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真龙镇压一城(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和,“是啊,天有异象,陛下应该祷告上天,祈求国泰平安。”  

“这雷电实在是太过狰狞凶猛,必定是上天动怒啊。”  

难道是陛下行为有失,所以上天惩罚?  

大昊皇帝得位不正,所以对龙氏赶尽杀绝,更是奢靡成风,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只不过这话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并不敢言说。  

大昊皇帝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青了又白,如同调色盘多姿多彩。  

“轰隆隆——”  

雷电震耳欲聋,无数雷兽在天空奔走汇聚,大团紫色的雷电在云海中翻腾,掀起无数惊涛骇浪,对着下方的人群虎视眈眈。  

天空因为雷云堆积显得格外低垂,远远看上去,整个皇城都在雷海当中。  

身边有臣子提醒,“不如陛下向上天承认自己的罪责,下达罪己诏,或许这样能够平息上天怒火?”  

罪己诏的起源早,后来逐渐变成一个固定“仪式”,当国家出现比较严重的天灾、政权受到严重威胁、帝王犯了重大失误等,一般都会发布罪己诏。  

换做平常有人这么说,大昊皇帝早就用大不敬的遵命,将他斩首示众,可是看着头顶的茫茫天威,他是个色厉内荏的人物,心中早就已经惴惴不安。  

雷电接二连三的落下,周围更是有无数宫殿遭殃,流光溢彩的屋顶已经被劈的面目全非,足以可见雷电的威力。  

随着一声惊雷炸响,落在大昊皇帝不远处,他踉跄着后退,头顶的帝冕都有些歪了,生怕这雷电劈在自己的身上。  

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昊皇帝面色惨白不已,更是两股战战,当即就跪倒在地,朝着天空叩首,再也顾不上什么颜面问题。  

身后臣子见状也跪倒在地。  

“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日有雷电,青天恍若黑夜,适见于天,灾孰大焉.”  

不知道是不是这话起到了作用,天空的雷电竟然有真的变小的趋势,众人不禁面露喜色。  

“真的有用!”  

就连大昊皇帝也松了口气。  

然而下一秒,他们却瞪大眼睛,看着头顶的天空,表情有些不可思议。  

只见在厚重的云层当中,隐约可见团庞大的阴影,那影子如同山海占据了大半天空,好似远古巨兽苏醒。  

究竟是什么生物,竟然有如此庞大的身躯!  

咔嚓!  

闪电像一条雪亮的带子从天空挥来,数道银蛇在云端里蹿来蹿去,照亮了昏暗的天空,电光火石的瞬间,众人也得以看清楚那团不明生物的模样。  

头顶的角峥嵘不已,矗立在天地之间,仿佛是支撑天地的柱子,庞大的身躯隐匿在云海中不见首尾,吞云吐雾之间,好似九天神邸降临。  

那双眼睛堪比日月,一闪而逝的幽光,恍若群山连绵起伏,叫人不敢与之对视,唯恐冒犯了真正的天威。  

所有人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这是龙!”  

“这是传说当中的龙啊!”  

“我们大昊有龙降临,天佑大昊啊。”  

恐惧激动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就连大昊皇帝也是满脸喜色,先前的雷电还有罪己诏造成的阴霾全部都烟消云散。  

他有些得意道:“看到没有,朕是真龙天子,所以龙神才会降临!”  

“先前的雷电也不全是上天警示,这分明是龙神出现的征兆啊。”  

碧绿的双瞳如同两座巍峨大山,冷冷看着下方顶礼膜拜的人群,冰冷的杀意肆意蔓延,就连苍穹都为之颤抖。  

这群人死到临头却浑然不觉,还以为是龙神赐福。  

被这双视线扫过的众人,不知为何心中有些不安,总感觉头顶神龙并像是前来赐福的模样。  

叶秦审视着下方的人群,他现在可以随心所欲缩小或者放大身形,再加上这又是在斑驳岁月片段当中,所以形态才会遮天蔽日。  

“其罪当诛!”  

充满威严的声音从九天而来,伴随着隆隆雷声,重重的压在众人的心头。  

原本面露喜色的大昊皇帝笑容瞬间凝固,不可置信的抬头望天,众人这才注意,在龙神旁边,还有一个闪烁着光芒的球体,如同龙珠。  

球体当中还有道人影,青色长袍包裹着纤细的身形,恍若神女降临,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那张清丽脱尘的面孔,不管是大昊皇帝,还是其他臣子都并不陌生。  

赫然是前朝龙氏的公主——龙灵!  

“怎么可能呢,居然是龙灵!”  

“难不成这龙神也是她召唤而来么。”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龙灵居然会在神龙的身边。  

大昊皇帝等人肝胆俱裂,脑海里面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吾命休矣。  

“龙神饶命啊!”  

龙灵居高临下的看着大昊皇帝,美眸里一片冰霜之色,她轻启朱唇,“当初你举起屠刀对准我龙氏族人的时候,可有想过自己如今的下场。”  

随着龙灵每说一句,皇帝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那些墙头草见势不妙,又纷纷倒向龙灵这边,“公主我们是无辜的啊,我们是被逼迫的。”  

“是啊,都是这狗皇帝威逼利诱,我们是不得已啊,如今公主回归,又有神龙庇佑,定能再现我龙氏皇朝的辉煌!”  

“还请公主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们定会虔诚侍奉,帮助公主大展宏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