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万相劫形(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谷青玉的想法很简单,黎又救过自己太多次,且杀死自己的机会也有太多次。  

哪怕将来这个人要杀他,他也不在意。  

但现在,他需要去找到自己的部下,需要更多的力量。  

在高塔外的超长时间生存挑战,让五九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可五九很清楚,接下来要去的那个地方,也许非常危险。  

灯林市。  

回忆起与灯林市有关的那次探险,五九还记得那是白雾主动申请出塔,为了让自己从刘暮变为恶堕的悲痛中早点恢复过来。  

五九双拳握紧:  

“我想好了,黎又,这段时间的一路相伴,我已然将你视作为我的朋友,我对朋友,历来坦荡磊落。而且我需要力量,你呢,恰好拥有力量。”  

“而且我就算死了,也对你不会有太大影响,这样我也没什么顾虑。”  

最后这句话让黎又有些心动。  

她原以为谷青玉顾虑的,应该是这种主宰关系,却不想,他的顾虑竟然是担心他的死亡会影响自己。  

“你真不后悔?”  

“不后悔。”  

“行,谷青玉,你的要求我也答应你了,这些人类我不在乎,但我会说到做到,将他们带向高塔。”  

黎又的手触碰到五九的眉心,扩散的仪式就此开始。  

塔外,以及雾外。  

随着巨大的高塔与石碑出现在了人们视线里,这忽然降临的奇观,引得无数胆大的人前来围观。  

有人将其看做某种外星建筑,是一种星际入侵。  

也有人认为这是上天显灵。  

高塔的出现,引发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人类的围观与触碰,高塔被某种奇异的能量所保护着,常人很难靠近。  

但高塔外的石碑,却因为有人触碰而消失。  

这些消失的人,进入了高塔内部。  

当返回轮盘能够直接在雾外回到高塔的时候,也意味着高塔能够直接通过石碑抵达雾外。  

宴自在和谢行知很快派出了大量的调查队伍,通过白色石碑寻找高塔的位置。  

最终,他们真的找到了这个位置,也因此,在人群大量涌入高塔之前,在人们还不敢确定高塔就是躲避末世的建筑前,石碑外有了驻守者。  

调查军团的成员实力自然强过普通人,谢家的科技武装更是拉大了与普通人的差距。  

由此,前往高塔的石碑建立起了防线,之前进入高塔的那批雾外人种,如果没有符合宴自在和谢英杰还有秦纵和王珏这些统治者共同建立的标准,便不予收容,全部遣返。  

而被遣返的人,从高塔内回到了高塔外,如果放在一年前,这些人肯定是看不上高塔的,但是如今——他们觉得高塔就是天堂。  

于是乎很快的,高塔是乐园,是净土,是避难所的消息传开。  

全世界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向高塔,一切都像极了七百年前。  

高塔现今的统治者,宴自在谢英杰也很清楚,他们要开始扮演坏人了。  

末日人文电影里的“一个都不能少”,在接下来的浩劫中,是不存在的。  

真正的浩劫降临,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第二件大事。  

通过谢行知的不懈努力,总算从零号口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方舟的线索。  

得知了黑雾最早是被方舟撞破。  

方舟无比巨大,犹如海上的城市,能够轻而易举撞毁岛屿。  

而方舟的领袖,和白雾交情不浅。  

宴自在认为,如果和方舟取得联系,也许将来能够让人类多一些选择。  

同样的,方舟势力的人听说高塔出现,也开始驱动巨大的方舟前往高塔所在的地方。  

文灏,乃至方舟里无数船员,都很希望能够见到高塔。  

他们早已进不去高塔,但所有人都很清楚,高塔是他们的执念。  

当初游轮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见到高塔。  

于是除却无数涌向高塔的人类,第二股势力——方舟势力,也开始往梅南进发。  

高塔势力与方舟势力的联系也在这一刻建立。  

第三件大事——恶堕潮出现。  

高塔不会永远出现,随着扭曲浓度不断升高,一旦超过了某个值,高塔也会消失。  

那些身处于扭曲顶端的井字级怪物们,都很清楚一件事,如果这次错过了进攻高塔的机会,那么就将永远错过进攻高塔的机会。  

而那个始终藏在幕后的棋手,井一,终于指挥着大量的恶堕,开始冲撞高塔。  

浩浩荡荡的怪物大军,规模可以说是黑金岛和黄泉进攻百川市时的数百倍,这些无尽的恶堕全部涌向了高塔。  

目的只有一个——摧毁高塔!解放高塔最顶端的怪物,迎来真正的,扭曲降临的时代。  

这些恶堕大多数是雾外世界的人类所变,但也有少部分恶堕,是来自农场的精锐战力。  

溪云子,黑桃K,梅花K并没有参与进攻,他们的任务并不是进攻高塔。  

但这并不意味着,进攻的怪物里——没有k级的恶堕。  

农场有很多很多,虽然农场主只有一个。  

人类,方舟势力,高塔势力,恶堕势力,全部汇聚向梅南的某处——高塔的所在。  

无数命运的碰撞即将到来。  

但这个世界,有两个人却前往了灯林市。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参与到这场高塔漩涡中来。  

与黎又建立了某种契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