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份情报,从西域传回来,就算有快马驿站,最少也是数个月前,现在慌张于事无补。”  

“那怎么办,阿舅,西域那边会不会…”  

“有大都护裴行俭在,局势应该不至于靡烂。”  

苏大为缓缓道:“现在最重要的,一是确定我军损失,西域局势,然后再考察东西两线,何为主,何为次,如何调配资源,迅速稳定局面。”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自有一种令人信服,安定人心的力量。  

李弘听了心下稍安。  

“阿舅不是说辽东叛乱不足为惧?”  

“辽东本无大事,但若是我们把注意力全投在西面,忽略一些事,有可能给敌人可趁之机。所以需要综合考量局势,再合理调配兵力。”  

苏大为的话,听得李弘连连点头。  

大唐几代帝王里,李渊的战略水平相当高明。  

起事时合纵连横,每一步都精准老辣。  

李世民更不用说,乃是不世之天才。  

天策府上将。  

纵然是在大唐开国的一批将领里,也无人能出其右。  

后世教员曾夸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到了李治这一代。  

李治本人虽然没经过战阵,不懂军略。  

但他政治手腕高明,看人极准。  

而且还有太宗时期留下的一批名臣名将。  

唐军在战场上依然相当猛。  

打得西突厥、高句丽、倭国、吐蕃,全都跪下唱征服。  

但是到了李弘这里。  

显然比李治又有些不如。  

无论从名臣名将,还是李弘自身的权谋和看人的眼光。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李弘虽然不懂军事,但还算能听苏大为的话。  

能虑心纳谏,有容人之量。  

若再传一代帝王,只怕就容易出昏聩之主了。  

这是天数使然。  

“阿舅,既是如此,我们现在便回宫,速召朝臣议军事。”  

“稍待。”  

苏大为制止道:“这消息既然传到我们这里,太后那边想必也很快会知道。”  

李弘先是一愣。  

接着脸色大变。  

苏大为的话提醒了他。  

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如若不是薛仁贵惨败于西域。  

大唐局面还算稳定。  

那么苏大为可以坐镇中央,护着李佑。  

但眼下的局面,西域局势随时靡烂。  

此时大唐内,唯一有能力力挽狂澜的名将,舍苏大为,还有何人?  

而苏大为若出战。  

朝中还有谁能护住自己?  

这一瞬间,想通这些关窍的李弘,面如死灰。  

黄沙弥漫。  

天空是灰朦朦的。  

烈日炙烤着大地。  

热气蒸腾。  

地面的景物,都因高温而扭曲。  

陈二郎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出,喘了几口气,然后用牙齿帮着一只手,将手臂上的创口包扎起。  

这伤口是半个时辰前,和大食的前锋军遭遇,被一名蒙脸的大食骑手,用弯刀在臂上划出的。  

那些大食人,和唐军以前遇过的敌人很不一样。  

他们军阵混杂,判断不出具体的战术。  

军中轻甲和重甲兼有。  

喜用弯刀。  

弯刀这玩意,唐军不陌生。  

以前突厥人也用过。  

但突厥人的弯刀,大开大合,没有大食人那样诡异。  

一把弯刀上下飞舞,角度刁钻,稍不住意,就在唐军衣甲缝隙上,划出一道血口。  

虽然每一道都不致命。  

但若砍中血管,持续放血。  

基本就死定了。  

陈二郎这处伤口,入肉不算深,没伤到骨头。  

但是这个天气,哪怕做了包扎处理,也不能避免创毒。  

也就是后世的细菌感染。  

能不能活就看天意了。  

“贼你妈的大食人!”  

陈二郎低声咒骂着。  

在他左手十余步外,一个躺着一动不动的唐军尸体,突然翻身坐起,骂骂咧咧道:“陈二郎,闭上你的鸟嘴,省点力气。”  

“贼你妈的!”  

陈二郎吓了一跳,下意识抄起手边断刃的横刀。  

待看清那人,才松了口气,骂道:“萧二郎,你没死?我他娘的还以为你死透了,准备把你留给野狗。”  

“嘿,我命硬,野狗都要绕道走。”  

萧二郎嘿嘿一笑,带着血渍尘土的脸上,笑出一口白牙,甚是憨厚。  

陈二郎知道,萧二郎从前是征过吐蕃的,好像曾在吐谷浑那边石头保驻扎过。  

本来已经退伍回长安了。  

后来不知是犯了什么事,又跑来西域。  

起先在四镇任游骑。  

后来朝廷派大将军薛礼率兵增强对大食人的防线。  

萧二郎和他一个伙伴,叫魏三郎者,一起被召入薛礼的麾下。  

说起来有些奇怪。  

薛大将军,那是何等身份。  

但是初来碎叶附近,居然还特地召两人问话。  

军中传闻,这两人过去可能在长安,与大将军有旧。  

不过有旧也不顶用。  

这一场仗下来,大将军都不知被打散逃到哪里去了。  

剩下他们这些小卒子,如孤魂野鬼般,一边逃命,一边乞活。  

“魏三郎还活着吗?要不要帮他挖个坑埋了?”  

陈二郎记得萧二郎和魏三郎关系极好。  

是以有此问。  

萧二郎摇动大头道:“我都没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