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崭露头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彩云峰上雷声轰鸣,翻涌的灵气波痕化作了吹向四面八方的狂风。  

四方炼气士哑然无声。  

两名真仙早已冲到台上,将那已昏迷的弟子王宰志护住。  

这两位真仙老妪也是神情复杂,自有些不敢置信,抬头注视着缓慢落下的李平安。  

此刻,李平安体内空空如也,法力几乎断流,元魂萎靡不振。  

但他依旧表现的颇为淡定,左手抬在身前、右手背负身后,有一种自内而外散发的优雅从容之感。  

道道视线注视着这个不过凝光境的年轻弟子,四面八方开始出现些许议论声。  

他们都亲眼目睹了李平安是如何赢的。  

也正因是亲眼所见,所以更觉不可思议。  

修行不过三年;  

以凝光境修为掌握了门内仙术秘法,甚至还能登堂入室、随心施展;  

将符箓之道与阵法相结合,掌握了颇为复杂的符阵之道;  

还有那威力绝强的数百法器同时自爆之法…  

这是何等的悟性,才可在三年内做到这般程度?  

在如今的东洲修行界,评断一名炼气士的潜力,首重资质、再重气运、次重悟性;  

倒不是说炼气士的悟性不重要,而是因炼气士修行路上能遇到的瓶颈五花八门,受多重因素影响,已经有太多所谓‘天资聪颖’‘悟性惊人’的炼气士,因为一个道理想不明白而钻了牛角尖,陷入了自身之瓶颈。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悟性比气运更加玄乎,久而久之,也没人敢吹嘘自己悟性惊人。  

而现在,群仙众道注视着李平安的身影,感触良多、赞叹不绝。  

只是凭纵云幻形和符阵这两门‘手艺’,李平安的修为抵达元仙之后,就能有挑战普通真仙的斗法实力。  

而李平安最后施展出的那个奇怪招式,撒出去数百件法器直接引爆,似是将阵法和御器术完美融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此刻,善炼器者与善阵法者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看到了一条,此前并未出现过的‘路’。  

台下,牧宁宁瞧着李平安的身影,目不转睛、心海放空,嘴角微微上扬。  

剑云峰剑修顾倾城喃喃道:“好贵的一击。”  

李平安已落在台上,低头看着昏迷的王宰志,对着两位真仙拱了拱手,抬手将一旁滚落的宝塔摄入手中。  

这仙宝级宝塔品质确实不错。  

他看向台下,将宝塔直接扔了下去。  

牧宁宁正对着自家师兄兄出神,见师兄扔了個东西,下意识就伸手接住。  

李平安笑道:“请清絮师叔帮你祭炼下,东西不错。”  

言罢,李平安对着台上真仙、台下裁判依次拱手,飘回了自己原本的位置。  

“师兄…”  

牧宁宁本是想说这宝物太贵重,却被周遭师姐师妹的眼神围攻,直接闹了个大红脸,忙将那宝塔捧着送去清絮真仙处。  

各处云台响起了赞叹之声。  

裁判高声宣读:“本场比斗获胜者!清素仙人门下李平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的议论声更嘈杂了些。  

有仙人忽然喊道:“凡事殿未免太偏心!给一个小弟子这么多法器和秘法!”  

微炎子直接跳了起来,大喊一声:“贫道以性命担保!那些法器都是平安小友自己炼制!引爆法器的秘法是平安小友自己领悟!贫道当年亲眼所见、亲身示范!还被炸坏了七八件袍子!”  

周围顿时响起了哄笑声。  

那名喊话的仙人只得讪笑,对着微炎子拱拱手,不再多言。  

李平安这边刚盘腿打坐,一缕传声就钻入了他耳中,却是颜晟长老在提点。  

“稍后将你那引爆法器的秘法,交一半给门内,自当为你请功。”  

李平安凭空拱手,算是应下了此事。  

‘交一半’这三个字很有讲究。  

颜晟长老的意思,是让李平安向门内贡献一门秘法,但这般秘法不必全拿出来,不想被其他人习得就可以自行隐去关键部分,重要的是‘主动上交所创术法’之事。  

李平安吞下两颗丹药,刚想快些恢复法力应对接下来的赛程,忽然感觉一旁有道幽幽的视线。  

顾倾城正神情复杂地看着李平安。  

李平安不明所以:“怎么了?我脸上受伤了?”  

“此前竟是你让了我,你这般本领,便是合真境的那几个师兄师姐过来,也赢不了你啊!”  

顾倾城满脸郁闷,倒是没藏什么心事。  

李平安笑道:“这般招式,短期内只能用一次。”  

“为何?”  

李平安看了眼自己主储物法宝中放着的,那数十件圆环状储物法器,叹道:  

“我就这点家底,刚才全用了,这些法器都是我自己炼制、积攒了两年,平时哪有那么多宝财和时间。”  

“也对,伱这招损失确实大,用在切磋斗法确实吃亏了。”  

顾倾城的道心平衡了许多,又皱眉道:  

“这个王宰志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了什么丹药,竟这般针对你?他平日里也不是这般的,人虽嚣张跋扈,但不至于这么失礼。”  

这弟子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  

李平安刚才看到了那位毕长老在观礼台拂袖而去的背影,道心颇为爽利。  

爽利归爽利,李平安心底却已开始思量,如何化解来自一名内门长老天仙炼气士的‘威胁’。  

莫易副掌门小团体威胁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