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后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  

赵盈抬手拢了拢藕荷色的氅衣,书夏见状才把一直捧在手心的小手炉送了过去。  

她没接,听见了身后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书夏掖着手又退到一旁,挥春是先她一步转过头去看身后来人的。  

就着月光和宫道两旁的长信宫灯发出的光芒,看清来人的时候,挥春眉心就蹙拢了下。  

又是沈明仁。  

赵盈仔细想想,她也有日子没见到沈明仁。  

沈明仁近些时日很安分。  

安分的有些出奇。  

不过赵盈也欣然接受。  

他不作妖,对赵盈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不过今夜很显然他是见她离席,又跟出来的。  

挥春下意识想要往她身前挡,被赵盈按在手上一下,把人给拨开了。  

沈明仁似乎是真的有了分寸,并没有太过于靠前,站定之后也拱手做了礼:“今夜殿中歌舞太平,殿下却好似兴致不高。  

臣知道跟着殿下出来,殿下恐怕不喜,原本只是想远远地跟着,若是殿下真有不快之事,说不定臣能为殿下分忧一二。  

没想到还是惊扰到了殿下。”  

鬼扯。  

他脚步声那样重,根本就没有刻意放轻,她又不是聋子,何况入了夜之后四周本就静谧,更容易听得见有人尾随所发出的声响。  

赵盈噙着笑,又退了半步:“小沈大人还是那样关心我,不过这些日子小沈大人是病了吗?连早朝也不常去的。  

这阵子到了年下,内府司送了好些东西出宫,我库中堆的满满当当,前儿宫里的小内监还送了些补药到司隶院,我本来想着送到阁老府上给小沈大人,又觉得阁老未必接受我的好意,索性也就算了。”  

她一面说着,目光游移时已经把沈明仁这个人打量了一番:“不过我看小沈大人面色红润,不似病了。  

那是家中有事?”  

她一车又一车的话,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沈明仁也跟着笑了笑:“前些日子家母病了,我在家中侍疾,朝中虽也出了几件要紧事,但同我没太大的关系,父亲便说索性留在家里陪着母亲比较好。”  

他提步上前,赵盈没动,挥春越发皱眉。  

沈明仁恍若未见:“其实也瞒不过殿下,父亲是怕我为殿下而甘心搅和到这浑水里去,所以索性不叫我上朝的。  

之前福建案子闹的那样大,说要派钦差往福建去查案,我是真想替殿下走一趟的。  

还有再往前那清河崔氏的丑闻,杨润哲之死,这种种事情,我想殿下一定累坏了,身心俱疲。  

只是奈何父亲几乎将我禁足在府中,我实是帮不上殿下分毫。”  

他缓了口气,长舒出一口气的时候肩膀跟着抖了两下:“殿下观臣面色红润,臣却瞧着殿下心事重重的,实在为殿下担忧。”  

赵盈眯了眯眼:“小沈大人心里惦记着我,我就已经很欢喜了。  

至于说朝中这些事,其实你看,我也并没有事事亲力亲为。  

何况人家讲船到桥头自然直,山道车前必有路,这总有办法解决的。  

我起初也觉得心烦意乱,后来也想开了。  

朝廷不是我的朝廷,出了这么多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为臣者食君之禄,人人都该为君分忧,小沈大人说呢?”  

她分明是话里有话。  

至少沈殿臣一心所想,就并非是为君分忧。  

从一年多之前的刘家一直到现在,朝中每每出了事,沈殿臣什么时候下意识要解决麻烦了?  

沈明仁想了想:“殿下对家父还是不满的吧?”  

赵盈也不跟他装腔作势,当即嗤了声:“小沈大人和阁老是亲父子,这话你不该来问我的。  

阁老是内阁首辅,权势熏天,饶是今日的我,立足于朝堂中,对于阁老也总要忌惮三分,敬重三分,你说是不是呢?  

我说我对他不满,回了家你们父子两个关起门来说话,这些话你转头就说给阁老听,往后在太极殿上,阁老岂不是更要为难我?”  

“殿下实在是多心了,难道从去年起,我的心意——”  

“永嘉。”  

赵承衍淡漠清冷的声音是从右手边传来的。  

那里本来是有一小片竹林的。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想的鬼点子,从竹林中辟出一条小路,曲径通幽,尽头处接着一大片红梅林,景致格外好。  

赵盈不知道赵承衍是什么时候退席的,更不晓得他是何时从那边钻出来。  

反正他打断了沈明仁接下来要表明的心迹。  

赵盈顺势望去,月色下沈明仁那张俊美的脸果然黑了一瞬。  

只是等到赵承衍背着手立于二人面前,沈明仁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常。  

他甚至恭恭敬敬的见了礼,请了燕王殿下安。  

赵承衍连多余的眼神都没分给他一个,冷声只问他:“你不在席间,乱跑什么?方才皇上给各府邸赏年菜,今年你们家得了两份,还有一道是额外嘉奖你,为你头前几个月陪着永嘉一起到扬州府走那一趟辛苦。  

你父亲谢恩时左右寻不到你,你却追着永嘉跑到这儿来。”  

说这样一番话的时候赵承衍更像是个慈爱的长辈,对沈明仁的态度都好了许多。  

沈明仁自己也愣了下,而后竟是无言以对。  

赵承衍摆手叫他去:“快回去吧,我跟永嘉还有话说。”  

沈明仁是心不甘情不愿转身离去的,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