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冬日战歌(十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位会长无须担心我们二人的立场问题。  

虽然我们以前有过很多的不愉快,但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二人还是懂得的。  

所以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哪一个,我们二人都会全力以赴的进行支持。  

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个人观点。  

对于神鹰帝国这一次突然发动的冬季攻势,我个人认为这是宁远精心策划的一场战争,其目的就是要将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全部占领。  

我为什么会有此观点呢?  

主要还是神鹰军对待缅甸的态度过于温和了。  

宁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十分的清楚。  

他贪财、好色、占有欲极强。  

他就是一个貔貅,向来都是只进不出的。  

只要有足够的的利益,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宁远将已经吃进肚子里面的东西给吐出来过的?  

以前从来没有过吧!  

所以我才会说他这一次对缅甸的态度太不像他自己了。  

可能在座的有些人对缅甸这个国家不是很熟悉,下面我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东南亚强国。  

缅甸盛产金、银和玉石,农林渔三产都十分的发达,那里盛产稻米,除了自销之外,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米出口国外。  

在游戏中,玉石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用处,但金银、木材和大米可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神鹰帝国前一阵子刚刚闹过粮荒,他们前线的军队都已经靠吃土豆来维生了,你们说宁远会放过一个可以产出大量粮食的缅甸吗?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宁远会选择趁机吞并缅甸,然后从缅甸和越南同时出兵去夹击老挝、柬埔寨和泰国。  

在灭掉这几个国家之后,神鹰帝国会以缅甸为跳板,在合适的时机对银都和孟加拉国发动进攻。  

可事实却是宁远在占尽了优势的时候选择了撤军,将所有占领的土地全都还给了缅甸的那个东吁王。  

要知道以当时缅甸那里的局势,神鹰军配合上那些被宁远忽悠过去的中立玩家军队,他们是完全有机会将缅甸给彻底攻占下来的。  

宁远为什么要将已经吃进嘴里的肉又给吐出来了呢?  

当时我们很多人都没能想通这一点,现在看来,他是想先安内然后再全力向外扩张啊!  

而这个安内,不就是要先消灭掉我们这些与其为敌的势力吗?  

从神鹰军能无声无息的攻占了大石王国,然后迅速杀入河南地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来看,这次的冬季攻势他们肯定是已经蓄谋已久。  

既然神鹰军是蓄谋已久,那么他们不达成目的肯定是不会轻易罢兵的。  

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了,因为神鹰军的战略目标肯定是将我们赶到长江南边。  

除非在座的各位不想要长江以北的这块土地了,否则我们就只能倾尽全力,与神鹰军决死一战。  

其实在开会之前,我就已经产生了要与神鹰军决一死战的念头。  

刚刚在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我便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既然是决一死战了,那战场肯定就是在豫东平原地区了。  

在我看来,南阳盆地战略纵深有限,那里并不适合成为第一战场。  

首先,南阳城距离伏牛山余脉另一侧的舞阳实在是太近了。  

一旦位于伏牛山隘口后方的方城失守,南阳城将会立刻遭到敌人的重点进攻。  

当南阳城遭到敌人的围攻时,我们是救还是不救呢?  

我们不仅会中敌人的围点打援之计,汉水也将会成为我们救援南阳的最大障碍。  

到时候敌人的骑兵可以随时攻击我们刚刚渡过汉水的军队。  

不救。  

随着南阳城的失守,整个南阳盆地很快就会被敌人给全部占领。  

到时候襄阳城将会成为抵御敌人的最前沿防线。  

在古代,襄阳城确实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但那是建立在人类冷兵器战争的基础之上的。  

在游戏中,不光有人族,还有很多其他的种族。  

汉水对于神鹰帝国的飞行军团来说毫无屏障作用。  

对于神鹰帝国的人鱼军团来说,汉水简直就是他们的主场。  

而且神鹰帝国还拥有着可以行云布雨的蛟龙战士军团。  

如果我们要是死守襄阳城,那么光是那些可以行云布雨的蛟龙战士就足够我们喝一壶得了。  

汉水对于普通地面军团来说确实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屏障,但对于神鹰帝国的那几支特殊军团来说,汉水将会变成他们的主场,将会变成他们攻击我们的可怕武器。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襄阳这座战略重城。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后勤补给基地。  

在豫东平原陷入战乱之后,我们在长江以北仅剩下的产粮基地就是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了。  

如果要是让战火烧进南阳盆地,那么不仅南阳盆地那里的农业生产会受到巨大影响,江汉平原上的农业生产同样也会面临着神鹰军的威胁。  

去年六月份宁远带着几十万只猴子入侵江汉平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还没有忘记呢吧!  

那些该死的猴子不仅让整个湖北几乎绝产了一季的粮食,还让很多原住民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如果让战火烧进南阳盆地,那么去年的悲剧很可能会在江汉平原上重演。  

因为我可以派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