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初悟剑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近的天气,可谓是起起伏伏。  

这才刚停了不到几日的雨,今日又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搞得王朔暗暗心道,怕不是前世调侃的有人渡劫了吗?  

而在野兔沟树林睡觉的王朔,此时也是睡眼朦胧的下了树来,打雷了下雨了,不要躲在树林啊!  

前些时日,钱鸿昌差孙泽喊王朔去了趟浩轩宫,在钱鸿昌的帮助下,将剑灵融入了阳玄剑之中。  

王朔看着扑天的雨势,暴雨成边,天边的雷霆闪烁,迅猛异常,像是在天空劈下了一道道痕迹。  

说起痕迹,心中好像想起起了什么,对了,前次听师叔说天罡峰有一座剑痕碑,可助人领悟剑势,宗门之人到了领悟剑势之时,皆可前去参悟。  

正好现在闲来无事,便去看看吧。  

随后一转方向,往天罡峰而去。  

————  

王朔走进天罡峰,运气真气笼罩全身,雨水向四周滑落。  

随后打量起来,发现这天罡峰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发现,就只见前方有一座巨大的宫殿,而且是极其巨大,占地约莫几千米。  

王朔虽然心中震撼,却不曾停留,迈步走进了宫殿内,当看到宫殿内的景象时,他惊呆了。  

这是一处十分空旷的宫殿,一个高达数十米,长达几百米的巨大石碑文树立在宫殿中央,在石碑周围盘膝坐着一群修士,他倒是都不认识。  

当然这不是令王朔震惊的真正原因,真正令王朔震惊的是这块巨大的石碑上布满了一道道极长极粗的剑痕,这些剑痕纵横交错,一直从石壁的这一头直到另一头。  

王朔大致数了一下,一共有八十一道。  

这些剑痕之上皆是散发着凌厉无比的气息,而且越是往里走,那些石壁上的凌厉气息越强。  

王朔只是向着几十米外的一道剑痕看了一眼,心口就如同被劈上一剑一般,整个人震飞出去,一口鲜血喷出。  

“这…这到底是什么人留下的剑痕?怎么会这么恐怖?”王朔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留下这这些剑痕的人实在是太过强大了,王朔只是单纯的看了一眼,就被这剑痕上散发出来的气势所伤。  

可想而知,在这石碑上面散发的气势到底有多恐怖?他知道这气势估计就是剑势了!  

王朔深吸了一口气,使出剑意,艰难的走到了石碑跟前,伸出手去摸了摸那第一道剑痕。  

而此时在场有些人都睁开了双眼,看了王朔一眼,怔了半晌,便又闭了起来。  

而顿时他的手就感觉到一股凌厉的剑势从剑痕中传来,划破他的手指。  

“好可怕的剑势。”王朔心中震惊道。  

这块石碑完全就相当于一名剑势境剑修在手把手教学,若是能够参悟这上面的剑痕一丝一毫,自己恐怕也能领悟剑势。  

王朔此时都恨不得将这块巨大的石碑给搬走,这样他就可以随身携带,慢慢参悟上面的剑势了。  

然而这块巨大石碑,显然是整个北斗仙宗的至宝,想要搬走这一块石碑,除非他能吊打整个北斗仙宗,否则不可能做到。  

王朔微微惋惜,心中一阵遗憾。  

就在王朔惋惜之时,突然神情一顿,脑海传来一道影像!  

影像中一个人身后背负着漆黑长剑,腰背挺直,每走一步都铿锵有力。  

边走边道:“何为剑?剑之一途,即为杀伐一途,一剑在手,便是无法无天,而且心中有剑,落叶飞花即为剑,剑一出,那便见血、方可归鞘!”  

随即画面一转,这人在随心而舞剑,每刺出一剑,都是以柔克刚,杀伐果断的凌厉寒芒,剑光四散,这一剑剑的舞动,身旁便出现了恐怖的剑道风暴。  

这风暴便是无数柄闪着黑色光芒的长剑,围绕在他的身旁,每一剑之上,都有恐怖的毁灭剑威,让人无法呼吸,周围的空间变得扭曲。  

那道人影盘膝在这黑暗的虚空之中,整个空间仿佛由他主宰,接着徐徐开口道:“聚集剑势,观望万物,万物有其势,此势一出,便是以柔克刚,以弱克强,或剑走偏锋,以迅疾刚猛之势压倒万物,此为剑之势,剑势即为万物,剑势即为天,剑势即为本身。”  

“嗡!”  

王朔脑海一片混沌,随即双目睁开,眼中精光一闪。  

“这便是剑势吗?  

还早得很呐!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睡觉而求索!  

感慨完之后,王朔便出宫殿,往剑元宫而去。  

就在他出门之后,离剑痕碑最近的一个中年人睁开了双眼,眼中剑光闪烁。  

他似有深意的看了王朔一眼,道了一句:“好强的悟性和资质!不知是哪一峰的弟子。”话落便又闭上了双眼。  

————  

而到了剑元宫的王朔,则是躺在床上喝起了小酒,不过这躺着躺着,喝着喝着,思绪又想起了那道人影所说的话,有了些许意动,随即翻起身往院中走去。  

时间缓缓过去,王朔都不知道自己在院中待了多长的时间。  

此时他的剑意和他这个人就像是一把即将要出鞘的利剑一般。  

终于,他睁开了眼睛。  

“我明白了!”  

王朔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缓缓站了起来,手握阳玄剑,然后缓缓一震,剑意爆发,飞星剑法施展开来。  

“我的剑势不仅是凌厉,也不只是潇洒,它不是任何剑法能够束缚的!”  

“我的剑势,不应该被任何剑法所束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