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那一剑(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可被颠覆,拥有着绝对权威的事物。

绝对的光明中唯有一线红光逆冲向天,冲破云层,冲入星海,将黑暗的星空搅动的天翻地覆。

叶飞屹立在光明璀璨的地方,成为所有光明中唯一的不洁之物,以一己之力面对天道的威严,丝毫不做扭捏之态,丝毫没有溃败之势。

叶飞是顽强的,顽强的如同一只不死的小强,他总是喜欢向强大的事物发起挑战,喜欢为不平事拔剑,仿佛天生拥有着侠义的精神。

叶飞手中剑敛去了火焰的气息,转而被赤红的罡气包裹,虎目之中一片血红,宛若红宝石般的明亮夺目。

叶飞是星空下,是光海中,是九州万民的视线里唯一的不洁,是撕裂光明的一道裂缝,是向天举剑的那个人。

方白羽代表着顺天而为,替天行道。

叶飞却偏要逆天而起,偷天换日。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本质是逆天改命。

叶飞能做到吗?叶飞拥有改变命运的实力吗?

天上地下,他孤独的站立,整个世界的光明都向着叶飞挤压而来。可是他浑然不惧,他坚定的逆着苍天举剑。

叶飞身上具有腐蚀性的罡气是唯一能撕裂天道光明的存在,叶飞不是要让黑暗降临大地,叶飞是要让天道的光明按时出现,按时消失,不以天道的意志为转移。

叶飞要搬走世人头上的大山,要天道永远无法在操控世人的命运。

吾愿以南柯一梦,解世间纷纷扰扰。吾愿建立一片极乐净土,予世人以平安和安逸。本质上来讲,净灵和尚的愿望和叶飞是共通的,虽然叶飞绝不会让世界陷入虚幻的安乐,可是他和净灵和尚要建立净土的心愿是一致的。

叶飞终于明白了,原来他和净灵和尚一直是站在一起的,净灵和尚看似诡异的行为其实从始至终是在帮他。净灵和尚是要借助他叶飞,完成自身达不到的宏愿,这是净灵和尚走过前世之后,理解了轮回的最终意义所产生的想法。

只有帮助了叶飞,才能帮助自己。

因为只有叶飞,能够与天一战。

万事万物存在于天道的掌控下,只有叶飞拥有着逆天改命的实力和能力,因为他是蚩尤的转世,身为古神却修习道法,天生就是逆天改命之人。

绝少有人知道的是,无论是逆转乾坤之道术还是顺应乾坤之道术,本质上来讲都是天道力量的一部分,是一种改变和掌握法则的能力。包括古神的力量也是一样的,古神中最强大的灾害等级的神明,它们本身就是法则的具现化,是顺应天道而存在的。

而叶飞不同,蚩尤不同,蚩尤体内反抗的种子让他可以对抗一切心生愤恨之物,就连天道都能够对抗,情绪越激动,心中越愤怒,蚩尤的力量就越强。

叶飞的体内流淌着蚩尤的血脉,蚩尤寄宿在他的体内,自然也拥有了与天一战的能力。

所以大师兄钟离睿做不到的事情,叶飞是有可能做到的。

蚩尤的出现仿佛是冥冥之中出现的一枚棋子,是天道太无聊了,故意给自己制造的一点麻烦。

逆着光,叶飞举剑,赤红的罡气冲向天空,剑刃延长线上的万事万物都遭到切割,没有例外。

“百战之剑,无所不破!”

这一招有去无还,是叶飞通过上千万次的枯燥出剑习得的,他的威力足以切断炎天倾的手臂,足以让曾经的方白羽望之生畏,这是名副其实的千锤百炼之剑!

人、神、魔、鬼。

当生活在九州的所有生物为眼前出现的光明所震惊的时候,他们又同时感受到了出现在背后的一丝寒意,仿佛一把冷光即将出鞘,即将斩断他们所有人的头,斩断九州的命脉所在。

他们看到了,看到了顽强的意志化作红色的细线冲破了光明的封锁,成为了九州之上唯一的一点异数。

他们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那感觉就像是……就像是看着有人挥舞利刃斩向他们的头,却又觉得无比期待。

是循规蹈矩的苟活还是绚烂夺目的绽放。

他们的心中在抉择,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选,怎样选才是合适的。

生或者死,平庸还是绽放,压迫还是反抗。

那条在光明海中顽强屹立的红线,仿佛是一把刀子穿透了他们的心脏,让他们感觉到生命的渺小,感受到一直以来的活着根本没有丝毫意义。

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就是人生最好的安排,不甘于平庸就是最好的绽放。

生命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这一刻,世界陷入到极致的静默中,仿佛是巨大声响产生的余韵。

众人视线中,手持血剑的叶飞终于冲向了站在光明海中的方白羽,双手持剑从身后向前挥动。

“如果有来世,我仍要与你做兄弟。”

“我也是,叶飞!”神舟般伟岸神剑升空,向着叶飞冲了过去。

渺小的叶飞和巨大的光之剑,两者完全不成比例,完全没法比较。

当叶飞向前挥剑的时候,却将光之剑击碎,让那实体化的光明一寸寸的碎裂开来,宛若凋零的镜面。

当最后一片光碎裂的时候,一把三尺长的短剑出现,为方白羽握在手里。

天上地下最强的两个男人,后世尊称的双王向着彼此发动最后的冲锋。

杀伐果断,无与伦比。

灭世的威压笼罩了天地,是生是死亦或同归于尽。

所有人,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场战斗的最终结局。他们同时在选择,是平庸的活着还是短暂的绽放。

冲过去了,终于冲过去了,漫天星光隐没不出,光之海洋肆意奔放。

叶飞和方白羽冲向了对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