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语成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四十章一语成谶三日后早朝,便证明了赵盈的担心,不无道理。  

这事儿要说起来也算是巧。  

赵承衍一向是看心情上朝的,隔三差五的去,反正也没人管他。  

自从西北的事情闹开,他越发关起燕王府大门不见人,更别说上朝去。  

但这日他早早就起了身要去上朝,又吩咐了长亭留在家里伺候赵盈。  

赵盈在王府住了几日,他发现小姑娘也并没想象中那样娇滴滴,养的金贵的女孩儿却不矫情,吃的用的虽也挑剔,但总不至于过分,是以便觉得养个女孩儿也没那么难,多上些心就成,两个人相处起来倒也不错。  

结果等到他下了朝回王府的时候,赵盈正打算出门。  

他问过长亭人在哪儿,知道她又要出门,就打发长亭去把赵盈给叫住了。  

彼时赵盈已经上了三进院后的甬道,人都快到侧门了,长亭是一路跑着过来的,一阵风似的,生怕追不上她。  

所以往赵承衍的书房去,赵盈心中惴惴不安,想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长亭才会火急火燎。  

等进了他书房,赵承衍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但赵盈仔细观察了一番,从他眼底看到了些厌烦。  

他在烦什么?  

赵盈试探着上前去,保持一定距离站在他书桌前,小声叫皇叔:“您今儿上朝去,这时辰应该才下了朝回来吧?您找我有事儿啊?”  

赵承衍抬了头看她,见小姑娘眼底写满了好奇,叫她去坐着说话。  

等到赵盈施施然落了座,他才打量她。  

果然是要出门的,可这样盛装打扮——  

小姑娘在他这儿住了几天,总是往外跑,他也不管,只是见过三两回,她都不算刻意打扮。  

他知道那是到侍郎府找宋乐仪去了。  

她好似也不是特别喜欢花团锦簇的热闹。  

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平日里没事就设个什么宴,请了三五闺中好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但自她出宫住进王府,一次也没请过别的人到王府来。  

就连今日散朝时候,周侍郎还凑上来问了三两句,他听着那意思,巴不得把他女儿送来王府陪着赵盈玩的样子,冷言冷语就打断了他的念头。  

“你要去哪里?”  

他可能是心情不好,语气比平日里更冷了些。  

赵盈确定她这些天极尽乖巧,绝对没有惹过他。  

她眼神闪了闪:“一早刘尚书府上派人来给我送了帖子,我想刘娘娘这些年养着澈儿,我既出了宫,于情于理,其实是很该到刘家去拜访,但拖了这么些天,还是人家先给我送帖子来,这才盛装打扮,以示隆重。”  

赵承衍眸中凛冽一闪而过。  

赵盈确信自己没看错。  

所以这是冲着刘家?  

赵盈心头一沉:“皇叔,你今日在朝上和刘尚书起了争执?”  

赵承衍正揉着眉心的手一顿,缓缓落下,又去看她:“怎么说?”  

“我看您好像有些不耐烦,还有些生气,但不是冲我来的,刚才进门跟您请安那会儿,我就见您眼底隐有厌烦。”  

赵盈正襟危坐,端正极了,字正腔圆,越发乖巧:“我说盛装是为了去刘家,您看起来更不高兴,所以我想,您大概是和刘尚书起了争执吧?”  

赵承衍眼角一缩,勉强有了些笑意,驱赶走了先前的烦躁。  

赵盈松了口气:“那我说对了吗?”  

“不是起争执。”赵承衍叫元元,听她茫然的啊了一声,他缓了缓声,思忖再三,尽可能轻声细语:“你上次跟宋云嘉说起西北事,是知道我不想去,那你有想过,此事该让谁去吗?”  

他循循善诱,大概是怕她受不住。  

可赵盈已然猜到了。  

她原本交叠着的手,此刻越发掐紧了,沉默不语。  

她不太愿意跟赵承衍说什么朝中事她不懂,她希望赵承衍看到的,是一个机敏聪慧的赵盈,而不是养在深宫人事不知的大公主。  

赵承衍叹了一声:“工部侍郎上折子,提议让赵澈去。”  

她一直不开口,赵承衍估摸着,她可能是猜到了,只好拿安抚的语气告诉她。  

果不其然,赵盈腾地一下站起身,小脸儿煞白。  

她起身的动作太猛了,脚后跟儿正好磕在黄花梨的椅上。  

赵盈倒吸口凉气,太疼了。  

她撑着扶手,抹去鬓边因疼痛而盗出的冷汗。  

赵承衍似乎想起身过去安抚,只是刚有动作,又坐了回去:“你也别急,你父皇没点头。”  

可是工部侍郎孙其,明面儿上应该是姜家的人——孙其金榜题名那年,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姜承德便正是他的座师,后来他平步青云,十年的时间升至工部侍郎,当然少不了姜承德的提拔抬举。  

“皇叔,我不懂,是姜阁老吗?”  

赵承衍盯着她看了半晌:“你觉得呢?”  

赵盈心中烦闷,她知道肯定不是,但话得拿捏着说。  

她缓了口气,捏着扶手的那只手,渐次收紧了力:“现在这种时候,您不愿意去,朝堂上争执不休,大皇兄身子弱当然去不了,如果要派皇子去,无非二皇兄和澈儿——”  

姜承德自然会保着外孙,不会让他以身犯险,但也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  

赵盈眼皮往下一压,生怕赵承衍看见她眼底的阴霾,佯装不知,尽可能平声问他:“孙侍郎是刘尚书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