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封穴锁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封穴需要扎十三针,还有三针没扎完,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啊。  

北柯教授脑内破裂的是颈内动脉,危害性要比椎动脉破裂轻一些。但是颈内动脉的血压更强,血流速度更急。  

止血的难度自然也更高。  

李权的针灸术之前还没晋级,只是入门级别,他能施展的只有最简单的封穴手法。  

扎下的第一根银针的针头不停震颤,让他感到有些不安。  

这场面就像是某件厉害宝物一直镇压着一只千年老妖。结果,老妖挣破封印,即将脱困而出,那件宝物马上就要镇压不住老妖了。  

未知的危险正在加速降临。  

就在李权仔细检查每一根银针是否扎错位置时,北柯教授的脸色变得更加暗红,甚至显得妖异。痛苦的表情在他脸上再度浮现。  

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李权的眉头紧锁,他再次为北柯把脉。  

“小李,是不是针灸出了问题?”唐教授也发现了情况不对劲。  

“我扎的银针好像快要封不住天冲穴了!”李权的语气格外沉重。  

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小事情,没想到发生了变故。  

终究只是第一次施展针灸术,经验、火候各方面都还有所欠缺。  

“别急,再想想办法!”唐教授到底见过各种危险场面,他显得十分镇定。“陈秘书,你能否再联系一下人民医院,让他们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等在手术室?”  

陈秘书有些不解。  

“您的意思是?”  

唐教授乃是惠尔医院的医学教授,医术高超。当地的人民医院虽然也是三甲医院,但是与惠尔比起来差远了。  

还要临时配一位外科医生干什么?  

莫非唐教授见事情不妙,想要把这台手术推给别人?  

陈秘书的细微表情逃不过唐教授的法眼。  

“北柯教授的病情突然恶化,我终究是个内科医生,虽然也能做手术,但是开颅开胸手术,都是外科的专项。有一个专业的外科医生帮忙开颅,可以大量缩短手术时间,成功抢救病人的机会更大。”  

他这么一解释,陈秘书这才恍然大悟。  

“好的,我立刻打电话协调!”  

她自是给人民医院的院办打电话不提。  

想要调动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可不是医院的前台能够办到的。也只有院办才有这个权力。  

李权正在专心诊查问题到底出在哪?  

“噗!”  

很轻微的响声从北柯教授的脑内传出,北柯的身体跟着剧烈颤抖了一下。  

然后,整个人露出极端痛苦表情,紧接着陷入昏迷。  

扎在天冲穴的那根银针没有再震颤。  

李权在旁边那是看得心惊肉跳。连手心都开始冒汗。  

唐教授与陈秘书也是看得内心发沉。  

病人的情况急转直下,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  

“再查!”  

李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商务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司机一路狂按喇叭。甚至就连红灯都直接无视,一闯而过。  

车上的人都知道,早一秒把病人送到医院,抢救成功的希望就会高很多。  

大家都在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咦…这是把天冲穴冲破了!”李权通过切脉,惊骇的发现天冲穴已经被暴力冲破。他细细思考,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原因似乎已经找到了。  

他以封穴的手法封住了天冲穴,就好比把一座湖泊的出水口给堵住了。  

病人本身就有高血压,情绪多次激动,血压更是蹭蹭的往上涨。  

血流速度必定更急。  

封的又是动脉要穴,时间一久,‘湖泊’溢满,直接被撑破。  

北柯教授的太阳穴又开始以肉眼可察的速度往上持续隆起,眼睑充血变得更加吓人。  

颅内出血再次失控,甚至比之前更加凶猛。  

再以简单的封穴手法,肯定不管用。  

怎么办?  

李权的脑子里面闪现出诸多从未有过的针灸知识与案例经验。  

这是针灸术升级以后多出来的新知识。  

“封穴锁脉!”  

他的脑内浮现出一套新的针灸方案。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针法方案。  

因为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总称。两者其实是分开的。  

针法是核心,是基础,灸法是辅助。  

仅仅只是封穴,就跟古代的鲧治水一样,一味的堵,根本治不住大水。还得学会疏才行。  

封穴就是堵,锁脉则是截流。  

让血流不再流向需要封住的穴位。  

这样一来,血流不再流入‘湖泊’内,也就不会再把穴位撑爆。  

理清了思路,李权再次飞快的施针。  

天冲穴已经遭到了破坏,那就封下一个穴位——浮白。  

浮白穴要比天冲穴位于大脑的更深处,李权取出的是六寸银针。  

幸好他的针灸术刚刚完成了进化,达到了小成境界。  

不然,六寸银针他根本扎不好。  

一针扎下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北柯教授的病情再次得到了稳定与控制。  

不过李权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风平雨静。  

如果不立刻锁住通往浮白穴的几条血脉,危机很快就会再次降临。  

病人本就年事已高,根本经不起折腾。  

一根根三寸、四寸、一寸半的银针被他相继扎入病人的脑部、肩颈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