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扩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海。  

天蓝云白,碧水一望无际。  

湖岸边,建立起了盐场,赵爽领地之中的民众正在忙碌着。就在不远处,牧帐连绵,一众羌胡骑军的首领聚集在了一起。  

“不行,这也太丢人了。”  

一众首领中,忽大头气势十分高昂。  

“让我们部落之中的儿郎去种田?不行,我忽阿不拉巴不提古多·维提维哈久木斤丢不起这个人!”  

“对,丢不起这个人。”  

随着忽大头一声,一众羌胡首领附和着。  

“不让我们抢劫,我们忍了;不让我们欺凌弱小的部落,我们忍了;不让我们随意处置奴隶,我们也忍了。可要我们去种田,这我忍不了。”  

忽大头大喝一声,周围充斥喝彩的声音。  

“好,忽统领,我们愿意推举你为统领。等会汉阳君来了,你一定要让他知道我们内心的呼声。”  

“你们就放心吧!”  

“我一定会让汉阳君知道这正义之言。”  

“汉阳君至!”  

一身黑色长服,戴着高冠,赵爽从帐外走了进来,与帐中一众披发左衽的胡羌首领画风迥异。  

“都在讨论什么,这么热闹。”  

赵爽一笑,径直走到了帐中主位,披着老虎皮的椅子上坐下了下来。  

刚才本是喧闹的帐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众胡羌首领低下了头,撺掇着忽大头。  

却见忽大头昂首挺胸,向前走了一步,张口欲言,却见赵爽的目光正巧看了过来,仿佛忽然失去了所有的勇气一般,腰也弯了,腿梆子也不直了,一张严肃的大脸上满是讨好的笑容。((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君上一路劳累,饭还没吃吧,我让一众儿郎去准备准备?”  

忽大头,你咱这么怂呢?  

说好的正义之言呢?  

一众胡羌首领心中埋怨着,却见忽大头扭着腰,小跑着正准备离开这里,赵爽在后挥了挥手。  

“不用这么麻烦了。”  

“好勒!”  

忽大头偌大的身躯一顿,点了点头,转过了身子,乖顺地如只猫一般。  

“我将你们召集至此,是为了安置你们部落的事情。”  

一众胡羌首领面色一变,却听赵爽说着。  

“我欲在此建立一支精骑,号为‘西海骑’,数量在三千左右。其人选,皆为你们部落之中精壮勇士,需娴熟弓马者。”  

一众人一愣,不是让他们种田么?  

忽大头不由说了出来。  

“可我们听到的消息,君上想要让我们和那些小部落一样,去种田啊!”  

“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让你们去种田。”  

忽大头心中欣喜,正想说些感恩的话时,却听赵爽说着。  

“你们也要会啊!种田这种技术活,也是你们能做的?”  

这种嫌弃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本是到了口中的话重新咽了回去,忽大头忽然感觉不香了。  

赵爽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盒子,打了开来,盒子里是一块形制特异的虎符。  

赵爽从盒子里拿了出来,举到一众羌胡首领面前。  

“忽大头!”  

“属下在!”  

忽大头和一众羌胡首领单膝跪了下来。  

“自此之后,你便是西海骑的首领。”  

“属下谢君上厚恩。”  

赵爽将虎符剖开,将半个交到了忽大头的手上。  

“以后,凭此虎符调兵。我会派遣几个主簿与骑将协助你。”  

“诺!”  

忽大头将虎符接在了手中,捧着跟个宝贝一样。  

赵爽说完,抬首看向了一众羌胡首领。  

“西海骑中,有三禁令十二斩。第一条,便是无虎符而私调兵马者,斩!尔等明白么?”  

一众羌胡首领互相看了看,随即都低下了头。  

“诺!”  

“此地部落众多,对我等有敌意更多。汝等在此开垦也好,放牧也罢,要约束部众,少生事端。”  

“我等明白!”  

昌平君府。  

曾经门庭若市的右丞相府,如今变得门可罗雀,少有人来。  

日暮西斜,昌平君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拿着竹简,看似在读书,可心思却不在上面。  

昌文君从外走了进来,步伐稳健。  

“大兄,燕丹那边已经在准备了。”  

昌平君手中依旧拿着竹简,面色不变。  

“在准备什么?”  

昌文君一愣,看着昌平君的样子,有些不解,却听着昌平君说着。  

“燕国的事情,我们两个秦国的封君怎么会知道?”  

昌文君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大兄,我明白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韩国灭了,下一个怕是赵国。而一旦赵国亡了,燕国亦不能自安。”  

昌平君说着,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如今,秦军的新军已经练成,而灭韩之战,也充分体现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与效忠王室的忠心。  

以前,秦军骁勇,可多多少少也要依靠各地封君的私兵力量。便如当年平定嫪毐之乱,其中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等人的私兵力量便起了很大作用。  

可现在,数十万秦军完完全全掌控在了秦王一人的手中。这支大部分由郡县兵组成的军队,却能爆发出强悍的战力。  

秦王临驭六合,虎视天下。  

而昌平君与昌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