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受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没再问,沈明仁的事儿也像是不了了之。  

但就目下这个情形来看…  

“就算你不打算嫁他,也少不了与他虚与委蛇,你想和他做朋友,不把他推到赵婉和姜家身边成为你的敌人,总得给他一些好处,才能谈得拢啊。”  

宋乐仪苦着一张脸:“元元,你这是在玩火。”  

薛闲亭就快回京了,他那个要命的性子,知道了这事儿,也有的闹腾的。  

“他说出这样的话,姜家和赵婉知道了,这念头自然也就断了。”  

姜承德可没那么好说话的。  

沈明仁的那些话,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尤其前些日子沈明仁对此事分明没有二话,私下里面也见过,嘴上什么都不说。  

结果呢?  

现在话锋一转,说这种话,置姜承德于何地呢?  

就姜承德那个性子,沈殿臣还想和姜家维持一种微妙的平和,那可比登天还要难。  

沈家做不了姜家的朋友,来日姜承德眼中他们就算敌人。  

敌人的敌人自然是朋友。  

就算她长久冷着沈明仁,这道理却不会变的。  

沈明仁被训斥了。  

云逸楼的事情就那么散播开来。  

起初没掀起什么波浪,过了大约有三五日,议论渐次多起来,惊动了不知多少人。  

参沈明仁的折子还是宋云嘉上的。  

其实那天宋怀雍怀里也揣了一本奏折,也是参奏沈明仁的,只是宋云嘉动作比他快了一步,他的那本奏折就没再呈送昭宁帝面前去。  

昭宁帝在太极殿上听闻此事,面色黑透了,当即就把沈明仁骂出了太极殿,如此还不算完,连带着沈殿臣也落了个教子无方的名声。  

金殿上训斥完了,又下旨责罚。  

沈明仁官降一品,禁足家中一个月,沈殿臣罚俸一年。  

这人可算是丢大了。  

一时间朝臣更议论纷纷。  

本来就是小儿女的情爱之事,何况赵盈十四了,明年就要行及笄礼,怎么不能谈婚论嫁?  

沈明仁怎么也算是名门之后,就算出身上矮了薛闲亭一头,也不至于不配尚主。  

要真是郎情妾意,那不是佳偶天成才对吗?  

但看昭宁帝这态度…  

永嘉公主何止是他掌上明珠而已啊。  

人家表个白,就得官降一品,连沈殿臣都被训斥教子无方,这分明就是心头肉。  

那沈明仁要从皇上心头剜走一块儿肉,可不是得倒霉吗?  

外面闹的沸沸扬扬,沈家更是没个消停。  

沈殿臣请了家法,把沈明仁按在家祠里好一顿打,那架势恨不得把人给打死似的。  

他在气头上,没有人敢凑上去劝,沈明仁被藤条抽的皮开肉绽,几次差点儿昏死过去,却死也不肯改口。  

沈殿臣气性渐消时,看着儿子身上一片血肉模糊,竟也无动于衷:“对对对,你说的很对,就算你死了这条心,改了这个口,也不中用了!”  

藤条抽在身上是极疼的,更何况沈殿臣真是下狠手,把人往死里打。  

但沈明仁年轻,身体底子也不错。  

这会子趴在地上,脸上虽没什么血色,额间也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就连鼻尖上也滚落三两滴,但总算还能勉强撑着,也还能说话。  

沈殿臣居高临下,一开口就是阴阳怪气。  

沈明仁心口抽抽的疼。  

这就是他的生身之父。  

他的所作所为,令沈家蒙羞,更令他蒙羞了。  

所以要打死他,恨不得打死他。  

沈明仁差点儿没冷笑出声,好在还能保持理智,知道不能再激怒沈殿臣,不然他或许真就没命活着了。  

他缓了好几口气,开口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声音极低,为着身上伤处时不时传来一阵痛感,偶尔还会断了声音:“父亲是最明白的人,一味地要我改口,要我认错,我却不知道,父亲希望我认什么错呢?”  

沈殿臣果然还是被他给刺激到,一抬手又是一藤条抽下去。  

沈明仁倒吸口气:“父亲今天就算打死了我,事情也已经这样了。  

我同殿下说的那些话,是覆水难收,更何况现在闹上了太极殿,闹到了皇上面前,您就算打死我,皇上不也觉得您教子无方吗?”  

沈殿臣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他是内阁首辅,当然算是天子近臣。  

昭宁帝近些时日对他的疏远,虽然不至于全都摆在明处,但他自己是能真切感受到的。  

无论是亲批司隶院事,还是几次殿上驳了他,再到这回为了这种事情连他一并罚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的确是教子无方,早知你如此不堪,当年我就不该把你接回京城,也省的养你到如今,竟然养成个祸害。”  

他咬牙切齿,抬手又要再打,真就是为了泄愤解气而已。  

沈明仁眼底的温度全褪去了:“那不然父亲打死我?”  

他偏着头,努力的抬眼去看:“父亲与其打死我,在这儿后悔接了我回京,倒不如想想,此事如何善了。”  

沈殿臣高高举起的手,终究是轻轻放下,手上的藤条也没再落到沈明仁身上去。  

沈明仁微合眼,其实还是暗暗松了口气的。  

真再抽他几藤条,他这一身的伤,用不着昭宁帝禁他的足,他不在床榻之上养上个一年半载,恐怕是好不了了。  

“太后当日要为殿下选驸马,本就极中意我,不然集英宫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