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剑灵现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落萧萧风寒夜,静谧盈香玉晨曦。  

细雨斜风达秋寒,寂寞清秋空留青。  

此时的北斗仙宗已经进了深秋,但花草树木依旧郁郁葱葱,迷迷蒙蒙的细雨,在整个北斗仙宗之内,编织了一层层迷迷蒙蒙的雨网。  

远处的山峰,近处的花草树林,都在蒙蒙细雨当中,看不真切了。  

走廊下,雨水落在地面上,溅下了朵朵雨花,远处,雨中,有珍禽飞快掠过。  

王朔从来不是什么多愁善感之人,自然不会生出什么愁绪。  

此时淅淅沥沥小雨下的剑元宫院子里,王朔便在雨中练习着剑术,他这兴头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搞起来了。  

院内有一棵大树,在剑招带动引起的剑风之下,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往下飘落,有时候一片连着一片落下,有时候数十片叶子一起落下,当空飞舞。  

王朔随意的练着基础的剑术动作,到他这个地步,剑法的招式已经不是多重要了。  

此时他阳玄剑在雨幕和树叶之中,穿过来刺过去,斩上去又挑过来,剑忽然归鞘又拔出,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练着。  

王朔随意一剑刺出,轻微的穿刺声响起,阳玄剑似是成了一个烧烤签子,十几片叶子被刺穿,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和僵硬,似乎轻灵了许多。  

闭上眼,王朔回味着刚才那一剑。  

一剑刺穿十几片叶子不算什么,他很早就能做到,但是其中的过程却是有区别的。  

在方才刺穿叶子的霎那,王朔有一种错觉,仿佛与叶子接触的不是剑,而是他的身体,他的皮肤。  

这就是人剑合一境界么?  

已经是巅峰剑意了吗?  

巅峰剑意是一个很高的剑道境界,当达到这一境界,人和剑已经成为一体,因此巅峰剑意又被称作人剑合一,这之后则是进无可进,需要领悟剑势了。  

当然,人剑合一亦有高低之分,王朔目前不过才堪堪踏入这个门槛,或许等他继续修炼一段时日,才有希望掌握这个境界。  

睁开眼,王朔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其实,早在半年内自己就已经摸到了一丝巅峰剑意。  

得益于自己不停的挑战云青两州武林宗门的高手,剑术的领悟已经极深,剑术境界已经到达了一个极为可怕的地步。  

前几日,他已经去找了钱师叔,向他请教了关于剑势境的剑理,师叔告诉他,每个人领悟的剑势,都有不同!  

而他现在要面临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剑势到底是什么。  

是阴柔?  

是沉重?  

还是潇洒?  

是快?  

还是凌厉?  

王朔很迷茫,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剑势到底应该是什么样。  

他主修的剑法是飞星剑法,重在力量和速度,讲究一击必杀。  

当时钱鸿昌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便对他说:“领悟剑势,不是让你强行选择什么剑势,而是根据自己的心去选择,自己想要什么剑势,适合什么剑势,而不是看什么剑势威力大,就去选择什么剑势,这一点很重要。”  

“否则的话,就算你能侥幸领悟剑势,对以后剑心之境的领悟,也是大不利,如果不剑势不合自身,怎么悟心?”  

王朔浑身一怔,钱鸿昌这一提醒,令他如醍醐灌顶。  

原来,是这么回事!  

————  

这几日的王朔,一边用灵石提升修为,一边习练着剑术,偶尔练习练习遁术和符篆之法。  

今日,王朔刚修练完正打算去睡会,门外却响起了郑逸的大嗓门,“三师兄!你修炼完没有啊。”  

他没有理会,只是撤掉了禁制,过了一会郑天逸便推门进来,后面跟着方运和孙泽二人。  

三人进门,见王朔躺在床上,一副葛优瘫的样子,郑逸便开口道,“六师兄,今天难得大家都没事可做,不如去那祁函峰上玩玩?我在那发现了些东西。”  

王朔这几日来都窝在剑元宫,也没怎么出去,此时郑逸这一说,他倒是想出去了。  

好吧,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个俗物,大大的俗物。  

好几天没怎么好好吃东西了,自己是应当考虑一番,出去吃些什么了。  

抬起头望着充满希冀的三人,他点点头道:“好啊,走吧。”  

此时的北斗仙宗,雨停了已有两日了,各个山峰之上人流量达到了高峰值,处处都有人影。  

祁函峰靠近后山,这一片能吃的妖兽,基本早前都被他们扫荡得差不多了,大概也就野兔沟里的养殖场还有点搞头。  

毕竟后期几人是有所克制的,有意控制捕捉数量,给足了修养生息的时间。  

王朔三人跟在郑逸后头慢慢地走,鼻端满是雨后泥土厚重的气味,夹杂着的灵气浓郁得让人想把空气全都吃进肚里。  

难怪天下人都对洞天福地趋之若鹜,如此宝地,灵气的确是比凡间充沛许多。  

只可惜灵兽没有几只,前些年都被他们几人薅秃了。  

这么走了半晌,一个能吃的都没遇见,倒是和不少人擦身而过。  

王朔三人有些无语,他们不是来满足口腹之欲的,而是来郊游的吧!  

然而郑逸似乎并不觉得无聊,看上去还挺享受的,脚下一刻不停径直往上走,时不时还弯下腰在地上鼓捣些什么。  

这厮肯定有事瞒着他们。  

王朔皱起眉,“我说郑胖子,咱们这是往哪去?”  

郑天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