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吞天魔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就是狠人大帝最重要的器?”手握青铜指环,季石怔怔。  

这是一枚古拙的指环,像是平常的青铜铸成,带着粗糙感,看着简单而又普通,一点也不精美。  

但是指环上却有一种难言的韵味,可让任何宝物在其面前暗淡无光。  

狠人大帝一生有两件最重要的器,一是鬼脸面具,二就是这枚青铜指环。  

这两件器并不是她本身铸造的器,而是她儿时的玩具,据说是她哥哥亲手打造的。  

那时的狠人家中很穷,这是她和她哥哥仅有的两件玩具,她一直视若珍宝。  

后来她哥哥的修行天赋被人发现,是顶级的体质荒古圣体,因此便被中州大势力羽化神朝带走。  

临走前她哥哥留下了青铜指环,带着鬼脸面具踏上了五色祭坛,而这一去就是永别。  

再次相见时,他哥哥已经死去,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手中还紧握着一张染血的鬼脸面具。  

那时的狠人还是一个小女孩,她哭到肝肠寸断,却也无力回天。  

在这之后狠人就此消失不见,与之共同消失的还有青铜指环与鬼脸面具。  

这样的事在整个世间每天都有发生,根本没人会在意这种事情,也没人会在意狠人,因为她只是凡体。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狠人就此开始了她九天十地无敌的一生,让整个世间都难以置信的一生。  

当未来狠人大帝成仙时,她也并没有铸造其他的器,而是以无上神通化腐朽为神奇,将青铜指环和鬼脸面具都化为了仙器。  

这两件器几乎伴随了她的一生。  

“重现狠人大帝的吞天魔功”收敛心中的杂念,季石开始使用时光珠的追溯能力。  

迄今为止,时光珠的九次追溯能力已经被他用了六次,只剩下三次追溯的次数。  

第一次,作为尝试,他追溯了道德天尊传法的场景,得到了道经不说,还知晓了怎样修行。  

第二次因为体质的原因,他不得不寻求辅助修炼秘法的帮助。  

通过地球上的灵宝经他重现了灵宝天尊的帝经,还得到了组字秘。  

第三次,为了安全问题,更为了昆仑之行更加稳妥,他用黄帝的黄帝内经重现了虚空大帝的虚空经,也意外的得到了补天经文,开启了他的圣灵路。  

第四次,为了得到九窍圣灵的神胎,他在圣人阵法外面,重现了进入阵法的安全路线,最终得到了九窍圣灵这一护道杀器。  

第五次,为了避开昆仑内的阵法,好安全进入昆仑,季石用上古昆仑的一角地图,重现了完整的昆仑地图。  

也正是在昆仑,他的一切准备形成了质变,走上了圣灵圆满之路。  

第六次,为了最大可能得到青帝的心脏,季石用成仙鼎重现了帝尊的古经,从而得到了许多的青帝精血。  

也正是依靠青帝精血的不断积累,他在彼岸境界,九次蜕变合一,晋升了当前境界的临界点,为未来开启体内的门垫下了根基。  

而这次,只要得到吞天魔功,他就能知晓怎样在弱小之时,一步一步开启体内的门。  

“重现狠人的吞天魔功”  

随着季石的使用,时光珠再次出现在季石的体内。  

一道浩瀚的时空长河凭空浮现,像是贯穿古往今来,划破万古苍穹,瞬间出现在季石的眼前。  

漫漫长河,浩浩时空,不知所起,不知所终,从过去而来,向着未来而去,囊括了古往今来的所有时代。  

岁月的悠久,刹那的永恒,在时光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洪流般的时光如同不可抗衡的浪潮,驶向无人知晓的终点。  

时光珠散发出微弱的岁月气息,将季石裹住,逆着时光的浪潮,开始追溯过去的时代。  

数十万年的光阴,在时光长河中,不过是朵不起眼的小浪花。  

很快,一道让九天十地黯然无光,让漫天仙神战栗恐惧的身影出现。  

古之大帝的气息震动古今,可横断三界六道,划破古往今来。  

这就是漫漫长河中最具才情的大帝——狠人大帝。  

难以看清她的真身,只见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头上悬有大道宝瓶,脚下是遍地的尸骨。  

这里横尸亿万,神血成河,灿烂的血液让整个宇宙都璀璨了起来。  

大帝的波动在弥漫,让虚空寸寸崩开,让苍穹都炸成了混沌,天地大道都在颤栗,几欲崩溃。  

狠人大帝,万古如一,立身于炽烈的混沌仙光中,看不到真身,只能感受一道冷漠的眸光闪过。  

眸光所过之处,万物皆退,万法洪荒,茫茫天地,唯她独尊。  

宇宙之内一片死寂,被她杀到战栗,被她杀到噤声,像是埋葬了整个纪元的生灵。  

“狠人大帝…”季石怔怔的看着前方的身影。  

狠人孤傲一生,天上地下无敌,杀到世人胆颤,走出了一条世人难以理解的路。  

她以凡体最终问鼎大帝,更是在世间不断蜕变,与世长存,只为等他哥哥回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帝。  

可惜,季石难以看清她的身影,混沌仙光遮掩了一切,这让季石万分可惜。  

然而这时,青铜指环突然绽放出点点神光。  

在这一瞬间,季石突然心颤,他模糊中看到了一个美到极点的女子,震古烁今,冠绝天下,杀到整片宇宙失声。  

只是她却脸带泪痕,黯然神伤,孤独的伫立于天地间。  

“不为成仙,只为等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