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斯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儒家。  

桑海之滨,小圣贤庄。  

齐鲁之地儒学昌盛,小圣贤庄一向是儒家弟子朝宗之地。  

只是今日,小圣贤庄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大早,小圣贤庄便显得乱糟糟的。伏念站在藏书楼之前,作为一众儒家弟子的大师兄,在年轻一辈中可谓是威望甚高。  

“怎么回事?”  

颜路混在一众儒家弟子之中,并不显眼。可是有事,伏念还是第一个询问他。  

“大师兄,有人闯入了小圣贤庄,我们正组织人手搜寻。”  

难道又是跟上次的一拨人?  

伏念喃喃自语。  

“找到了么?”  

“师兄弟们在庄中找遍了,都没有发现来者的踪迹。”  

整个庄中都没有?  

伏念听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  

“尔等护好藏书楼。颜路,你随我去后山竹林。”  

后山竹林,乃是儒家圣人荀子闭关之地。伏念担心来者饶了师叔的清净,只是,当他们来到后山竹院的时候,却被一个小书童挡在了外面。  

“夫子在见客,吩咐众人不要打扰。”  

虽然心中奇怪,自己的师叔一向是遵守礼仪。这个不速之客,究竟是谁?  

“是!”  

伏念与颜路拱手一礼,向后退了几步。  

“师兄,这人擅闯师叔的后山竹屋,为何没有被赶出来?”  

伏念摇了摇头。颜路的疑惑,也正是他心中的疑惑。  

“师叔只是让我们不要打扰,那我们在竹屋外等候就是了。”  

竹屋之中。  

荀子之前,坐着一个戴着龙绡面具的男子。  

两人之间,放着一张棋盘。此时,两人正在对弈。  

棋到中盘,荀子看了一眼摆在一旁的墨眉,悠悠一叹。  

“当年我被鬼谷所诓,将你带在身旁,教授三月。而后庞煖出山,我急匆匆赶回齐国,以防儒家有变。本在功成之后,想要带你回小圣贤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你终究走上了别的路,成为了墨家的巨子。”  

“列国纷争,齐国闭境自守,固能安乐。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一方土地上静下心来读书的。”  

荀子一笑。  

“也是。我自己的徒弟都一心想要在这一方天地之中纵横捭阖,又遑论是他人?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徒弟如何?”  

“李斯尚好,不过韩非却有大麻烦。”  

将子放在了棋盘上,荀子显然有些忧虑,这一子有失水准。  

“世人都希望生于公侯之家,富贵荣华一生。奈何,对于韩非来说,这反而是一道枷锁。”  

赵爽并没有抓住这一处破绽急攻,却是将攻势放缓。  

秦国攻赵失败后,韩王看不清形势,听信了赵使的言论,意图背弃与秦国的盟约,与列国合纵。  

只是,赵国虽然连接获得了两场大胜,但是国力凋敝。与秦国的两场大战,并不是赢在国力上的比拼,而是武安君李牧的微操上。  

此时的赵国不要说合纵,便是守护好国门,尚且艰难。  

秦军伐赵失败之后,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正好此时,韩王跳了出来。于是,秦军便将本来伐赵的部署转换成伐韩。  

赵国有李牧,韩国有么?  

大将军卫庄刚刚辞职,不少韩军的精锐都跟随他而去。韩王眼见形势恶化,军中无将,赵国无力支援,便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韩非的身上。  

韩国的使者快要踏破韩非上卿府的大门,希望通过他在秦国的影响力,改变秦国伐韩的部署。  

“麻烦是麻烦,不过解决起来也很简单。”  

“哦?”  

荀子抬起了头,看向了赵爽,似乎有些疑惑。  

咸阳,韩非府。  

“九公子,难道您在秦国身居高位,就真的忘了故国了么?”  

韩非面前,韩国的使者涕泗横流,让人有些不忍。  

“秦军的前锋已经至我韩国国境。二十万大军,只要咸阳一令,便会攻韩。而我军,根本无力抵抗。这泼天大祸眼看便至,韩国存亡就在公子一念之间。”  

“怎会如此?韩国有十数万大军,为何会无力抵抗?”  

“卫庄这贼子,临走之时,带走了大量的军备、财宝。大量的白甲军精锐,有负王恩,都随着这贼子而去。”  

韩非叹了一口气,正想要说什么,却听得府门外传来一声巨大的响动声。  

“怎么回事?”  

韩非看向了院外,却见一个巨人,缓缓而来。而他的肩膀上,还坐着一个妙龄女子。  

“你们?”  

韩非正在奇怪流沙的人怎么会来,他身前的韩使却是大惊,拔出了剑,并吩咐一旁带来的两名侍卫。  

“保护公子。”  

“放心,他们不会…”  

韩非的话还没有说完,正见无双鬼抄起了一根木棍,砸了过来,将韩使与两名侍卫砸晕了过去。  

好吧!  

韩非看着昏过去的韩使和满院的侍卫,终于不得不承认了,他们会。  

“赵爽想要做什么?”  

焰灵姬坐在无双鬼的肩膀上,笑容魅惑。  

“九公子可不要误会,这事可和汉阳君没有任何关系,乃是韩国与百越之间的恩怨。”  

“你以为我会信么?”  

“不管九公子信不信,今日我等都要将你带走。”  

便在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本是五彩的空间,被灰色所充斥。  

“看来你们想要抓我,没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