  

王翦又将兵棋摆在了右面的寨子之上,不带一丝表情,始终冷静看着这一切。双方形势的变化,则在沙盘上完全体现。  

一个个军报传来,秦军在午时之前,基本上已经拔除了赵军在外围所有的据点。  

只是在此时,王翦的面色却开始变了,变得认真起来。因为他清楚,这个时候,李牧要反击了。  

大寨之中的士兵还未吃完饭,外面的军报已至。  

“报,李信军于沙板坡受阻。”  

“报,王贲军于十里沙遇赵军都尉奇,此时正在激战。”  

“报,赵军忽出奇兵,复夺松石谷大寨。”  

兵棋推演,自这一刻开始,便陷入了焦灼之势。在秦军的兵势深入之后,进入了李牧欲设战的战场时,双方便展开了拉锯战。  

两军围绕着赵军设立的第二线阵地,反复争夺几个关键的位置。  

直到日暮西斜,李信第一个回来。  

他看起来很是狼狈,不过血气激昂,很是兴奋。  

“上将军!”  

“战况如何?”  

“我军未克,看天色已晚,随退了回来。”  

王翦点了点头。  

“赵军左路阵垒岔路极多,赵军要比我们熟悉这里的地势,与之相对,要避免夜战,小心其夜袭。”  

“末将明白!”李信感叹了一声,“赵国的这数万边军还真是厉害,我强攻了一日,对方纹丝不动。”  

“这还只是开始。”  

王翦刚刚说完,便听得一声急报。  

“报,赵军边骑至十里沙,兵围王贲军。”  

“我去!”  

李信听完,立刻站了起来,却被王翦挥手制止了。  

“关心则乱。对方将最为精锐的兵力围攻王贲,显然指着我们去救援,周围必有埋伏。”  

“那该如何?”  

“王贲的三千虎军皆是重甲,赵骑一时奈何不得。”  

王翦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天窗外,夜幕将至。  

“边骑尽出,对方后寨必定空虚,差不多了。”  

王翦仿佛早就料到了李牧会有这一招,不多时,帐外一声急报。  

“报,蒙武军奇袭赵军右路偏寨,烧毁其粮草物资若干。”  

“偏寨被袭,赵军必然慌乱。李信,你率领你的飞军立刻急行军至小莫道。赵军边骑若撤回,则伏而杀之;不撤,则趁势夺取小莫道旁赵军三连寨,焚而毁之。我要让赵军最为精锐的边骑,今夜无家可归,无草可喂。”  

王翦一言,杀意毕现。  

“诺!”  

随着李信再度出营,夜渐渐深了。不少秦军的将校也陆续返回,聚集在了大帐之中。  

至亥时,外面人马再度涌动。李信与王贲从外走了进来,脸上满是笑容。  

“上将军,赵军边骑回救,被末将在半道伏击。我们内外夹击,赵军大败。末将还顺道烧了赵军的三连寨。”  

王翦本是缓和的面容一变,看向了李信。  

“不对!”  

“上将军,你说什么?”  

“以赵军边骑的战力,若是选择保小莫道的三连寨,虽有损,但必不至于大败,断不可能既失人又失寨。”  

王翦忽然变得紧张起来,重新看向了沙盘,却听得王贲在旁言道。  

“若这支骑军不是赵军边骑的主力,那他们的主力会在哪里呢?”  

王翦在沙盘上寻找着,赵军可能攻击的目标,忽然想到了什么。  

“运粮队!”  

此时,李信与王贲和一众将校都围拢了过来。  

“从井陉押送过来的粮草将至,赵军缺粮,一定是盯上了它。”  

秦军激战了一日,此时大部分的军队都缺乏体力。  

一众军队之中,李信的飞军是行动速度最快的,可此时,再让他急行军,也是强人所难了。  

现在所有的军队之中,只有蒙武军还有行动力与足够的战斗力。  

“传命,让蒙武军改道,救援运粮队!”  

“诺!”  

暗夜风大,长道之上,却是火光连绵。  

当赵秦两军最为精锐的骑军碰撞,双方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与意志。  

远离了战场的黑暗之中的一角。  

楚南公看着这一幕,缓缓而道。  

“李牧与王翦真是棋逢对手啊!”((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范增站在楚南公一旁,摸了摸胡子。  

“不过看样子,今日这一战,赵军要小胜了。”  

楚南公看着这一切,感叹了一声。  

“李牧的饵不是那么好吞的。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