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更害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即刻召集青徐军队!”  

“令文钦亲自坐镇!”  

毌丘俭坐在上位,此刻的他,已经换上了自己的官服,威武不凡,众人分别站在他的面前,听着他的命令。  

毌丘俭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就是陆抗,也是大吃一惊。  

他想要说些什么,可看着毌丘俭那坚毅的脸庞,他又迟疑了起来,他有些不太敢肯定。  

当地郡守是非常开心的,他一直都觉得这些愚民们并不安分,只是他不知该如何禀告。  

当今各地都在宣传要道德治国,他也有点担心陛下会追究他教化百姓不利。  

可如今大司马亲自开了口,那他就不担心了。  

就该召集军队来盯着这些役夫们,可召集青徐全部的军队会不会有点太过了?  

这又不是要真的谋反了。  

毌丘俭的威望实在太高,身为大司马,他本来就有着调动天下军队的权力,因此,尽管众人对他的命令有些困惑,却没有一个人敢起身反驳。  

看着安静的众人,毌丘俭继续说道:“河水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出七天,就要有大县开始遭灾。”  

“我不能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准备召集四周的军队,参与到抵御事之中!”  

此刻,众人顿时哗然。  

最先皱眉的就是陆抗。  

水灾到现在还不曾完全发生,虽然水势暴涨,但是并不是说在短期内就能对周围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还只是停留在抵御阶段之中。  

而用士卒去做工程的,上一个还是吴国,结果很是惨烈,大量的士卒死亡,导致吴国战斗力瞬间崩溃,最后被毌丘俭用几千骑兵追着乱打。  

在这方面,陆抗是最有发言权的。  

毕竟是有过一次前例,他们实在太清楚这会引发什么一系列的变故。  

毌丘俭刚刚开口,他便注意到了左右众人的脸色,他赶忙走上前去,低声说道:“大司马,此举或有不妥”  

“为何不妥呢?”  

陆抗认真的分析道:“如今还只是在抵御,并不曾出现大规模遭受灾害的情况,情况还不曾达到要调动士卒的地步。”  

“冒然调动军队,只怕会引起人心动乱。”  

“况且当初湖田的事情在先“  

毌丘俭看了看其余的众人,这才说道:“我却不是这么想的。”  

“当下虽然只是在抵御,但是情况到底会恶劣到什么地步,我们尚且还不清楚,在继续恶化之前,及时完成抵御,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我也并非是要效仿那东吴东吴之时,强征士卒百姓往役,使其疲乏,克扣粮草,累杀饿杀者甚多。”  

“此番治水,勿需远征,粮草充沛,为民之举!!大魏养士卒甚厚,仁义之师,是为报国安民,绝非只是用来杀人的!”  

毌丘俭此番所说的,就是荀子所提倡的仁兵。  

说完了这些,他深有感触的说道:“至于百姓们,他们怎么会觉得惊慌呢?”  

“看到自家的士卒而觉得惊恐,这难道是正常的情况吗?圣人以仁治天下,百姓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却不明白”  

“倘若因此而出了什么变故,我自向陛下请罪,不必多言!!”  

毌丘俭此刻很是强硬,众人便再也劝不了什么。  

很快,毌丘俭的命令就传到了各地。  

将领们赶忙领着军队聚集。  

毌丘俭将这些军队按着他们的驻地来进行分配,让他们分别参与那些距离他们最近且情况最为危急的抵御工作。  

大雨不曾停下,官吏们也只能冒着风雨带着百姓们继续工程。  

当百姓们正在挖掘着分流的河道时,大批赶来的军队让他们很是惊讶。  

还不曾他们反应过来,那些军队就在各级将领们的带领下,参与到了挖掘等工作之中去。  

这些是最靠近河水的地区,这里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半只脚要泡在河水里挖掘的地步。  

这些军队的加入,让工程的进展顿时提速。  

大雨之下,四处都是阴沉沉的,百姓们披着蓑衣,手持锄头,形成了一条长线。  

这条线就从河水一路往北。  

众人卖力的挖掘了起来,地上的坑也是在不断的增大。  

而轻装上阵的士卒们此刻也是领着工具加入,这些年轻力壮,常能食肉的后生们,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还就是比那些民夫们要厉害的多。  

他们的速度很快,动力十足。  

正在劳作的百姓们看了一眼身边的士卒,眼里有些惊愕,却也没有停下来。  

83最新地址这里是千乘县,也是这次预计之中遭灾可能最为严重的地区,而现在这里甚至都已经开始遭受水灾了,河水上涨,两边的村庄都被淹了几個,只是还没有伤到县城而已。  

毌丘俭不敢再耽误,他当即下令,要求周围几个县城继续征召青壮。  

当大量的人力被投入到这些地区之后,水势的上涨虽然还是很可怕,但是工程却没有因此而被怠慢。  

一条条排水渠修建完成,不断的进行引流,一处处危险区域外得到了增高和夯实。  

其余几个地区渐渐变得晴朗,大雨也消失了,尽管千乘这里的大雨还不曾停止,但是灾害终究没有继续席卷,周围几个村庄都是安然无恙。  

毌丘俭站在了高处,打量着远处的情况。  

如今的雨不再像前几天那般的大,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