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殷商子受帝太后(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殷都朝歌,帝宫内,鹚喙宫。  

“帝后,帝和众臣又在大殿上吵起来了,您看,是否要过去劝劝。”  

乔木刚醒没多久,连一口茶水都还没喝上,宫殿外就有一女官匆匆而至,微低头颅,小声的说道。  

“他们又为什么而吵?”  

乔木虽然不知道现在的具体情况,但还不至于不知道说什么话。  

当即就很直接的问道。  

“太尹希望帝位能选贤选长。  

由子启在未来继承帝位,不过卿事和太宰都反对,认为子启殿下虽长非嫡,应该由子受殿下继承未来帝位最为合适,亦最循祖宗法!  

帝乙正在为难。  

百辟百官也有支持或反对。”  

那女官继续低头回复着。  

乔木一听就觉得她提到的两个名字有点熟悉,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到在哪曾经听说过,只觉得熟悉:  

“罢了,我就不去了。  

你等出去让我歇一会吧。  

也让我琢磨琢磨回头怎么劝。”  

因为乔木暂时还没有接收原身的记忆,所以,倒也不好太过插手这事,只能先找个借口缓缓再说。  

“说来也是,子启子寿都是您的孩子,不论谁称帝,对您而言都是无所谓的事,您去插手反倒不好。  

说不定就让哪位与您生份了。  

我等先行告退。  

有事劳烦您招呼一声。”  

边上女官听了乔木的话,也表示理解,回应了两句,便退下了。  

在她看来,两位争夺帝位的帝子都是帝后的孩子,帝后要是过去的话,无论偏袒哪个都不好,都会让另一个心生不满甚至生出怨恨。  

所以,还不如不管为妙。  

而此时,乔木却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还有庶嫡之分,不过,她也没纠结多久,在周围女官都退下之后,她就赶紧躺到铺着几张熊皮的硬木床榻上,开始装睡和接收原身的记忆。  

然后,过了半个小时。  

乔木才满脸震惊的再次睁眼。  

这一次的原身还真是一个史册不留名,但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  

怎么形容呢?  

妲己是她儿媳妇。  

帝辛,纣王,是她亲儿子。  

微子启微子衍也是她儿子。  

而之所以微子启微子衍两个人是庶子,而子受是嫡子,主要是因为原身生微子启和微子衍的时候还不是帝后,那时的帝后另有旁人。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  

子启和子衍只能算妾生子。  

而原身生子受的时候,原来的帝后已经死了,原身也被破格升为了帝后,所以子受出生就是嫡子。  

虽然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公平。  

明明都是同父同母。  

却有了庶嫡区别。  

但这却也证明了宗法的严苛。  

在殷商朝,神权和祖宗已经融合为一了,神就是祖宗,祖宗就是神,而宗法也跟神权融合为一,祖宗定下的规矩就是神定下的规矩。  

因此,在殷商朝,宗法是凌驾于其他任何法律之上的,就连帝王想违背宗法,那都得想方设法,甚至于假借祖宗托梦,才可能改变。  

如此一来…  

同父同母分庶嫡也很正常。  

通过原身的记忆,乔木她已经大体了解到了原身的生平和愿望。  

原身身份并不高,出生自一个很小的诸侯家,就是八百诸侯的那种小诸侯,与其说是诸侯,不如说是村长,大体统治面积比后来的一个村也大不到哪去,因为地位比较低,所以连姓都不能有,只有名。  

名字叫虹。  

这也是这时候的常态,这时一般来讲只有大贵族才有名,有姓。  

小贵族能有名就不错了。  

普通平民奴隶连名都没有。  

彼此称呼只能以物指称。  

比如石头大树什么的,这还是平民,奴隶,连以物指称都没有。  

诸侯上献女子是很正常的事。  

有的是想搏一搏。  

有的就是按规矩来。  

原身便是被她父亲上献给帝乙的,因为容貌不错,所以原身在后宫当中的地位也还算可以,虽然不至于特别的霸道,但也没什么人欺负,同时还顺利的生了两个孩子。  

那两个孩子便是子启和子衍。  

正好帝后无子病亡,后宫其他嫔妾生下来的孩子都没有长子子启来的聪慧,帝乙为了让子启继位的名正言顺一些,所以,特地把原身升格为帝后,因此,原身之所以能够成为帝后,那完全是母凭子贵。  

本来如果只这样的话。  

那就没后面那些事了。  

可是谁知道,原身在成为帝后之后竟然又怀上了一胎,并且生下了子受,这下子麻烦事就来了,根据祖宗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  

后出生的子受。  

才是最符合宗法的继承人。  

朝堂上的矛盾就因此而来。  

帝乙本身是有点喜欢子启,并且想让他继位的,这一点通过子启的名字也能看得出来,子启子启。  

他名字叫启啊。  

启意味着什么?  

夏朝虽然是大禹创建,但是真正名义上的第一个帝王,是夏启。  

这本身就是帝王之名。  

帝乙给自己的长子起这样一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  

但是现在有祖宗宗法在。  

即使他想,那也难以对抗朝堂当中绝大多数的大臣,和贵族们。  

三公大臣只有太尹跟他站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