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思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考辛斯和朗多是国王队一内一外,李良最重要的两个助手。  

李良心里就想,如果有个什么稳定情绪和状态的道具就好了。  

给这俩货一人一个,脑袋上装一个,可以安安稳稳的打球。  

而除了考辛斯和朗多外,戈登也是个不稳定因素。  

他的情绪倒是挺稳定的,永远都是一张圆圆的,没什么表情的脸。  

他不稳定的是他的外线三分球。  

戈登是除了李良以外,国王队最高产的三分手。  

但他的手感起伏很大,经常一场比赛手感爆表,各种进,下一场就各种打铁。  

甚至同一场比赛,上半场命中率出色,下半场就铁的人伤心流泪。  

关键他在德安东尼的进攻战术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后场的空间拉扯,一部分持球攻击,快速反击中的追身三分,戈登都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  

11月25号,国王队主场迎战火箭。  

戈登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单场命中8记三分球,全场砍下了30分。  

尤其是这场比赛他还主防哈登,让哈登只拿到23分,诠释了谁才是真正的登哥。  

拿下这一场比赛后,火箭被一脚踢出了西部季后赛前八的范围之中。  

在坐拥哈登、霍华德两大巨星的情况下,火箭队整体状态却越发糟糕。  

哈登和霍华德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霍华德状态下滑严重,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魔兽。  

他在队中的战术地位自然也不复存在。  

但主教练麦克海尔依旧让霍华德承担大量的出手权,导致火箭进攻效率不行。  

夏天的几次签约,火箭都被截了胡,戈登被国王给抢了,就连心仪的主教练德安东尼都被国王给收去当助理教练了。  

没办法,谁让人布鲁斯李魅力大呢?  

这场比赛打完,火箭队要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问题了。  

戈登这一场爆发拿下30分,可接下来打篮网就萎靡。  

三分球7中1,幸好篮网本身实力不强,李良、考辛斯又稳定发挥,国王迎来了本赛季的第一场大胜——126:98,在客场狂扫篮网,给他们本赛季的第二次东部之旅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一天后,国王来到了华盛顿,迎战首都球队,华盛顿奇才。  

这场比赛开始前,李良在推特上发了条消息,“请某位说比我懂球的,来预测一下这场比赛谁会赢。”  

李良的这条推特又得到了疯狂的转发。  

不得不承认,在制造热点的能力上,李良是独一档,后面空一档。  

从湖人时期,说要亲科比的屁股开始,李良始终能吸引到媒体的注意力,轻松成为焦点。  

可能这也算系统带给他的能力之一吧。  

很多人都是靠炒作、媒体一同发通稿来捧,才能成为热点。  

李良不同,他在推特上随便发一条消息,就会被疯狂转发。  

这次李良的推特是直指美国新任总统。  

这位特立独行,在选战前并不为人所看好的地产大亨,逆袭成为了美利坚大统领,上演了一出民主的奇迹。  

而他的行事风格也的确很不oldschool,喜欢在推特上发消息,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确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权,每个人都能站出来在同样的平台发言。  

面对这次隔空喊话,老特怎么可能放弃这种让自己在人民群众中声名远播的机会呢?  

要知道,文体这个领域,大多数都是不支持的。  

老特一方面回应李良,“我来到华盛顿,我是华盛顿球迷了,我支持奇才,他们会击败你们。”  

的推特用语总是这件简单简洁,小学生都能看懂。  

一个中国人如果的推特看多了,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会产生极大的自信感。  

觉得自己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英语没有白学。  

既然做出了这番预言,李良当然不能让奇才带走胜利。  

偏巧,这场比赛,国王全队又陷入了低潮中。  

朗多哪怕有手感加成,外线三分球依旧屡投不中。  

奇才是放心大胆的放空朗多,对国王的外线进行包夹合围。  

比赛打得相当艰难,李良身为主教练,关键时刻还是要自己挺身而出。  

李良少见的在常规赛使用了“中距离命中提升贴”,在第四节用他的中投统治了比赛。  

朗多三分仅中1球,但靠着和李良的高位挡拆配合,送出了15次助攻。  

李良结合三分球和中距离跳投,在华盛顿首都球馆砍下了51分。  

新赛季的第一个五十分诞生,来自布鲁斯李。  

李良的得分能力稳定的如同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阳。  

即使李良发挥这么出色,国王还是和奇才战到了第四节最后一刻。  

朗多接到李良的传球,命中了本场比赛唯一一记三分球,帮助国王锁定胜局。  

122:118,国王4分的优势击败对手,让的预言没有成功。  

当然,也不会在意这一点,他要的是热度,而不是预测是否正确。  

在李良砍下50分拿下比赛胜利后,又发了一条推特,表示,“布鲁斯李在NBA是当之无愧的胜利机器,不过他来自中国,美国人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别说,对李良的形容虽然简单,但是准确。  

他就是一台当之无愧的胜利机器,这一点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