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国情设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二,中国并没有丰富经验的液晶产业工人。  

这种生产经验可不可以锻炼出来呢?  

可以,但是需要成本。  

用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产线,去不断试错,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几名工人?  

这个代价,有谁付得起?  

后世几家成功的液晶巨头,其转折点都在于成功地招揽了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晶东方招聘的是韩国人,tcl招聘的是台湾团队。  

lcd如此,晶圆也是如此。  

后世那个价值15亿美元的光刻机,是为了中国国情设计的吗?  

但我们没有选择!  

社会舆论上有话语权之说,在科技界就没有了吗?  

同样道理,光电现在的这套工艺,完全就是为了当前的国情量身定制。以大量的人力,来节约设备造价及难度。  

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产线,就是被美,日拿去,他们也无法经济生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