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临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窗外的人龙景观,有滋有味的看了起来。  

他没什么想法。  

没必要。  

既然慈黉说他没所求,那陈知行就当他说的是真的。  

区区一个涅槃境的慈黉,如今亦然不配让他浪费念头去思考,更不配扰乱他的心境。  

至于说这种‘无所求,只求鞍前马后’之类的话语,就当他是真的吧。  

真又如何。  

假又如何。  

不过是人生之中的又一段风景,且走且看。  

这两年的江州城内算得上热闹。  

主要是时隔二十年,本应封山的紫薇陈家,又有一海外归来之人回到了这临江城,且还大张旗鼓的与这临江城内撑起了紫薇陈家的名号。  

陈万鸿,两千年前的无忧仙人,让三大圣地之一的天圣宫醍醐真君都亲自驾临江州,与其面谈的顶级高手。  

醍醐真君的到来与离开,从侧面证实了陈万鸿的的确确是陈家的一位先祖,且看其表现,这位‘陈万鸿’与醍醐真君还颇有渊源。  

既然得到了三大圣地之一的天圣宫之认可,大家对陈万鸿的身份自然也就没有了怀疑,而因此,整个江州因紫薇山封山而分散开来的陈家势力,既开始向着陈万鸿靠拢。  

这么说也不全对。  

这些人主要是向着披着一层南域联盟外皮的星宫靠拢,且因为南域联盟麾下的成分复杂,其内部聚集起来的人员也是派系林立,大小山头密布到让人一看就头皮发麻的程度。  

是,大家认可你陈万鸿陈家人的身份,也愿意聚集在你的麾下。  

可你陈万鸿别以为你有了陈家人的身份,就能指挥的动我们。  

紫薇山上的陈家有着七座山头,上百房的亲眷,而他们这些外围人员,又有哪一个不是和山上的陈家人沾亲带故?  

大家都在山上有着靠山,且不是靠着你陈万鸿吃饭,如今之所以聚集在伱陈万鸿的手下,不过是因为你陈万鸿站着紫薇陈家的这个名号,等到未来八十年后,紫薇山解封的那天,他们这群人还是要归回自家的山头下面,听自家主上的指挥的。  

什么?  

你说你是陈家的老祖宗,那些山头都得听你的话,他们这些外围执事也应该听你的?  

别闹。  

就算你真是陈家先祖,可你都离家两千多年也不曾归来,那你在紫薇山上还有个屁的话语权,真当所有的陈家祖辈的话,都像是天元老祖那么好用?  

很显然。  

陈家这密密麻麻的世俗权力零碎分散的,让陈万鸿这个‘无忧仙人’都感觉头皮发麻。  

从回到江州踏足星宫,至今日已足有两年。  

可是这两年来,向他靠拢,被他纳入麾下的陈家派系,不过十之一二,且陈万鸿知道,哪怕是这十之一二会投靠与他,也不是因为他陈家老祖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乃是长生真人的缘故。  

这就让陈万鸿很绝望了。  

他并不擅长这些!  

虽然不是一窍不通,可也是真的不擅长这种人及管理,以前这种事情在星岛都是陈山臣来处理,他陈万鸿要做的就是修行、杀人、杀妖、启动阵法防御、收集资源、开个大会、坐在主座位上当个吉祥物待到陈家与海外情况稳定后,其余下的就只剩闭关修行这一项。  

让他来统帅如今的紫薇陈家的这群外围势力,明显就是在为难他陈万鸿!  

可偏偏,陈万鸿还非常想这样做!  

倒不是他对这些紫薇陈家的附属势力有着什么想法,而是在知晓紫薇陈家如今封山后,还有着这么一股势力在,身为家族老祖,就不忍心见其在未来的八十年里被消耗的溃散了去。  

“这人呐,一但岁数大了,就会变得吝啬且多疑,再不复年轻时候的洒脱咯。”  

星宫大本营,南域联盟驻地。  

看着外面陈万鸿压着火气,跟只无头鸟似的接见与处理一大堆陈家执事汇报上来的消息与汇聚的资源入库,醍醐真君笑盈盈的出声嘲讽。  

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气的陈万鸿气的开始摔东西,比常人脑袋还要大的紫金香炉,顺着轨迹就向着醍醐砸了过来。  

醍醐伸手抚开,随手把紫金香炉摆放在身边的桌子上,耳边就传来了陈万鸿那不阴不阳的话语:  

“呦,这不是醍醐真君嘛,怎么着,今天天圣宫不供应您这位真君法架的晚饭,又来我江州蹭饭来了啊。”  

面对醍醐,陈万鸿可是一点都不带怂的。  

虽然抡起修为,他陈万鸿只是个真人,而醍醐则是名满天下的长生真君,且还是天圣宫的半个掌教,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日能把你捏在手里把玩,那这辈子就都看不起你。  

陈万鸿无疑就抱有这种想法。  

长生真君?  

很牛?  

我家血裔也有!还是足足三个!  

天圣宫半个掌教?  

老子和天圣那老头玩心眼的时候,你这娃娃还在老虎窝里被吓得哇哇哭呢!  

可以说,从醍醐见到陈万鸿开始,就没受到什么礼遇。  

问题来了。  

不知这位醍醐真君是怎么想的,受到陈万鸿这般阴阳怪气的对待,这位真君阁下非但不生气,反倒是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就往这南域联盟的驻地跑,时不时的就和陈万鸿互相怼上几句,且以此为乐!  

就像今日。  

醍醐听了陈万鸿的话后,也只是不咸不淡的撇了他一眼,然后用同样阴阳的语气回怼了一句:  

“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