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旷世大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激动地站起来,暗恼自己上了年纪连脑子都糊涂了。  

“江棠你好不容易来一次,我怎么把这件大事给忘了!”  

老亨利突然的话,让江棠和陆沉都不解其意。  

随后老亨利便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画室。  

江棠和陆沉都没想到还能踏进青史留名的大艺术家的私人画室,又哪里会有拒绝的道理,他们当即跟着老亨利,踏进屋子后面的小屋。  

这里是在房屋修建时,特地建造的单独画室,面积非常宽敞,几乎是刚才他们所呆着的客厅面积的四倍。  

在房间尽头,还砌了个玻璃阳光房,外面便是繁茂锦绣的花园,阳光房三面都是玻璃,可以给画画时的老亨利提供最全面的自然光线,也是他工作时最常呆着的地方。  

在这个宽敞画室里,墙上、地上、画架上,都摆满了不同的画作。  

有的是半成品,有的还只是线稿,还有更多的是随手作,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老亨利的作品。  

以老亨利现在在艺术界的地位和身价,就算是线稿拿出去,也能卖出好价格。  

但现在,它们只是被很随意地堆放在靠墙的位置。  

其实,从这些画放的位置,就能看出老亨利对它的态度。  

挂在墙上和放在画架上一定是老亨利最珍视的。  

挂上墙上的通常是完成作品,画架上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未完成部分。  

放在地上和靠着墙的,都是老亨利不大满意的,连倒在地上都懒得扶起来。  

里面也有完成品,但是老亨利的不喜表现得太明显,那些完成品的画布表面都是厚厚的灰尘,足以见得有多久没有碰过。  

而在这所有画作里,有一幅画作绝对是最宝贵、最受喜爱的——  

在画室中央,放着一个大大的画架。  

架子上靠着的画框,被白布蒙着,令后面的内容若隐若现。  

老亨利果然带着江棠和陆沉,来到最中间的画作面前。  

老顽童还故意卖弄关子:“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江棠:“是今年的新作?”  

上了年纪的老亨利,虽然精力不如以往,画作产出频率也远远不比巅峰时期。  

但他还是没有放下画笔,坚持隔年推出新的画作。  

现在看来,面前这幅就是了。  

据江棠所知,老亨利在华国采风的时候,收集到不少灵感。  

或许这幅最新画作,就是源自华国的灵感,也受到华国的影响。  

神秘兮兮的老亨利,总算愿意动手掀开白布,揭开最后谜题——  

那是一幅长约三米的巨幅油画。  

也是一幅包罗万象的旷世大作。  

江棠第一次来到这座宅子的时候,老亨利曾经给江棠讲过他的构思。  

他说他想要画出心中的神国,为此在寻找灵感,还希望江棠当他的模特。  

江棠先是委婉拒绝了当模特的邀请,因为她并没有这个时间。  

后来老亨利到华国,再次跟江棠提起时,江棠考虑之后答应下来。  

只是说,她恐怕不能成天呆在老亨利旁边供他参考观察。  

后来江棠整天见不到老亨利身影,以为他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没想到,最后这幅画作还是完成了,江棠也就在那油画里的神国当中。  

画里从左到右,依次是黑夜到白日,春夏到秋冬。  

在广袤无边的神国里,囊括着日月变幻、四季更替。  

缥缈云端里,垂眸俯视的女神就是江棠的模样。  

凤眼狭长,波光流转,披戴霞光,无悲无喜。  

身旁簇拥众神,或慈悲,或傲慢,或友善,或狡诈。  

女神抬起手,金光从她指缝跌落,落入泥土便是生命的来源。  

人类懵懵懂懂而起,从一无所知,到互相残杀,从和平,到战争,从祥和,到混乱。  

方寸画框里,竟然绘下了世间百态,就连画布上拇指大小的脸,也有属于自己的神情,讲述着他本人的故事。  

这是神国众神,是女神创世,也是芸芸众生。  

原来这小小画框里,竟然包括下了气象万千的大好世界。  

作为画中的主人公之一,江棠毫无疑问是画作上最显眼的存在。  

她也是世界上除了老亨利与他夫人外,第一位见证这幅传奇之作诞生的人。  

陆沉算是搭了江棠的顺风车,才顺道享了眼福。  

当他近距离看清楚画作模样的时候,简直比江棠还要震撼。  

甚至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呼吸力道重了,就对这样的画作有所损伤似的。  

“这画里,我感觉有敦煌壁画的风格。”  

“的确。”老亨利很满意陆沉的眼力,“我亲眼去过那里,近距离观摩过敦煌壁画的构图笔触,不得不说,那才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艺术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有很多东西我到现在都揣摩不透,只能勉强将明白的那点东西,融入我的画作里面,用我的方式表达出来。”  

老亨利说得倒是轻巧。  

但这世界上,能像他学到长处并贯穿自身的还有几个?  

越是成名的画家,风格越是固定。  

老亨利能在这个年龄做到这种地步,已经算是奇迹。  

更不可思议的是,以他的年龄和体力,竟然能这么短的时间里,创作出这样的巨幅画作。  

光是看里面神态各异的人物,就知道工程量多么浩大,也不知道老亨利是靠着怎样的毅力坚持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