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事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四十七章事定第二日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  

赵盈起得很早,雨滴从屋檐滴落下来,在她屋前台阶下砸起旋涡。  

太极殿上升了座,文臣武将又散朝去。  

薛闲亭是跟着赵承衍一起回的燕王府。  

赵盈到前头去见赵承衍时,看见他一身朝服未曾换下,端坐在赵承衍下手处,眉心一拢,唇角微动,却只是上前端了礼,掖着手往薛闲亭对面坐下去,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旁的一概没有多问。  

赵承衍看看她,再看看薛闲亭,摸了摸鼻尖:“你跟他说,少到王府来见你,免得惹我心烦?”  

赵盈喉咙一紧,讪讪的笑了一嗓子:“是怕扰了皇叔的清净。”  

赵承衍眼皮一翻:“那你们在外头商议朝堂事,就不怕隔墙有耳?”  

她一怔,旋即又望向薛闲亭,见他颔首,心下了然。  

于是微叹一声:“那天是意外,而且朝中事我是在他的别院…”  

“元元,我在教导你,小心隔墙有耳。”  

赵盈呼吸微顿,垂下头,须臾闷声应是:“我记住了。”  

赵承衍似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撩了朝服下摆站起身,背着手踱步朝外去,从赵盈身旁路过时脚下微顿住,在她面前稍站定:“你们说话,我去换身衣服,说完了话到书房来找我。”  

他仿佛没兴趣掺和小孩子之间的这些事,又好像他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知道,冷眼旁观,甚至在不违背原则时,也肯纵容一二。  

这令赵盈多少受挫。  

薛闲亭缜着脸,观她面色不虞,心中越发沉闷:“我总觉得你特别在意燕王的心思和看法。”  

赵盈心下略惊。  

他总是这么敏锐。  

她别开脸去:“我这不是住在燕王府吗?寄人篱下,当然要在意皇叔的看法。”  

薛闲亭白她一眼:“你只管胡扯吧。”  

他不轻不重的哼了声,点点扶手,试图拉回赵盈的目光,等她重看过来,才继续说:“皇上已经准许我往西北,点了晋王殿下同行,还有户部、刑部并工部大小官员十三人,特意说明了以我为主事。”  

这也在意料之中。  

他身份贵重,晋王殿下是昭宁帝庶出的兄弟,先帝在的时候,压根儿也不看重这个儿子。  

赵盈记得先帝多子,不过后来都叫昭宁帝屠戮的差不多,余下的都是些不成器的,稍出色些的,都没活下来。  

那位晋王殿下原行十六的,年纪还小,先帝驾崩前都没给他册立王爵。  

他如今这个王爵还是昭宁帝登基之后册的,又不像赵承衍这样,管着宗人府,位高权重。  

那正经就是个富贵闲人,平素只管招猫逗狗,绝不插手朝事的。  

点他随行坐镇倒还可,要叫他出面主事,恐怕不行。  

赵盈面色沉沉,也看不出喜怒来。  

薛闲亭眼珠一滚,大概猜到她心中所想:“皇上还点了刘铭先同行,他是唯一一个,身在御史台,却随行的官员。”  

赵盈脸上才终于有了喜色。  

薛闲亭无奈摇头:“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左佥都御史赵廷辉上了道折子,说太后上了年纪,本该颐养天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不能叫赵澈养在未央宫中。”  

赵盈嗤笑了声:“御史台的这些人,一天到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什么都要咬上一口。”  

“却也未必不是刘寄之的手笔。”他执盏吃了口茶,“现在皇上金口一开,他儿子非去西北不可,要是再不能把赵澈带回嘉仁宫,刘家这次岂不是栽了个大跟头。”  

他一面说,又欸的叫赵盈:“我母亲前几天进宫去给太后请安,见太后的确是精神不济,从前从没见过太后这样,照此下去,御史台那些人死咬住不放,恐怕你想把赵澈留在未央宫是不能了的。”  

可太后就算精神不济,也并不是因为身边养着一个赵澈。  

她是心力交瘁,才会拖垮了精神,要靠御医院开方子拿药养着精神。  

赵盈心情复杂,不知道该怎么跟薛闲亭解释太后近来的不适。  

她苦笑着:“那没什么,父皇本来也没打算让澈儿长久的待在未央宫。”  

薛闲亭一挑眉:“听你这意思,皇上是另有安排?还是你另有安排的?”  

“父皇想让孙婕妤抚养澈儿,但我也不瞒你,这也是我最初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  

薛闲亭腾地站起身,猛然吃了一惊:“看样子你早就做好了准备,不单单是前朝,连后宫也在你的盘算之中——你让我自请往西北,后宫中就扶持孙婕妤。赵盈,你就一点也不知道害怕吗?”  

赵盈掀了眼皮斜过去一眼:“你好像很吃惊的样子,我却实在不知道,我应该怕什么?”  

“自然是怕…”薛闲亭有些不知道如何同她说。  

他们这样的人,长了这么大,根本就不知道怕这个字怎么写的。  

从来受宠,地位尊崇,小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渐次长成也照旧我行我素。  

而赵盈,只会比他更甚。  

“算了,横竖你高兴就好,反正就算真有什么,皇上疼你,不跟你计较,旁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他缓缓又坐回去,一时沉默无语。  

偏偏赵盈最了解他不过,看他那副神情,分明就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只是难以启齿。  

她来了些兴致:“你还想跟我说什么?”  

“再过五日我要启程往西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