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视差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说新远镇,就连更上级的新远市很快都听说了阿美工程队的消息。  

一想到镇拖拉机厂居然和阿美的机械公司搭上线,市领导们个个精神都感觉有些恍惚。  

新远镇拖拉机厂他们是知道的,刚开的时候还算是经济龙头,现在早就是累赘了。  

可是现在不但有阿美工程师指导,还有阿美工人改造厂房,简直让人惊诧莫名。  

而且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阿美工人施工速度一点也不慢,各种工程机械同时作业,日夜两班倒,整个工厂肉眼可见地发生变化。  

这三天都有领导来视察,然后和白人包工头凯特合影,最后发表几句乡镇企业向高科技进军的套话。  

而市里的媒体则盯着爱国华侨郭申,尤其是无意间知道他之前供职于阿美航天局,更是连夜撰稿:“从航天局到拖拉机厂,爱国华侨建设家乡。”  

这还真不是乱说,根据系统资料,郭申的爷爷就是新远人,年轻的时候去了阿美,新远镇就是郭申素未谋面的老家。  

经过系统工程队的日夜施工,在第三天晚上的时候,整個厂区的升级改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已经开始拆脚手架了。  

林炬干脆拉着还在场的领导草草办了个竣工仪式,剪了红绸带。  

然后“康涅狄格橡树工程公司”的全部人马就收拾家当,几十辆车呼啦啦消失在夜色中,连夜回阿美去了。  

与镇领导陪同参观的万副行长目瞪口呆,有些感慨地对林炬说道:  

“都说阿美人懒,发达国家效率低,这完全是片面印象嘛!  

人家72小时就没停工一分钟,施工快又不乱,验收完毕马上就走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我们还是要正视差距,不能盲目自大啊!”  

头发稀疏的镇领导边听边点头,对一旁的办公室主任吩咐:  

“老万同志说得好啊,我年轻的时候就在向阿美学习,现在看来还是要学习。  

这三天拍的照片、笔记全部整理出来,到时候上交市里,给我们的建筑公司也发发学习文件,学习阿美工人的敬业精神!”  

林炬看着一行人煞有介事地总结经验,努力憋住脸上的笑容,干咳两声:  

“领导,天色这么晚了,升级也结束了,不如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  

谁知镇领导大手一挥:  

“不行,我要看看你们的新厂房,小林说好不容易从阿美引进的高端设备,能造出500万一台降雨机器的生产线,一定要好好看看!”  

林炬无奈,他原来是想自己慢慢对比升级后的基地有什么不同,现在只能一起研究了。  

郭申也陪同参观,他全程参与了这里的改造,对厂房了如指掌。  

当他带着众人进入厂房,一行人包括林炬在内都被惊呆了。  

原来由钢架和铁皮组成的厂房是灰暗色调,现在贴上了不知名保温阻燃材料,又白又整洁,连照明系统都换了,将整个厂房照地透亮。  

地面铺设了绝缘胶,又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划分工作区,各种设备按工序分区拜访,一切都井井有条。  

这和之前水泥地面布满灰尘和油污,脏兮兮的机器与零件混合摆放的样子完全不相干了。  

至于原来的设备几乎全部没了,都换成了新设备。  

一个个像小房间一样高度集成的数控加工中心,取代了裸露加工的老式机床,在一众领导看来,整洁和液晶屏幕就是高科技啊!  

等走到最后的总装车间,看到七八台橘黄色的机械臂,一行人更是激动地上前东摸摸西摸摸。  

镇领导抚摸着机械臂,回忆着自己的青春:  

“这个我知道,三十年前小鬼子那里就有这个了,用起来比人方便多了,一吨多的零件拿在手里甩来甩去,对不对?”  

整个参观下来,林炬和众领导都觉得这厂房确实大变样了,和电视里看到的火箭车间相差不大甚至还略微高级一些。  

离开的时候镇领导心满意足,对林炬十分亲切。  

“小林啊,拖拉机厂这下是火鸡变凤凰啦!我走南闯北见了那么多厂,比这个大的多的是,但比这先进整洁的绝对没几家。  

你们放心,我马上打报告,把新远镇拖拉机厂列入高科技企业名单!  

对了,这下不能叫拖拉机厂了吧?准备准备,换个新名字报上来,还有老万,贷款的事缓缓,人家高科技企业起步正是花钱的时候,镇里不能拖后腿!”  

“放心吧领导,现在拖拉机厂这么一改造,卖几台机器就还上了,不着急。”  

虽然镇上信用社没什么钱,但贷款的事依然被领导做主暂缓,让林炬十分感谢。  

不得不说,这其中一半功劳得归“阿美工程队”,否则绝不可能这么顺利。  

等将所有外人都送走后,林炬又在厂房里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拉过郭申问道:  

“现在基地升级完毕,能进行火箭生产了吗?”  

郭申已经拿到了DX-1火箭的资料,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一级一台120吨级,二级两台30吨级发动机,三级一台30吨级发动机,全都采用液氧煤油燃料,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是最费时间的。  

因为测试需要一共要造5台发动机,加上部分零件,采用间歇的两班倒加工,预计28天左右完成。其余部分都可以外包给普通工厂,大大减少我们的时间。  

虽然大部分材料都有库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