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抉择(2/2)
的轻便许多。
林炬看了电脑画的效果图后恨不得马上就让它飞起来,甚至专门做了个小模型准备放在办公室当摆件。
兴奋了好一会儿,林炬才响起最后一个问题:这架航天飞机虽然小,但也有足足20吨,用什么火箭把它送上天?
系统工程师们当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给出了两种。
“老板,如果稳重些,我们就直接全部用现有技术:
开发3.5米直径箭体,装四台K120发动机,再捆绑两枚现有的2.5米直径助推器,分别搭载一台K120发动机,起飞推力732吨,载荷系数约3%,近地轨道运力21.5吨,刚刚好给航天飞机用。
如果捆绑四枚,那起飞推力就是976吨,近地轨道运力30吨。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唯一的技术难点只有3.5米直径箭体,但这个直径并不难,其余没有任何新技术,非常可靠,极度成熟。”
“那激进些的呢?”
“这…我更倾向于是远期计划。”安德罗夫接过话茬,拿出一张手绘的火箭图纸。
“在K120的基础上发展一款新发动机,将推力增加到150吨左右;开发5米直径级箭体,搭载7台新发动机,起飞推力1050吨,进度轨道运载能力约31吨。
并且这种构型可以实现火箭一级的回收利用,结构简单,且具备CBC潜力。”
林炬看了电脑画的效果图后恨不得马上就让它飞起来,甚至专门做了个小模型准备放在办公室当摆件。
兴奋了好一会儿,林炬才响起最后一个问题:这架航天飞机虽然小,但也有足足20吨,用什么火箭把它送上天?
系统工程师们当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给出了两种。
“老板,如果稳重些,我们就直接全部用现有技术:
开发3.5米直径箭体,装四台K120发动机,再捆绑两枚现有的2.5米直径助推器,分别搭载一台K120发动机,起飞推力732吨,载荷系数约3%,近地轨道运力21.5吨,刚刚好给航天飞机用。
如果捆绑四枚,那起飞推力就是976吨,近地轨道运力30吨。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唯一的技术难点只有3.5米直径箭体,但这个直径并不难,其余没有任何新技术,非常可靠,极度成熟。”
“那激进些的呢?”
“这…我更倾向于是远期计划。”安德罗夫接过话茬,拿出一张手绘的火箭图纸。
“在K120的基础上发展一款新发动机,将推力增加到150吨左右;开发5米直径级箭体,搭载7台新发动机,起飞推力1050吨,进度轨道运载能力约31吨。
并且这种构型可以实现火箭一级的回收利用,结构简单,且具备CBC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