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加考一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印如山岳,灵压震千里。  

便是在百里外的王城主战场,正斗法的群妖与众仙,也被这突然出现的大印吓了一跳。  

但不等他们看清楚,大印便凭空消失,只留下了还在震动的大地,以及那座方形城池外无比干净的天空。  

群妖惊惧;  

众仙默然。  

“先天灵宝?”  

“不,感觉不像,好像是普通灵宝,没有先天道韵。”  

“别是有什么高手在旁。”  

“今日都已打到了这般地步,咱们已是要得手了!各位,快些出手吧!”  

原本在云中躲藏的几头天仙境老妖,此刻也显出本体,开始冲击下方大阵。  

大印出现后,王城外的大战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  

仿佛此地藏了什么极为珍贵之物,哪怕一旁出现了这般威胁,众妖也未立刻遁走。  

那几头老妖冲击护城大阵的同时,也不忘远远探查大印出现之地的情形;  

可在这些老妖的感知中,那里并无高手。  

它们此前派出那虎鹰鱼三妖,只是为了分散万云峰仙人,更容易攻破王城的护城大阵。  

而此刻,虎鹰双妖歹命,那头鱼妖正被七八名仙人围攻,身形摇摇欲坠。  

老妖们扫了眼这座方形城池,目中满是狐疑。  

与此同时。  

李平安正蹲在女墙后,表面十分淡定,道心泛起了滔天巨浪。  

没有一丝法力消耗!  

刚刚引动那只大印,他没有消耗半点法力!  

只是微微招手,就让他体会了一把什么是移山填海之能!  

那只大印展开时,通体若白玉,存储着浩瀚的灵力,大印之内仿佛有一方世界,而大印上方则是分层级雕刻着山河湖海、峰峦仙境。  

单单只是宝物之威,就能轻松砸死准真仙实力的大妖;  

这如果是天仙、金仙来催动这方大印,岂不是可以轻松横扫全场?  

怪不得炼气士都喜欢灵宝,一件灵宝所带来的战力加持,何其巨大!  

当然,道境才是根本,没有道境就没有寿元,也就是云中子大佬炼制的后天灵宝才能有如此威能。  

‘之前在古籍上看到过类似的大印…’  

李平安努力回忆,很快就想到了古籍所描述的,黄帝之师广成子手中那一方宝印。  

番天印?  

这不就是古籍中有记载的番天印吗?  

也不对。  

传闻中的番天印,是由不周山的一部分山体炼制而成,天仙磕一下就死,金仙碰一下就糟,威能远在他刚刚用的这枚大印之上。  

但看着确实太像…  

李平安突然挑眉,哑然失笑。  

他差点忘了,今天带自己过来的这位老前辈,有一门神奇的‘专业技能’。  

云中子,天地间的最强炼器仙,神话故事中的顶级赝品大师、咳,顶级‘私人订制’大师!  

刚才他所引动的那只大印,必然就是番天印·私人订制·三次体验版了。  

可惜只能借用三次。  

李平安抬头看向空中,对着空中偷偷拱手,又发自内心地竖了大拇指。  

云上藏身的云中子眯眼笑着,抬手抚须。  

此地三妖已除,又有第四头大妖取死,考试已经圆满完成。  

云中子正要将李平安带回,一名万云宗元仙匆匆进了护城大阵。  

云中子见状,倒也不介意多等一会儿。  

那元仙呼喊:  

“平安!你有受伤吗?”  

“高煦执事!”  

李平安连做手势,邀这位执事一同蹲下,传声道:  

“多谢执事挂念,我没事。”  

名为高煦的高阶执事,是个白面无须的中年汉子,身形壮硕、个头不高,手中一把长剑还滴答着妖血。  

高煦仔细打量了李平安几眼,轻轻松了口气。  

高煦执事问:“平安你怎么在这?怎么还戴个面具?”  

“这是祖师给我的历练,把我送过来抗击这些妖物!”  

李平安低声道:  

“我怕别人认出我来,抓了我去威胁我父亲,所以小心点比较好。”  

高煦神色一凛,忙问:“祖师可在此处?”  

“应当是在的,”李平安看向南边的乌云,“祖师应该是在暗处,跟妖族那边的高手对峙。”  

按理说,这是妖族与人族之战,像空鸣师祖这般人族老年热血战士,定不会置身事外。  

更别说云中子还在一旁闲逛。  

唯一能解释空鸣道人此刻不得现身的原因,就是妖族一方也有金仙境高手在暗中躲藏,双方正在对峙。  

李平安又想到了刚刚偷袭自己的巨鳄。  

除妖有风险,没印需谨慎。  

那头巨鳄鱼也是实惨,大印直接在它口中涨开,相当于用它浑身最弱的区域,硬接云中子最得意的几件宝物一击。  

高煦目中满是感慨,低声道:“平安,若非你来了,这一城凡人怕是要遭灾了。”  

“说起这,”李平安问,“执事可知,这些妖物为何突然袭击此地?”  

“此前我们抓住了一头大妖,将它用真火烧的只剩下残魂,逼问出了一点东西。”  

高煦叹道:  

“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混蛋,竟在西洲之地造谣生事,说临正仙朝之中藏了人族气运龙脉之密!  

“他们说,临正仙朝王族乃上古轩辕氏的一支,也是如今轩辕氏血脉最纯正的一支,可以开启人族埋藏气运龙脉的陵墓!  

“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